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68|评论: 0

[我为群众办实事] 讀聽評述·大英|医改新路 “行走的医院”破解“看病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9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网成都6月29日电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获评“行走的医院—健康180”创新示范基地,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基层医疗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大英县通过系统性改革、数字化赋能和民生导向的服务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这一模式的成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医疗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

c6b5565a5b7c44a49b8562e2eb583197~tplv-tt-origin-web:gif.jpeg

破解资源困局,关键在于系统性改革。长期以来,基层医疗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大英县没有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调整,而是构建了“政府主导+技术赋能+三级联动”的整体改革框架。通过“编制周转池”解决村医短缺,通过多元筹资保障设备更新,通过远程会诊让北京专家“下沉”到村,真正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这种系统性思维,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465f03af371541459224a15e4909289c~tplv-tt-origin-web:gif.jpeg

数字化赋能,让基层医疗“强起来”。大英县的另一亮点,在于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电子健康档案、远程诊疗平台等技术的应用,让村医从“赤脚医生”升级为“全科助手”,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精准诊疗。这种“智慧医疗+基层服务”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降低了群众的就医成本。未来,随着5G、AI等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类似的数字化赋能模式或将成为基层医疗的标配。

5330c6bf31f54e5eb9b536353f85a85e~tplv-tt-origin-web:gif.jpeg

民生导向是改革成功的关键。任何医疗改革,最终目标都应是提升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大英县的“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结果互认”等举措,看似细节,实则直击群众就医痛点。而免费体检、健康知识精准推送等服务,则体现了从“治病”向“防病”的转变。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改革赢得群众支持的根本原因。

f2a917098d9443f0a5b76f88d9bcdf7c~tplv-tt-origin-web:gif.jpeg

可持续性仍是未来挑战。尽管大英模式成效显著,但要真正成为可推广的“大英经验”,仍需关注长期可持续性。例如,村医队伍的稳定性、设备的维护更新、医保政策的配套衔接等,都是影响模式长期运行的关键因素。未来,大英县若能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确保“行走的医院”不仅走得了,还能走得远,其经验将更具示范意义。

db5c9368ccfc47eaae0684f510eca71a~tplv-tt-origin-web:gif.jpeg

从“大英经验”到“全国样板”还有多远?大英县的探索证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创新思维和科技赋能,完全可以构建高效、普惠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下一步,若能结合医保支付改革、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等配套措施,这一模式或将成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医改的标杆。期待“行走的医院”不仅在大英生根发芽,更能走向全国,让更多群众受益。□李文博 苏东华



本期责编:童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