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本区是省内商品粮主产地之一。现有耕地面积554.28万亩(农业人口人平耕地1.2亩),其中田460.4万亩。被平原、丘陵和山区划分,平原耕地427万亩,占76.5%;大部为自流灌溉,土质肥沃,宜种性广,耕作条件甚好。丘陵耕地78万亩,占13.9%,较平原条件为次。山区耕地53万亩,占9.6%;分 布在西北龙门山脉和邛崃山脉,耕作条件较差。解放前,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一九四九年全区粮食总产值仅 19.7亿斤,耕地亩产426斤。解放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了古老的都江堰,又先后修建了人民渠、三合堰、前进渠和玉溪河引水工程等,以及70多座中、小型水 库,四千多口塘堰和七万五千马力的机电提灌,使全区有效灌溉面积从解放初的34万亩扩大到476.87万 亩,占耕地面积的86.03%。同时还改造了大量低产田、下湿田、冬水田和山丘坡地,实行科学种田,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机械,提高施肥水平,耕地亩平施用化肥(折纯)40.7斤。近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贯彻落实农村各项政策,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农业生产更出现全面发展的好形势,一九八一年,粮食总产量达49.07亿斤,比一九四九年增长148.83%,平均年递增2.89%。耕地平均亩产达1191斤。水稻亩产761斤,小麦亩产479斤,玉米亩产458斤。在粮食增长的同时,经济作物和 林牧付渔也有较大发展。一九八一年主要经济作物油菜总产315.05万担,亩产258斤。烟叶、川芎、大蒜、 茶叶、花生等产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一九八一年末生猪圈存数达397.86万头,当年出槽肥猪275.8万头,生 产肉类(猪、牛、羊肉)28986万斤,人平55.3斤。近年来,丘陵区以柑桔为主的果树栽培较多,水果产量逐年上升,达29.82万担。一九八一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5955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01518万元,林业产 值443万元,牧业产值31371万元,付业产值20176万元,渔业产值242万元,社队企业总产值47513万 元,一九八一年完成国家征购粮食102535万斤。社员人平分粮588斤,人平收入136.9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