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91|评论: 0

[原创] 南城图书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8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月前,去重庆北部嘉陵江边小城,短暂停留几天,无意中发现小城居然有一家24小时通宵开放的城市书房——南城图书馆,令我吃惊不小!
   急急忙忙赶去,一睹为快。书房位置很好,就在市政府对面,有公交车直达。
   门口立有告示牌:24小时通宵开放。
   喜滋滋进入其内,面积嫌小,呈长方条形,估计只有100平米。好感略有减少。环视室内,一切井然有序,几乎座无虚席,且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感叹:谁说当下无人读书?
   既来之则安之,顺手取下多年不看的《小说选刊》随意翻阅。随后寻觅座位才发现,竟然无一空位!逡巡一番,只好于角内临时添加的塑料独凳将就。
   不多一会,瞥见三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蹦蹦跳跳进来,很知趣的控制动静。感觉他们似乎刚从球场下来,满满的荷尔蒙气息爆棚——如此活蹦乱跳的初中生也钟情这样的读书之地,我内心莫名感动。
   和我一样,他们找不到座位,也只好找临时加的塑料凳坐下,其中一个加凳也没有,只得蹲在地上看书——这时我才幡然醒悟:诺大一个逾百万人口的城市,只有区区狭小局促的读书空间,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刚才还在感叹,这里不缺读书人,其实我错了!以人口比例而言,如此袖珍书屋,实在是极不匹配!
   待我出门时,特意询问工作人员,是否兑现24小时通宵开放。答曰:鉴于深夜无人光顾,现在已经改为晚间10点关门——一下子我心里如打翻五味瓶,不是滋味!
   记忆中,台北有个诚品书店,一大特色就是24小时不打烊!长期以来一直为这个24小时不打烊感念不已!曾经跟团去台湾旅游,一心想见识台北这个书店,但旅行社行程安排台北没有自由活动时间,最后无意中路过高雄去了分店,了却一个心愿。
   关于读书,以及读书现状与过往,让我想起很多。当下,各种原因,阅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已经是无可奈何也不好一概指责。只有回忆几十年前那个时候的读书,让人五味杂陈,心口隐隐作痛。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无书可读!
   读完所谓高中,很快下放农村,每天简单乏味的体力劳动充斥,疲劳之后,精力不济,难有心思看书。更要害的是哪里能够找到书看?!
   更早的时候,在重庆下半城蛰居小巷子里,除了看毛选四集,就是偶尔从邻居家借书看。比如《苦菜花》、《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等。
     待到后来自己偶尔可以买书,则是浩然的《金光大道》、《艳阳天》、《西沙儿女》、姚雪垠《李自成》等。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我们没有接触中外名著,原因是封资修,破四旧,都被烧毁没收上缴。
    但让我想不明白的是,那个时候怎么就有人下放到农村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名著,欧洲、美洲,乃至亚洲、非洲名著,无所不读。一长串的书单,等同小型图书馆。
    以我而言,无书可读是一方面,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是一方面。最开始生产队安排我们跟妇女弱劳力干活,拔草、晒谷等,工分自然也低;后来也安排重体力活,比如挑粪上肥。印象特别深的是挑大粪水,迈过较宽的田坎,非常担心一不小心摔倒沟里该有多狼狈。好在只是小心翼翼担心,没有真正发生过。那个时候的我,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是比较真实的情形。所以哪怕只挑了几十斤的粪水,也换了好几次肩,从来没有过不换肩的情况。
   斗转星移,说来也怪,现在不论是出版还是经济状况,我都不再有几十年前读书的种种囧况。中外名著买了好几十本,置于书橱内,但却没有心情认真翻阅。
   当然,对于书的酷爱,一直没有改变。从逛实体店买书到网络购书、从朋友处借书到图书馆借书,总是没有间断过。但凡每到一处,关心的除了书店就是图书馆。所以,对重庆北部小城曾经的24小时不打烊的书屋兴致浓厚,所以才据此若有所思,浮想联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