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13|评论: 0

历史文化最受关注

[复制链接]
sjx

发表于 2010-1-21 11:37 | |阅读模式
历史文化最受关注2010-01-20 06:20:00 来源: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成都)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评选“最美古镇”——
旅游热点
本报记者 陈四四 实习记者 张良娟
古镇犹如散落在天府之国的珍珠,其浓厚的古镇文化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1月13日,首批四川最美古镇新鲜出炉,细看这些榜上有名的古镇,历史文化的烙印格外鲜明。
最看重:古镇的历史文化
此次古镇评选自去年9月启动,到年底结束,历时3个月。评选包括大众网络投票(网络投票、短信投票、固话投票等)和专家小组评选两种方式,各占50%的分数。
据省社科院有关专家评委介绍,评选有一个打分标准,综合了生态、文化、历史、民生、交通等多种因素,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标准有很多,比如人气就是检验古镇的一大标准。古镇的人气高不高,代表游客对它的认可程度。我们会抽取历年黄金周的游客接待量作为参考。”
古镇评选,要看古镇的历史文化,“这是最主要的评选条件,也是专家最关注的标准。”评选同时也参照了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有没有游客中心?面积有多大?有没有星级厕所?路标和指示牌是否明确?
最关注:古镇的文脉延续
专家们坦言,评选最美古镇并不是为了分出谁高谁低,更多的是希望古镇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保护。
保持古镇特色,重在深入研究历史,挖掘当地文脉。“文脉是古镇的生命。”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说。“比如,古镇建筑是根据古镇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形成的。”谭继和说,有的古镇有文庙武庙,有的是古县城政治中心,有的是集市发展的产物……“像罗城古镇是船形的结构,五凤镇的五条街道分别通向五凤山的五个凤凰头,这些都是根据历史、地理形成的。”
恢复古镇文化,一定要防止同质化趋势。专家们强调,“保护好古镇文脉,突出古镇个性,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最难找:古镇的“原生态”
从事户外旅游工作的成都市民孙书野认为,一些古镇看起来也差不多,感觉雷同,商业化味道太浓。“那些有历史厚重感、货真价实,经历了风霜的古镇越来越难找了。”因此,此次评选,专家们将目光集中于寻找古镇的“原生态”。



在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冲看来,古镇原本的生活在逐渐失去,这也是古镇让游客感觉特色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古镇除了古迹,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较为原始和各具特色的。”王冲说,如尧坝镇的老百姓喜欢坐在八仙桌旁,喝一点老白干,吃一点花生米,很惬意的味道。新场镇的每家每户,一到傍晚五六点,都要坐到家门口看热闹。“这种生活方式是演员演不出来的。”正是古镇的原住民,才保留着古镇原汁原味的文化。
最美古镇
宜宾市翠屏区李庄古镇绵阳市三台县西平古镇泸州市合江县福宝古镇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雅安市雨城区上里古镇
乡村文化旅游示范城镇
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德阳市绵竹市孝德镇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街
乐山市犍为县罗城古镇船形街凉山州会理县会理古城南北大街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镇尧坝古街(本文来源:四川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