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26|评论: 0

[盐都新闻] 【“乡”约山海③】把山村变热土 来看这个村的惊艳逆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始于浙江经验
开创乡村振兴探路先河
植根巴蜀大地
奏响天府粮仓奋进凯歌
山乡巨变的锦绣画卷中
他们是领路人 奋斗者
城乡融合的时代问答里
他们是思考人 对话者
  山海“乡”聚,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全国两会,四川新闻网携手浙江在线,联动川浙两省14位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跨越2000公里的时空距离,听代表们畅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经验,共话乡村全面振兴。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3月4日讯(四川新传媒集团全国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张颍)“快抓!这条鱼好莽(四川方言:好大)。”在自贡市沿滩区联络镇高滩村的生态垂钓鱼塘边,热闹非凡。此时,全国人大代表,高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曾道群刚结束一天的困难村民走访慰问工作,“我是从高滩村走出来的代表,要把乡亲们的心愿和心声带到会上去。”
  “高滩村是一个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但充满希望的山村。”在高滩村工作奋斗10余年,曾道群深知这个偏远农村在振兴建设之路上的不易与困难。
1709561062226.jpg
如今的高滩村
  “地处偏远”“地形崎岖”“洪水侵扰”“森林深处”……这些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成为高滩村振兴发展之路上的“绊脚石”。“我刚来的时候,这里是典型的贫困村。”曾道群笑着说,但在她眼中,高滩村却是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一片“热土”。
  “我刚到村里时,那个路可不好走,一下雨,满是泥泞,所以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曾道群凭着“要想富,先修路”的想法,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工代赈等项目,建成(硬化)村、组、入院(户)和耕作道40余公里的路网体系。“现在不管游客是来这钓鱼,还是体验乡村采摘,都不用踩着泥巴来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光靠修路可不行。”在曾道群的带领下,对高滩水库水环境治理和玉寺山森林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利用,让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等问题成为历史。
  如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曾道群巧手翻篇,“写”出了高滩村精彩的“逆袭”故事。
1709561062248.jpg
曾道群
  除了改造利用好土地,其实高滩村早在2016年就开始走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高滩村整合项目新建玉寺山森林公园2公里旅游公路、1.5公里游道及栈道,新建和修复了手扒崖观景平台、残垣断壁等景点11处。
  近年来,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创新探索乡村产业多元发展新态势也成为高滩村破题“乡村振兴”的关键。大棚蔬菜、蛋鸡、水产、柑橘种植等产业可谓是“风生水起”,采取“支部+专合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低收入家庭居家灵活就业,确保持续增收。
1709561062268.jpg
现代化的养殖场
  “我们还拓展乡村采摘体验等农旅融合、电商促销等新业态,形成乡村旅游、社会化服务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增添乡村经济发展新引擎。”曾道群告诉记者。
  面向未来,曾道群也想好了村子发展的“规划图”。“首先就是引来第一动力。”在她看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土生土长“三农”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再来就是持续依托“高滩水库”“玉寺山”一山一水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绿色产业,走水稻、大豆、油茶、羊肚菌等粮油经济作物竞相发展的农旅融合之路。
  望向窗外,炊烟袅袅,来高滩村休闲垂钓的游客已经在“农家乐”享用美味的鱼宴了。
  走访慰问、收集社情民意,忙活了一天,曾道群的代表工作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乡亲们的反馈、建议。
  “这次去参加全国两会,我将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关注民生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公共设施服务改善等方面。”曾道群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点击专题查看更多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