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格律诗词中对仗的基本要求就是对联的上下联的基本要求:1.名对名, 动对动, 实对实来虚对虚。2.数字上下两相望, 词类相当结构同。3.平仄协调字数同,上句尾仄下句平。
格律诗“五律”“七律”的第二联(第3、4句)、第三联(第5、6句)必须对仗。毛泽东就是写古诗词的高手,欣赏一下他老人家写的《七律 · 长征》中的第二、第三联的对仗句。 五岭逶迤腾细浪(làng、 仄、四声 上句),乌蒙磅礴走泥丸(wán 、平、二声 、下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nuǎn、仄、三声 上句),大渡桥横铁索寒(hán 、 平、二声 、下句)。
再比如郭沫若写的《满江红 · 1963年元旦抒怀》中用了一组对仗句: 桀犬吠尧堪笑止(zhǐ 仄、三声 上句),泥牛入海无消息(xī 、平、一声、 下句) 。 毛泽东的《满江红 · 和郭沫若同志》在相同部位也写了下面的一组对仗句: 四海翻腾云水怒(nù、仄、四声 上句),五洲震荡风雷激(jī、平、二声、 下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