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感恩一切助我成长的人!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
感恩一切助我成长的人
刻骨铭心,永远地感恩
———题记
邓四平/文
1999年,我因为在海田初中得罪了学校里的几个疯狂贪污腐败的蛀虫,几个蛀虫便向县教育局的一些贪官污吏打报告,将我调到了全县最偏僻的天成小学去教书。
2001年,我在天成小学教完了初三毕业班,就准备申请调往离家稍近的济渡职业中学,但是,我和济渡职业中学的校长不熟,于是便只好托人介绍,好说歹说,济渡职业中学的校长终于答应见我一面。在一个天气炎热的暑假天里,我提着一大包我的各种获奖证书,终于好不容易见到了济渡职业中学的杨校长。杨校长说,听说你是一个专门爱和学校领导作对的天棒,我们学校不敢要你。我说我哪里是爱专门和学校领导作对嘛,真实的原因是学校领导给我们一些教师分别许诺喊我们送钱给他,然后他说他可以去县教育局活动,就可以提拔我们当学校的教导主任。当时我家父亲得了尿毒症,救我父亲的命都莫得钱,哪来钱送礼嘛。于是我就没有给学校领导送钱。学校领导就疯狂地报复我整我,我不服气,就和学校领导吵了几次架,学校领导就将我搞整到全县最偏僻的地方教书去了,把我整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以说是把我整惨了。
杨校长说,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哦。那好嘛,你今年八月份,到我们学校里来讲一堂公开课,我们喊学校领导班子和语文组老师们来听一听你讲课,讲课的内容由学校随机抽,讲得好,我们就要你。如果讲得不好,那不好意思,我们也莫法要你。具体什么时间讲课,你等候电话通知就行了。
我心里暗暗地想,初中语文,我从1992年开始教初中,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1年,我一直教初三毕业班,教过六届初三毕业班,相当于将初中语文教材教过六遍,对每一篇课文几乎都非常熟悉,甚至了如指掌。1995年,我教的初三毕业班考起了6个中师中专生,创造了海田初中建校以来最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当年,我21岁就被评为了全县优秀教师。听到这里,我便站起身来,信誓旦旦地对杨校长说道:“杨校长,请您放心,到时候,随便考,保证让领导满意。”说完,我便拿出随身带着的一个装有500块钱的红包要塞进杨校长的荷包,杨校长非常严厉地说道:“你如果要送红包,你如果在我这里要搞歪门邪道这一套,我坚决不得要你。你到时来参加考试,如果课确实讲得好,你什么都不送,我照样会调你到我们学校里来教书。”
2001年8月20日,这个日子,这一辈子,我都会刻骨铭心地记得。接到学校电话通知,叫我21日上午到学校去讲课。21日上午,我赶到学校,杨校长和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一共大约有十个人左右早早地就坐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了,杨校长对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说:“邓四平说他教了六届初三毕业班,你直接就在初三语文教材中随机抽一篇课文让他讲。”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刘应国拿起初三语文教材翻了翻,对我说道:“那你给我们讲一讲初三语文教材里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如何?”我说:“好。讲诗词,我可以不用看教材,我直接背到讲,可不可以?”大家都说:“那当然最好。”
于是,我先在讲台上充满激情地用普通话背诵了一遍课文,然后,讲毛主席写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讲词牌沁园春的含义,讲文中的多音字,讲文中的生字词,讲词的上阙重在写景,讲词的下阙重在议论,讲文中的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等修辞手法各自的区别,讲这首词承上启下的关键词,讲这首词画龙点睛的句子,讲这首词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这一系列讲完,刚好用了四十多分钟。课一讲完,教室里便传来热烈的鼓掌声。杨校长微笑着站起身来说道:“我虽然是个教物理的,对语文不太熟悉,但听了你讲的这堂课,你是背到讲的,说明你对教材非常熟悉,确实讲得好,不但是好,而且应该是讲得非常精彩。好,你这个娃儿,看来还是有真才实学,并非浪得虚名,你,我们学校要了。你回去写个申请调动的申请书来,其他的你什么都不要管,我亲自去教育局给你办调动手续。”就这样,也就这么简单,我就分文不花调到了当时整个兴旺区最好的学校济渡职业中学。2001年,我27岁。就是这个调动,几乎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的人生从此像开了挂一样的开始逆袭。
2001年9月,学校安排我教2001级初一三班和初一四班语文,兼任初一四班班主任,为了报答杨校长对我的知遇之恩,我对待教育教学工作就像1992年刚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一样认真负责。2004年,我教的初三四班毕业班在全县统考中,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茅。2004年,我被评为了全县优秀教师。杨校长非常高兴地说:“这个娃儿确实不错,当初,我还是没有看错人!”
其实,我深深地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杨校长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杨校长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是不可能取得这些成绩的。
杨校长是个非常正直善良淳朴厚道的人,也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是他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在我心中,我一直视他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伯乐和恩人。2004年,因为工作需要,杨校长被调到蓬安中学当副校长去了。当时,杨校长搬家,我亲自去给杨校长抬桌子、抬沙发、抬椅子,并搭车将杨校长亲自送到蓬安中学,以此表达我对杨校长发自内心地感恩。
后来,大约是前几年,杨校长从蓬安中学退居二线之后,我虽然很少再看见过他老人家,但每一天,我心中还是依旧在想念着他,感恩他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拉了我一把,将我从泥沼中拉上了河岸,让我能够鼓起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杨校长后来在蓬安中学当过副校长,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对蓬安中学也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情,在我办的自媒体平台上,对蓬安中学,我都只报道正面新闻,从不发布蓬安中学的任何负面新闻。
有人说:“是金子,无论放到哪里总会发光。”话这样说虽然没错,但是,这一辈子,如果不是杨德文校长在关键时候对我的发现和扶携,我的人生,也许还会走更多的弯路和坎坷路,甚至我将从此被永远地埋没于荒寂的山野,从而默默无闻地终老一生,也说不一定。
这一辈子,我都将无比地感恩杨德文校长,是他改变了我的人生和命运,是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扶了我,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是一个有德之人,他更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帮我调动工作,他从没有收取过我一分一厘。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人,他在他所担任的物理教育教学领域堪称权威,他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教育教学成绩一直都非常突出,令人敬仰。他更是一个爱才惜才之人,堪称蓬安教育界的一位伯乐,他一生发现和扶携了很多人才,提携了很多后生,杨德文先生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正直善良淳朴厚道的为人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和尊敬。
与此同时,我还要无比地感恩我生命中的另一位恩师曾贤杰,曾贤杰先生是兴旺人,好像是兴旺曾家拱桥的人。他在1985年——1988年曾经是我姐姐的高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1985年,当时还是济渡职业中学高中语文教师的曾老师曾到永兴我的家中来家访,我家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曾老师。
当年我正在永兴小学读小学五年级,曾老师见我非常喜欢语文和写作文,就提了很多问题考我,他见我对答如流,便不断地表扬我,说我是个人才,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叫我到济渡中学去,他要送一些书报给我,还要送一些稿纸给我,愿意成为我的忘年交。1985年,我一个人从永兴场走山路赶到济渡职业中学找到了曾老师,曾老师果然是个诚实守信的老师,他送给了我一叠《读与写》报纸,还送了两本浅绿色四方格的稿纸给我,鼓励我好好学习的同时,要多读书,勤思考,多练习写作。写得好的作文,反复修改之后,可以向《读与写》报纸或者《南充日报》投稿。正是在曾贤杰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爱上了文学,并不断地写作和投稿。1989年——1992年,我在蓬安师范读书期间,连续两年多时间担任蓬安师范清溪文学社社长,在学校期间,我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和南充广播电台等等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近百篇并多次获奖。如果说,我今天在文学上能够侥幸获得小小成就的话,我的启蒙老师彭小林、我的忘年交曾贤杰先生以及后来的蓬安师范我的语文老师余鉴宗老师,蓬安县委陈鹏泉先生其实都是我文学和写作上的指路人和带路人。对他们,我都将终身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新年第一天,拉拉杂杂写了以上文字,以此表达我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对那些过去搞整过我的人,我早已经忘记了所有一切的仇恨。尤其是在我生命中,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扶过我的人,我都将刻骨铭心,永记在心。对你们,我唯有永远地感恩。唯有真诚地向您们遥遥地祝福一句:新年快乐!祝你们每一天都如过年一般快乐!祝你们每一天都平安、健康、长寿、快乐!
邓四平2024年1月1日3314字记于蓬安
作者简介:
邓四平,男,汉族,生于1974年5月15日。四川蓬安海田人,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从1989年至今已在《中国教师报》、《中国旅游报》、《青年作家》、《四川日报》等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多篇,新闻稿件上万篇,计数百万字,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文学奖,众多散文被选入各种文学选本和中小学生语文单元考试测验试卷。其中《醉忆故乡醪糟香》等散文作品被选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编著的现代文经典阅读教材。近年来,其创作的城市形象广告语在全国广告语征集活动中上百次获奖。2014年在南充电视台《南充人话南充》讲授《历代名人与蓬安》6集电视专题节目。1995年、2004年被蓬安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06年被蓬安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文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蓬安首届相如文学创作奖。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四年被蓬安县委、县政府授予蓬安旅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8年至今,收到人民群众送来的锦旗逾百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