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亮证女干部,为何能调动全县之力打击一家理发店?
洪七公的棒
一个县城的基层干部,能嚣张跋扈到什么程度?
事发临沂市郯城县,一女子要做发型,理发师告诉她头发太干了,目前做不了,结果惹得女子勃然大怒,先是拿出手机,亮出了自己的制服照,然后又叫嚣道:
“你等着,我换身衣服,我一定会来,我一定叫上我们大队的人来!”
本以为女子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第二天有关部门真的找了上来,要查这个理发店有没有偷税漏税!
而且是变着花样折腾,店主为了自证清白,跑了两三趟税务局,还要一直疲于整理材料。
看到这里,我后背上已经隐隐渗出了一层冷汗。
这女子只是县城里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基层中的基层,就能拥有如此之大的权利,折腾的这位店主叫苦不迭——这不就是《三体》里的降维打击吗?
再小的公职人员,对于普通老百姓,也是完全碾压的。
假设这名女子的职位再高一些,手上的权利再大一些,她如果想让这名店主万劫不复,岂不是分分钟便办到的事情?
什么叫细思极恐,这特么的就叫细思极恐!
而且事发当日是8月30号,星期三,上午9点40分——标准的上班时间。
但这名女干部就不用上班,而是出来做头发!
做发型被拒之后又火速摇人,把店主折腾的叫苦不迭!
这……爽文小说里都不敢这么设定啊。
此情此景,又让我想到了《中县干部》那篇文章——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冯军旗在论文《中县干部》中对县域政治生态做过深入剖析:在一个副科级及以上干部仅有1000多人的农业县里,竟然存在着21个政治“大家族”和140个政治“小家族”。这些家族是如此稳固:有的官位是“世袭”,几代人或者亲属连续稳坐同一官位;有的裙带提拔,凡是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的子女,至少拥有一个副科级以上职务;而更可怕的是,政治家族之间并不割裂,往往以联姻或者拜干亲的方式不断扩大,形成一个个牢固掌握县城势力的家族门阀。
你猜,这名女干部在小小的郯城县,处在哪个门阀利益链里?
所以啊,县城里的政治生态是最稳固的——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虽然已经证实这名女子是县农业局的干部,但跟税务局又有千丝万缕的勾连——我老公是你小舅子,你媳妇是我二嫂子……什么,理发店竟然不给你做头发,这不是打我税务局的脸吗?
如果事情没有曝光,相信整个郯城县的公职部门都会行动起来,对这名不开眼的店主进行轮番打击。
手握权力,碾压一个老百姓,真是比弄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事情曝光后,媒体也参与了进来,涉事女子也到理发店向店主道歉了:
看到这里,我只想“呵呵”——幸亏理发店装了监控、幸亏监控视频被店主发到了网上、幸亏在网上被舆论所关注……
一系列偶然事件,才最终导致了这名女干部的低头道歉。
现在要求点公平正义,都得看运气呀。
像这种让全国人民义愤填膺,性质恶劣的案件,最后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们说会给涉事女子记大过处分,2023年不能参与任何评奖评优。”
哦,只是不能参与任何评奖而已,工资照发,津贴照拿,上班时间照样出来做头发。
真好,看完这个新闻,我才明白山东人为什么热衷于考公了。
权力的滋味,谁不爱呀。
有句老生常谈的话,“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这话已经喊了很多年了,我现在已经不指望了,看得多了,心累。
唯一的期盼,就是希望有些手握权力的人,好好做个人吧。
那就是老百姓天大的福分了。
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