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40|评论: 12

分析川剧《金子》中的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中国文化概论课的论文,发上来,大家给提提意见,谢谢!!

摘要

戏曲是中国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笔,戏曲以它华美的唱腔、端庄的扮相、柔美的表演征服了许多的西方观众。社会大舞台,舞台小社会。一台戏往往能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风貌、一个地区的特色,也能反映出人物内心的点点滴滴。

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可谓是经典了,而由它所移植的川剧《金子》却更是经典中的经典。时代的痕迹,人物内心的丑恶统统展现在观众的面前。一部《金子》反映的不只是爱恨情仇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中国文化,戏曲文化,川剧《金子》,命运,人生哲理


   

1
绪论

都说戏曲的人生和社会的浓缩,是世间百态的融合。《红楼梦》里薛宝钗给贾宝玉点了一出昆曲《醉打》,宝玉听着听着突然就悟了。熟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观众在看戏时不仅仅是看剧情,了解剧目所传递出来的中心和思想才是最为重要的。现在我就重庆川剧院排演的川剧《金子》给大家分析其中有关于中国文化的东西,让大家感受到戏曲的魅力。

2
主体正文

谈起中国文化,就不得不谈谈戏曲文化。一谈起戏曲文化,可能大家都觉得比较疏远,事实上戏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戏曲既不是单纯由某个国家输入的,也不是单由某一种文化特质直接转化而生,而是由多种文化特质熔铸而成的。1因此说,戏曲是集中国文化于一体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戏曲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开始慢慢的推出大众的视线。为了能够把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近些年来戏曲工作者们也努力地改编现状,推出一些新的剧目来吸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里。由重庆市川剧院排演的川剧《金子》可以说是一个最为成功的例子。

川剧《金子》由重庆川剧院编剧隆学艺根据曹禺先生的话剧《原野》改编而成,“二度梅”得主沈铁梅主演,其余的演员也算是川剧界的大腕了。但是编剧在移植时把剧情做了一些较大的改动,《金子》的剧情是这样的:

民国初年,焦阎王谋财害命,虎子蒙冤囚牢,与恋人金子别离。金子被迫嫁给了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饱受焦母折磨。十年后,虎子越狱,回乡复仇,不料焦阎王已死。金子虎子重逢,恋情死灰复燃。儿时的朋友虎子、大星反目成仇,情仇碰撞,爱恨煎熬,金子卷入爱恨情仇的旋涡中。金子百般劝阻虎子,虎子一意孤行,终究杀死无辜的焦大星。逃亡途中,虎子自杀,金子怀着希望孤身走向茫茫天涯。

川剧是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剧种,流行于四川全省以及周边的云南、贵州、湖北等局部地区。全国300多个剧种中数川剧的表演力最为丰富,变脸、吐火、藏刀等特技都是大家所熟悉的。

编剧把话剧《原野》改成川剧《金子》并不是像其他剧种改编《原野》那样,只是简单的移植剧情,而是将原著和川剧表演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曹禺的夫人李玉茹看了《金子》后都大为赞叹。

中国戏曲学会顾问刘厚生也说过:《金子》的成功是全面的成功,是从剧作到演出完整的高度成功……改编名著从来是戏曲的传统,近年改编《原野》为戏曲剧本的相当多,各有长短,但我认为迄今为止川剧这个本子改得最好……沈铁梅塑造的金子表演细腻,唱得说得充满情感,把川剧程式运用得流畅自如,看这样的戏,这样的表演,令人如饮浓茶,如酌烈酒,需要细细品味。《金子》必将在川剧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向推出这台好戏的重庆川剧院致敬。2

我看过沈铁梅的川剧《金子》,的确非常的美!它不但是一个戏,更是四川人内心精神的一种体现,更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剧中的台词不乏有四川人幽默在其中,无论谁看过都会发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经典的台词:

1、“真感情要命,假感情要钱。”

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男女感情的实质性问题。初一听这句话就觉得好笑,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尝,更觉得有意思。有句话我觉得很对:男女感情都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这不是吗?大家横竖比较一下,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真真的时代传颂的爱情故事——当然,我说的是真是的故事,不包括神话——而这些真真的“爱情”哪个是以好戏结尾的?哪个不是以悲剧收场的?再看看大家身边的这些婚姻,哪个“美满幸福爱情”不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中国自古就这样,但是大家都希望有真真的、纯洁的、不为金钱地位的爱情,于是就有了《牡丹亭》、《西厢记》这样的“花痴故事”。

中国是这样,那西方国家呢?又何尝不是?也不能完全说是一样的,但大体上却差不了多少。如果不是这样,哪会有那么多的《白雪公主》、《美人鱼》的故事?《美狄亚》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如此看来,在男女感情的实质问题方面东西方可以说是基本相通的。

2、“起来早了得罪男人,起来晚了得罪婆婆。”

自古以来中国的婆媳关系就处得不太顺利。两个女人都在为同一个男人而付出,一个是出于动物的本性,而另外一个却是为了其他的什么原因。男人夹在两个这女人中间是最难做的,顾了这头又怕伤了那头,顾了那头又怕伤了这头。有的女人软弱,就只有“强带笑,咽泪装欢”了,但对于像金子这样的女人却不是好压制的,难免会与婆婆逗上几句嘴。但是想“起来早了得罪男人,起来晚了得罪婆婆。”这样的话却不是任何一个女人敢说出来的。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虽然太“露骨”,但一点也不失经典。

不单单是女人早上起床的问题,在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取舍的问题。怎么样的取舍才能不失公平呢?或者说对得起自己呢?这就需要大家自己根据自己的立场来看问题了——这里就不便多说——我们来看看东西方的取舍观点:

纵观中国文化,这些英雄、豪士哪一个不是为大众的幸福而奔波、为了自己的家族城邦而战、为了大众的生存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后羿、海力布、精卫……不胜枚举。而在西方文化里面,最著名的一个应该算特洛伊战争了吧?为了一个女人两国开战十余年,为了自己的名誉、为了能让自己的名字流传于世阿基琉斯应召出战。还有多少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出战……

3、“男人越娶越害怕,女人越嫁越胆大。”

再婚,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并不陌生。既然“假感情要钱”,当没有“钱”的时候,大家的缘分也就到了“尽头”了吧!接下来的也就应该是再婚了。

婚姻对于男人和女人来说不大一样。在旧时候,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是关系到家族的问题的,女人不能随便娶,娶了以后又不能随意休。娶女人和休女人都涉及到颜面的问题。娶了一个女人不满意或是不如意,再娶下一个的时候就不得不小心谨慎了。这可不是简单的买东西,不喜欢再买就是了;就算是买东西,也有个怕的时候,接二连三买到假货怎么办?更何况是娶女人了。要是再不小心娶了一个不如意的,这个男人可就悲剧了!!恐怕比“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恼火了。

然而对于女人就不一样了,不是说女人想跟谁就跟谁,而是女人在再婚这方面就有些“经验”了。首先女人再嫁不是哪一个朝代都可以实现的,封建礼教就已经弄得她们很难受了,然而在汉唐时期却稍稍“松”了一些。到了现代,女人再嫁早已不是罕见的事情了。找不到一个如意郎君再去找下一个吧,只要不是太“张狂”也没人说你其他的话。

不过说实话,现在虽然开放了,但几千年的束缚还是没有完全打开,离婚与再婚仍是大家不愿提到的话题。

经典的台词远不止这些,列出来这三句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

除了经典的台词,剧中人物关系的设置和剧情改动上也颇有特色。

1、            序幕:

剧本所展现的生活方式始终局限金子与仇虎在对待焦家的反抗、复仇和寻找自由幸福上,略去了大量对仇虎两代冤仇的细节描写,重新设计了一个序幕:让封建势力的帮凶常五爷逼着金子身披嫁衣、头搭盖头与胆怯的焦大星结婚。在焦母威严的胁迫下,金子挣扎不脱,只能遥望远方,大声呼叫仇虎哥来表达内心的痛苦。3

在那个时代,中国女人的出路在何方?这是很多学者、文化人都在研究的,始终也没有个结论,直到“巴蜀鬼才”魏明伦的《潘金莲》问世大家才有一点点感悟到了这个问题。对于金子来说也是一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如果她不反抗的话就是这个结局;可是她不愿这样,那就只有挣扎。中国女人的挣扎能是什么样子?她和西方女人不一样!安娜·卡列尼娜对于自己不满的婚姻可以说不,她可以去寻找自己的幸福——渥伦斯基,虽然最后以卧轨自杀结局。但她毕竟有过追求幸福的路程,也找到了自己的一段幸福。可是到了中国女人这里就不大一样了,四大权利束缚着她们,她们想挣扎却也是无济于事,剩下的只有空呻吟,在心灵上找些慰藉罢了。

2、            第一场:耙耳朵难解婆媳结,勇仇虎复燃死灰情。

耙耳朵焦大星处于这水生火热的婆媳之间,难左难右。上一个女人因为偷人养汉被父亲打死,对于这一个女人他可是把自己的心都掏了出来。可是为什么焦母这样的讨厌金子?只因一句话“生得出来的死了,活起的又生不出来。”的确,女人没有生育是中国婆婆所不能容忍的,确切的应该说生不出男孩是整个家族都无法容忍的。《孔雀东南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焦大星生性懦弱,无法保护金子免受焦母欺凌;加之夫妻间情趣不合,致使金子身心受到极大伤害。于是,金子“嫁鸡随鸡”只求赖活。
3“瞎眼婆婆多恐怖,恶言冷语好狠毒。”“凄凉常伴原野路,孤独常随老黑屋。”金子在这中环境中仍然只有等待仇虎的出现。

没想到,仇虎竟然越狱坐火车逃了回来。金子与仇虎偶然相遇,死灰复燃。“灯花破久别重逢痴又醉,核桃破见我情哥喜又悲。”金子终于抓住了救命稻草。

3、            第二场:风雨雷电齐相会,爱恨冤仇聚一堆。

仇虎为复仇来到焦家,点燃金子的爱情之火;同时,又唤起她与命运抗争的个性,她决定同仇虎逃出焦家。本性善良的她却又不同意仇虎杀焦大星来毁灭焦家。她和仇虎,一方面处于感情的亢奋之中;一方面又担心仇虎为复仇做出滥杀无辜的错事。

这是每一个中国女人内心深处都有的一片净土。中国人都说“人恋温存都恋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焦母百般折磨她,可是焦大星对她却是真心的。

金子趁着焦大星外出收账把仇虎藏在焦家,焦母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仇虎的存在,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她到庙里求来木人,回到家里魇金子。恶毒的唱词、恐怖的舞台灯光,让每一个观众都不得不浑身起寒毛,不尽叹出——这个老太太太恶毒了。可是细细一想,对于金子来说,焦母的确的太恶毒了,可对于焦家来说焦母真的是很负责了。这段唱词是这样的:

丧门星,扫把星,败家精,狐狸精。

害得我儿不孝顺,焦家霉运祸害生。

木人心口扎九针,针针扎在金子心,

唯愿金子的怪病,早短阳寿命归阴。

要抵命,我抵命,保佑儿子免灾星,

要赔命,我赔命,保佑孙子得安宁。

金子快快早早死,免得猛虎进家门。

焦母这样做不过是为了焦家的幸福,为了自己儿子的面子,这样看来她也没有做错什么——为了儿子和孙子她宁愿自己配上姓名。这就是中国婆婆的特点:媳妇就是生育工具,而且还必须而干净、必须听话。但是为了焦家的面子她又不能让焦大星休了金子——毕竟前面有一个例子了——只能祈求金子的怪病而死去,这样来说对外自己家有了面子,对内也清理了门户,正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4、            第三场:急煎煎情仇碰面,金子心破两半。

仇虎与焦大星见面了,这对儿时的兄弟竟成了仇人。对于焦大星来说心中真是难煎难熬,“我虽是加减乘除珠算巧,金子心我左算右算栓不牢。”而对于仇虎的到来,他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仇虎可不是那种优柔寡断的男人,“父遭活埋尸骨冷,妹遭逼迫去卖身。”对于这样的仇恨仇虎哪能轻易地挥去?

川剧的表演力相当的强,情绪上来了除了演员自己演唱以外还可以有帮腔演唱,这样既达到了抒发感情的作用又烘托了气氛、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急煎煎,情仇碰面,

金子心,破两半。

一半儿爱倾情哥,

一半儿怨洒孽缘。

一半儿悬,忧逃犯危险,

一半儿乱,哀懦夫可怜。

痛煞煞爱恨搅拌,

痛煞煞爱恨搅拌。

对于这两个男人金子不知怎进怎退,只有慢慢的缓和、有用儿时的故事来化解这段仇恨。爱与恨突然同时聚到了一起,这是任何一个人都难做决定的。对于中国女人来说这就更难定夺了;若是在西方,必会有一个当机立断的选择。可是在中国文化的女人中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不过金子总算让这两个男人都开怀而笑了,她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可是故事却不是那样的简单。

川剧的变脸可以说是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对于这样的绝技剧作家怎么可能放过?他巧妙地把变脸用到了其中:焦大星忽然变脸——变出了焦阎王的脸——以示仇虎的醉眼蒙浓,此时剧情急转——仇虎的复仇之心又显露出来了。

此时金子更难做了。她在细细的想着“焦阎王纵有万恶与千罪,大星从未惹是非。”但是她“爱虎子豪情万丈无惧畏,恨大星懦懦弱弱无作为。”可是转回来再一想焦大星为了自己不惜花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讨好自己,金子是善良的“人恋温存狗恋食”嘛!“情绵绵欲悔难悔,心悬悬欲回难回,意惶惶欲退难退,路漫漫欲归难归。”金子难下决定,对于当前这种僵持的局面只会有一种的后果:“不走虎子无路退,不走大星性命危,不走他们成冤鬼,不走我心成死灰。”这是她已经将自己追求个人自由和幸福的愿望放在了一边,这是她想的是怎样保全焦大星、怎样保全仇虎。这不正是咱们常说的“事事分轻重缓急吗”?金子知道这个时候什么东西最重要、什么事情应该放在首先解决,她已经没有再考虑自己的处境了、没有再考虑自己的生命了,她心里装的只有这两个男人。于是她痛下决心:

难走难留,难留难走,

难留难走,难走难留,

心流血,眼无泪,

助虎子逃脱官府追,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长相随。

此时整个戏达到了高潮部分,金子、仇虎、大星、焦母聚在了一间屋子里。剧作家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揭示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并在戏中细腻深刻地刻画了四个主要人物的心态:金子,仇虎的,焦母的,焦大星的
3可谓是精彩之极了。

5、            第四场:难提防干儿干妈翻脸,怎经得如兄如弟相残。

面对仇虎的强大焦母被迫答应让仇虎带走金子,可是她又悄悄地联系侦缉队,她不放心仇虎,只有把仇虎抓起来了才能保全焦家。谁知仇虎知道了此事,一怒之下杀了无辜的焦大星,又设计让焦母亲手杀了自己的孙子。

大家都说焦母做得太绝了,这都是她自找的。但回过头来一想,焦母这样做也是有她的道理的。我们常说做事要不留后患、要斩草除根,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看见这样的情景,金子以无路可走了,只有跟随仇虎逃命去了。一个女人的命运就这样系在男人的身上了。

6、            第五场:仇虎中枪难自拔,金子独自走天涯。

他们逃出焦家,来到树林中。前面是迷茫的黑路,身后是如狼如虎的侦缉队。不料仇虎身中枪弹,无法再继续逃跑,为了不连累金子,他开枪自杀了。金子的梦想完全破灭了,两个男人都死了,自己何去何从?她只有在磨难中挣扎、呼唤……金子昂着头去寻找黄金之路,火车呼啸的声音,使整个戏显得意蕴悠长。大幕在金子昂首的定格中,在火车呼啸的声音中,徐徐闭上。4整台戏就此结束,最后只剩下可怜的金子。她成为剧中最令人同情的一个人物。

仇虎在弥留之际嘱托金子,要金子继续坚强的活下去,向幸福的生活前奔。

这就是川剧《金子》,一个集中国传统女性内心美的戏,一个体现川人语言幽默的戏,一个包含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精髓的戏。

一台《金子》不但看出了百态人生,也领悟到了很多的人生哲理。

3
结论

综上所述:多彩的戏曲文化不得不让人们所折服,它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里我分析一部《金子》只不过是抛砖引玉罢了,还有很好好的作品包含的有更多、更丰富的人生哲理。

情爱在复仇里燃烧,希望在毁灭中新生。心灵的种种狭隘和污浊终归在宽容里得到净化。

这就是川剧《金子》给我们传达出来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郑传寅.200303.《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       刘厚生.《川剧<金子>为何叫好又卖座》[N].《人民日报》.2001-12-25(第12版)

【3】       申列荣.《从<原野><金子>[J].《中国文化报》.19990819期(第③页)

【4】       钟杰成.<金子>剧作分析》[DBOL].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1490613&highlight=%BD%F0%D7%D3. 2009924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1-17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分析的有理、透彻!赞一个!!

金子的确是相当不错的戏,晋剧的《金子》就保留了很多的川剧语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秋天飞


    谢谢!

发表于 2010-1-18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可以在四川戏剧上去发表,争取!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wangchenghong


    呵呵! 过奖了。这篇文章只是在探索怎么写剧评,而且里面很多语言还很生硬。

发表于 2010-1-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子》的成功在于语言地域性强,以及每个人物都有看点,谢谢幽兰小生的论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06295dxj


    多谢邓老师的点评哈!  上次我们在学校播放《金子》的视频时,有几个女生看哭了。 看后都说,以前一直以为只有越剧和黄梅戏可以接受,想不到川剧尽然如此的美!

发表于 2010-1-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06295dxj


    多谢邓老师的点评哈!  上次我们在学校播放《金子》的视频时,有几个女生看哭了。 ...
幽兰小生 发表于 2010-1-21 21:4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去年5月《金子》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我看到很多二十几岁的女孩在戏完后擦泪水,特别是小黑子被老婆子一棒打死很伤感!

发表于 2010-1-21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06295dxj

戏完未散的观众,擦泪!
DSCN1490.jpg

发表于 2010-1-2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06295dxj

这些年青观众看得很投入
DSCN1493.jpg

发表于 2010-1-2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06295dxj

戏完从乐池拍到的观众
DSCN1475.jpg

发表于 2010-1-21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06295dxj


    宁波逸夫剧院
DSCN142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呀,看了很多次的视频,还没有在现场看过,不晓得好久有此机会?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