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人民币汇率不会单边走贬
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在专栏文章《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中表示,人民银行、外汇局高度重视外汇形势变化,通过加强预期管理、调节外汇市场供求、上调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方式,积极稳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总的看,当前人民币汇率没有偏离基本面,外汇市场运行总体有序。
文章指出,人民币汇率反映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比价关系,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短期不确定性大,也测不准,但长期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当前,无论从外部因素看,还是内部因素看,人民币汇率都不会单边走贬,而是会保持双向波动。从外部看,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美元大幅走升的动能有限。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将支撑人民币汇率。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 GDP 比重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自主平衡。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 3 万亿美元上方,7 月末环比还有所增加,稳居世界第一。
文章强调,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 7,又三次回到了7 以内。在应对多轮外部冲击的过程中,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外汇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发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优势,综合施策、稳定预期,用好各项调控储备工具,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央行: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实施好存续工具,对结构性矛盾突出领域延续实施期限,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支持力度。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挥好金融在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中的积极作用,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综合施策、稳定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央行: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 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报告指出预计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央行: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
央行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落实好“金融16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