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司马南消失了,又来了一个新的司马南!
昨夜长风
司马南已经在社交媒体上消失了十四五天了,其微信公号虽然还在发视频,但这些视频都是过去的视频,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不知道。本以为互联网舆论中,少了司马南,该清静一会儿了,但没想到啊,他的继任者马上就出现了。下一个司马南,已经崭露头角了。这就是这几天火爆全网、跑到新东方去打教培的铁头。
相同的路径
司马南成为名人,因为其打假气功,虽然其原本就是一个气功大师。铁头哥显然比他出身清白,他完全是一个普通人走向网红的模式,其出道也是打假。“你们是不是无法无天,叫老板赶紧过来。”一打开“铁头”的打假视频,手机音量都得降几个度——那种“咆哮式怒吼”怼得商家哑口无言。很多人是从三亚海鲜市场打假那条视频,开始关注到“铁头”。“五两秤!丢三亚人的脸!没有处理结果的话,我挑战你们整个市场一千个商贩!”7月4日,“铁头”在三亚市天涯区友谊路下岗职工海鲜加工广场,揭开了商家“鬼秤”套路。他当场叫来市场管理人员,并打电话向三亚市场监管局投诉,要求对商户“顶格处罚”。相关视频迅速蹿红网络。这条获赞超过86万的视频让“铁头”一战成名,5天内涨粉百万。这样的铁头哥爆红,其实我是乐见的。有人说,铁头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我认为也是,但这正是我支持的市场化打假模式。也就是说,根本不需要市场监管局,市场本身就会产生一种商业模式,那就是为消费者打假,获得流量,从而盈利。铁头打假引发消费者关注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政府来进行市场监管其实是没有必要的,鸭头鼠头事件也是一例明证。市场本身就能发育出一种机制出来,那就是通过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对商家的商誉进行媒体批判,从而形成对商家诚信经营的巨大压力。自从中国自媒体行业越来越发达后,产品评测、打假视频,甚至去酒店检查卫生,都有大量的自媒体人参与其中,假以时日,就能形成强大的市场自发的净化机制。B太和辛吉飞,也是同类型网红,也是打假的方式火的。再往前,还有王海这样的打假网红,让无数商家心惊肉跳。欺骗消费者,是所有消费者共同痛恨的一件事,这一类网红容易火,也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打假这一种模式,如果开始使用恶法、或是用上了别的手段,那就失去了正义性了。
铁头打假之恶
司马南打联想,其实也是某一种打假,但其手段完全是极其卑劣的。因为,他不仅有反对民营企业的意识形态,还用了无数歪曲事实的手段,本质上,他在否定改革开放。当然司马南赚得盆满钵满,短时间内,成为中国时政评论第一网红,收金无数。打假成为一种市场利益,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由于错误的观念的存在、以及过于严苛、甚至是错误的法律 ,使得打假这一种模式,不仅不是在净化市场,而是在破坏市场。铁头最近打假引发争议,是因为他把打假打到了教培身上,还打到了新东方的头上。教培行业,老师教学生收费,不存在假货,铁头利用的是当下的双减政策,认定新东方违反相关规定,违规开展教培活动。这已经不是打假了,这是在利用法律在举报他人。新东方在这样的环境下,马上全杭州全部停课,不敢招惹他,尽管就算按相关政策,新东方也未必违规。因为铁头举报的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补课,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补课,相关的政策并没有清晰说明应该怎么处理。有很多人为铁头的行动叫好,说这是正义的行动,但是,也有不少人立马对铁头无比反感,因为这违背了人们朴素的情感。一个孩子,想考上好大学,想多学点知识,想找老师补个课,怎么就有错了呢?但在双减的政治正确下,人们都很难为企业合理的辩护。甚至新东方的俞敏洪只能公开说,他支持双减,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这一手段,与司马南打联想是一致的。因为司马南正是利用联想当时处于舆论弱势时,对其发起攻击,柳传志根本都没法回嘴。新东方,也处于这一弱势环境下。为什么选择新东方?因为,新东方名气大,更容易产生热度,他也更容易红。这也与司马南选择打击对象的思维是一样的。铁头也一样成功了,粉丝迅速增长到了三百多万。尽管评论区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是,反对声音一样可以让他的视频增加推荐量,从而增加同意他理念的粉丝。此时,自他开始打假视频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铁头打着的旗号也与司马南是一样的,叫惩恶扬善,只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的人看清楚了,他根本不是在惩恶扬善,而是在欺负新东方。铁头不过是在对俞敏洪说:借你人头一用,我要红!一个人想学习成绩提高一点,要花钱找老师培训自己的学业,这事对不对,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就能理解。因此,同情新东方的声音,其实声量并不低。而铁头,从一个在市场中维护消费者利益的人,走向了消费者利益的反面,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恶人。杭州那些想让孩子上课外班提高点成绩的家长,没把他打死,就算不错了。
打假不能成为恶法的帮凶
中国现在其实有很多公司在赚打假的钱。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让很多人在网上开展了一种业务,专门举报那些在产品中加了不符合要求的食品,这些要求往往是,某一成分只有注册为功能性食品,才可以添加,普通食品就不能添加,添加了就违法。而要注册成功能性食品,则需要复杂的流程和严格的手续。也就是说,并不是那些成分不安全,对人体有害,而是他需要政府审批。还有大量的企业利用图片版权在打假。公司官网、淘宝详情页,用了一张网上找的图,不好意思,可能一纸律师信就飞过来了,要么告你,要么私了。而这些公司将那些在他们平台上注册版权的图片搞无数个图片网站到处分发,就怕你找不到。只要你用了,那就麻烦大了。王海的打假,也走上了邪路。他指责罗永浩直播间里漱口水的宣传视频用了某一个牙齿洁白的视频,指责某款益生菌产品宣传不够科学,这些都是在利用新版的广告法中的严苛规定。他已经不是在打假了,而是拿着法律书研究哪些企业的某一行动可能是有问题的、是与当前法律有冲突的,由此来获取企业的和解金,你不给我赔钱,我就一直搞你。法治社会,不是有法律就叫法治社会,法律也有正确的和错误的。用法律来保护权利才叫法治,用严刑酷法来管控,什么时候人们都不认为这是什么法治。正当防卫的相关法律,就曾被大多数人吐槽过,认为不合理,可见,人们并不会将法律条文当作金科玉律,而是心里有一个自己的标准。打假打成这样,甚至当下的法律都不得不在这种情况下调整,比如,现在法院就不怎么支持那些图片公司发起的数千上万起的恶意诉讼,也不全面支持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搞假一赔十。因为,如果法院还是支持这种行动,那企业将不得安宁。又有人说了,严格的法律才能保证安全啊,怎么不对呢?其实人们也会自己反对自己。老农民卖14块钱的蔬菜就罚几万的事,成为热点,但是,正是当年人们说对不安全食品商家要罚得倾家荡产的观念推动了这种严苛法律的出台。不让餐饮商家拍黄瓜,也成为了热点新闻,人们普遍同情餐饮商家了。而那些利用这些恶法举报商家牟利的人,成为了被鄙视的对象。理性在慢慢回归,当法律严苛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安全,而是感觉到了束缚。而这些打假者,不再是征恶扬善的正义者,也不是一个合理的市场化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自媒体,相反,这些举报拍黄瓜,举报新东方的人,正在成为消费者的敌人。他们在限制商家的同时,其实同时在限制消费者吃黄瓜的权利,补课的权利。他们这么一条道走到黑的话,最终只能和司马南一样,成为短期捞金的民粹打手,而不会成为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长久盈利的自媒体。但我们更需要深思的是,为什么这个社会有这么多人喜欢司马南式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