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个性化的菜、越难处理的菜越受欢迎
预制菜年年都有,今年除了多了“大菜”“硬菜”,还有什么新意?
上海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盘点食品科技公司董事长伍俊峰认为,预制年菜能集中展现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新成果,“新菜肴是对消费需求的捕捉,也是对生产技术的考验,更考察了整条供应链水平。”
盘点食品本身就是上海预制菜领军企业,除了生产自有品牌的预制菜,也是不少知名餐饮企业及商超、新零售平台的预制菜供应商。从盘点食品今年热销的菜品看,既有由十多道菜肴、点心组成的家宴套装,也有多款单品,“选择套餐,是因为消费者希望能快速、便捷地烹饪一桌菜,满足团圆的消费场景。品种越多,意味着企业的供应链更复杂、生产要求越高。至于热销的单品,往往最能体现当年、当下的特点,看企业能否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例如,今年盘点食品的一款“原炖老母鸡汤”和为盒马定制的“云南铁脚麻鸡菌子汤煲”,都卖得很好,“因为当下消费者很重视‘补一补’。”
预制鸡汤只要加热20分钟左右就能上桌,鸡肉的鲜美与熬炖三四小时不相上下(作者摄)
“消费者需求会变,但研发原则不会变,那就是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叮咚买菜预制菜研发专家朱鹤认为,预制菜的个性化正越来越强:有的消费者喜欢老字号的海派风味,所以老字号在复原海派风味预制菜上精益求精;有的新上海人或留沪过年的外来人员想尝尝家乡的味道,还有的消费者喜欢尝鲜,所以新品牌往往菜肴品种多、产品上新率高。
市场很乐意为这些个性化买单。
今年,朱鹤和团队研发的“八大碗”年菜成为“爆品”,上线仅半月,总量突破10万份。原来,研发团队发现多地在办宴席时都有讲究的“八大碗”,虽然菜肴有差异,可大致都是鸡鸭鱼肉全部登场,扣肘子、四喜丸子、全家福等更是普遍。顺势而为,平台在年菜系列中添了“八大碗”。
“八大碗”是家常菜,却代表了各地风味,更是“家的味道”,变成预制菜,一点不能含糊。例如,一道“小鸡炖蘑菇”是东北的“八大碗”之一,为了还原正宗东北味,研发团队选用东北榛蘑做配料。榛蘑里沙土多,入菜前,每一颗都要手工洗上三四遍。“虽然费工夫,但口味保证了,销量更是证明我们选对了。”朱鹤说。
预制菜小鸡炖蘑菇选择了独具东北味的榛蘑
盒马3R商品中心总经理田鑫认为,从市场反馈看,“越难处理的食材,其对应的预制菜接受度越高。”对应具体产品,包括糕团、点心、大海鲜、整块大肉等。如果上市的预制菜复原方式便捷、口味保证,那么消费者买单的动力很高。
正因为如此,在盒马的年菜中,既有“硬菜”“大菜”,也没有忽略糕团、点心。以上海消费者喜欢的春卷为例,在售的有好几个品种。除了传统油炸,也可以在预制春卷上刷点油,放进空气炸锅,不开油锅也能完成这道上海年味小吃。
空气炸锅春卷色泽不如油炸得那么金黄,但胜在免开油锅、烹饪便捷,口味也不逊色(作者摄)
预制菜行业趋势显现
如果说新冠疫情让市场了解了预制菜并推动行业加速发展,那么随着新冠感染进入“乙类乙管”后,预制菜行业的竞争格局变了——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外食、外卖、出游等概率大大提高,不同预制菜品牌之间有竞争,预制菜还得与其他餐饮方式竞争。
“春节正在成为商家展示自身研发、供应链能力的窗口,也是预制菜市场的风向标。”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认为,市场上热销的往往是有特色的年菜产品,预示着预制菜行业进入新阶段——比拼谁更懂消费者而不是盲目入局或跟风做爆品,供应链整合能力更强的品牌将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一方面,擅长“做饭”的不一定能做好预制菜。从加工工艺看,预制菜不是现制现售产品的“速冻版”。同样的配方,如果只是简单的冷鲜或冷冻后,复热后很难恢复到现制风味。所以,在各预制菜品牌的研发实验室中,“保鲜”“复原”都是技术难点,甚至一道菜肴中,不同食材的保鲜方式都不一样。
虽同属“肉菜”,但走油蹄髈(上图)与糖醋排条(下图)的预制工艺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预制菜对供应链的要求很高。田鑫解释,预制菜背后的供应链长且复杂,每做一道新的预制菜,意味着搭建一条兼具食材运输、初加工、深加工、组装、包装等功能的供应链。如果供应链不够强大,那就只能提供常规产品,这也是此前市场上预制年菜让人觉得“千篇一律”的主要原因。
从今年年菜市场不难发现,很多品牌和生产企业都在强化供应链,除了丰富产品种类外,还在进一步推动高标准化的预制菜实现不同地区差异化经营。例如,很多地区的年夜饭、团圆饭都讲究“年年有鱼(余)”,大黄鱼也是很受市场认可的食材。今年,盒马基于供应链优势,将同样的大黄鱼做出不同口味——南方做话梅糖醋的,北方做干烧的,以满足南北方消费者不同的口味需求。
同样的黄鱼,基于不同供应链,实现了南甜(上图)北咸(下图)的不同口味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期待也提高了行业门槛。“消费者既希望在家里吃上餐厅的味道,又希望预制菜能像现制现售产品一样新鲜。”伍俊峰说,消费者的“既要又要”考验着预制菜生产企业,“不要想着忽悠消费者,因为预制菜的主辅料都要在包装上清晰列明,只有货真价实的产品,才能长久。”
预制菜配料表“干净”也能吸引消费者(作者摄)
那些卖得好的预制菜,往往有张“干净”的配料表:没有防腐剂,也没有不必要的添加剂。比如,市场上的预制鸡汤不少,但盘点食品的鸡汤之所以脱颖而出,配料表有功劳——整份汤里只有“水、鸡、食用盐、葱、姜、米酒、味精、鸡精”。这些主辅料,和自家熬制鸡汤用的几乎一致,没有多余的增味剂、增稠剂。再比如,盒马的话梅糖醋大黄鱼在上海市场卖得不错,同样与配料表“干净”有关——大黄鱼、水、白砂糖、酿造食醋、笋丁罐头、植物油、胡萝卜、黄酒、姜、酿造酱油、小葱、番茄酱罐头、食用盐、话梅、调味料酒,配料虽多,但清清爽爽,没有“非必要”。
“现在,会看配料表、懂得看配料表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对企业的要求高了,但对整个行业是好事。能够把配料原原本本写出来,本身就说明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有底气。”多名从业者都说,有压力,更有动力,“优胜劣汰,才能让行业走得更稳。”
这两天,街头配送预制年菜的小哥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