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发热门诊持续下降。
1月9日,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下一阶段我们就是要科学地构建疫情的监测预警体系,包括一些哨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对于新的变异病毒加强监测,防止有变异以后可能会冲击我们目前已经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同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阚全程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从社区监测数据看,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度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阚全程还表示,虽然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
浙江省省长王浩主持召开省疫情防控调度会指出,当前,全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度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盘活住院床位和ICU床位,增强重症救治能力,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要加强抗病毒药品的精准投放,确保老年人等重点保护群体第一时间用药治疗。
新华日报报道称,数据显示2022年12月8日起,江苏省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到峰值后就诊人数开始“退烧”。综合各方信息显示,这波疫情于去年12月27日整体达峰,江苏省各设区市均已于元旦前达峰,农村地区稍晚于城市地区,但目前也度过高峰,呈下降趋势。
1月3日,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在重庆市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据统计,重庆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在12月20日达到了峰值,截至1月3日只有7000多人。重庆的感染情况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
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2022年12月26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发布问卷调查(第二次)结果显示,全四川省阳性检出的高峰期集中在2022年12月12日至23日,目前日新增感染已处于回落阶段。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表示,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去。
对此,有网友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我们的生活基本都恢复正常了,希望大家都很快从疫情里走出来,充满烟火气的日子很快会回来。”也有网友感叹不容易,“前段时间,医院走廊都是人,辛苦了医护人员也苦了病人。”“付出的代价有点大,有的救过来了,有的就过去了。”还有网友建议,“希望各地汲取经验教训,不要再来第二波,第三波了。”“希望给点能改善农村乡镇社区医院缺医少药的情况,让县城以下包括县城的人们能享受到较先进的治疗技术和较实用的药物。”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采访时指出,将来有可能继续出现数波的新冠流行,具体什么时间不清楚,但我们对于大流行的管控,一定是不断追求确定性的过程。除了医疗资源,我们的科技资源,还有一系列社区管理都要跟上,这样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
张文宏还提到,上海已有132名专家下沉到16个区进行指导和培训,希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病人能够进行早治疗。通过强化社区卫生应对能力,匹配相应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就有可能应对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不仅仅是新冠,这套方案将来同样适用于对慢性病的管理,包括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早期干预。“如果没有强大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这些都是做不到的。但这绝不是买台CT就能解决问题的,而需要一套完整的医疗管理系统。”
订阅麻辣新舆情 查看更多热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