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65|评论: 5

[转帖] 张文宏最新演讲,发出两个呼吁!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3-1-9 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上观新闻8日报道,我国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怎样挽救更多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生命?昨天举行的第二届光华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作了主题演讲。在他看来,中国进入大规模流行第一波后,将逐渐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与世界“同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1-9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从大规模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的转化期,他呼吁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如果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他还呼吁:尽快将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提升至90%。

  “我相信,中国具备把新冠疫情变成地方性流行的能力。”张文宏说。论坛主持人、复旦大学教授卢大儒表示:“张主任的演讲坚定了大家的抗疫信心。”

  张文宏:我国具备把疫情转变为地方性流行的能力

  在应对疫情第一波冲击的优化防控应对方案中,做好药物储备工作也非常重要。目前,抗新冠病毒药物已进入多管线竞争局面,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单克隆抗体、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给脆弱人群的临床救治带来了多种选择。此外,托珠单抗、巴瑞替尼等抗炎症药物也已到位。


  张文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前,相关部门应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尽快完成药物储备。“基层要有药可用,这样才能防止二级、三级医疗资源挤兑。”张文宏说。

  各地还要加强三级分级诊疗体系,包括:社区街道行政体系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动,为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做好居家康复诊疗管理;发热门诊筛查出需要到定点医院的高危人群,及时救治转诊;引入信息化与远程医疗系统。

  张文宏表示,在感染者起病后的“黄金72小时”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用好抗病毒小分子药物,同时可采用氧疗、中药和低剂量的激素治疗。“中药会给中国人带来额外的辅助疗效。”

  中国内地如今已进入了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随着医疗资源的逐步到位,我们将过渡到地方性流行阶段。“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全球趋同,就像流感一样,成为季节性流行病。”张文宏说,“当然,新冠病毒今后是否会出现大的变异,使人群缺乏预存免疫,还需要科学家未来进行严密监测。”

  张文宏:当下抗击新冠主战场在“基层”

  据澎湃新闻报道,最近一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先后前往上海闵行、杨浦、静安,多次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及培训。

  据上海杨浦区1月6日介绍,1月5日,张文宏为辖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讲解新冠病毒感染的救治方案。

  

  张文宏教授介绍了当前有效救治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方法,并就基层救治作专题培训。他表示,当下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的主战场在“基层”,社区家庭医生对辖区内重点人群要尽快采取介入治疗手段,对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做好分类筛查、建立台账、摸清底数。社卫中心要根据新冠治疗指南,抓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黄金72小时”,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确保轻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张文宏提出,对病情加重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分级诊疗机制,及时阻断65岁以上重点人群的重症发展概率。各社卫中心要充分发挥分级诊疗前沿阵地的优势,有效缓解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就诊高峰,防止医疗挤兑,切实发挥起基层“网底”作用。

  据第一财经报道,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日前在一场内部培训会上这样表示,“社区医院是新冠患者救治的第一道关口,只要用对了救治方案,我认为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黄金72小时’内得到缓解,进而防止由轻症转向重症。”


  张文宏强调,在这宝贵的3天里,首先应该将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用下去,“当前,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床位周转一定是慢的,早期的轻症患者辗转于大医院排队、就诊、吊水,反而可能会延误、加重病情。在治疗的初期,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时,一定要对症下药。”

  “其次,为了防止轻症转重症,一旦检测到患氧饱和度有所下降,那一定是肺部功能出现了问题,可以配合用一定的激素,“我们社区医生也不用过度担心激素使用、或者血糖控制等问题。激素是目前为止在轻症向重症转化的高危人群中明确有效的药物,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也能在监测下同步使用。”

  张文宏建议,患者不必全部去二级、三级医院挂水,“可以在二级医院将补液配好,回到社区医院输液,再结合社区医院开具的抗病毒药物即可。”他举例,“比如,一位轻症新冠患者,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话,第一天,可以在补液里加少量的地米塞松,同时在社区医院吸氧。可能1个多小时后,他的热度就会下降、氧饱和度也会改善,晚上回去再补充些蔬菜、盐分和炖蛋,人的状态也会好很多。随后第二、三天,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陆续减少药品剂量,或者输液改成口服等。”

  除了张文宏,还有多名医生表示,要尽早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3-1-9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1-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

  这话很对!

发表于 2023-1-9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神药,说了等于白说。用激素抗发热,无异于饮鸩止渴。03年钟某大规模用激素治萨斯,引发严重后遗症。而邓铁涛老先生无一用激素,无一后遗证。

发表于 2023-1-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看就得了,别太在意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