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网上看到武汉某大医院一位医生在朋友圈吐槽:
“今天各级领导来到医院,开了3波会,每次会读了长篇大论最新文件政策,以及为医护人员加油鼓劲,花去大约3小时。急诊科主任带走了医生们,会议中途离席前,只问了一句:我们现在是继续去抢救病人,还是继续和你们开会?那些文件能救人吗?”
领导正在主席台讲话,不是传达上级的重要指示,就是指导工作,你胆敢率领部下罢会,这位急诊科主任吃了豹子胆不成?
提起急诊科主任,大家都会想起“老子到处说”的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我没有想到武汉还有一位牛掰的急诊科主任!这真是病人的幸运!
大家知道,在人人讲站位、讲政治、讲大局观的时代,还能有这样务实、耿直有良知的急诊科主任,实在太珍贵了。换做吴钩,也许我没有他这样的胆量。
急诊、急诊,急诊科有多么紧急啊!可谓争分夺秒,十万火急,急诊科经常与时间、死神赛跑,何况大疫之年。急诊科的骨干们居然开了三个小时的会,开会能救人吗?文件能救患者的命吗?
都知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可是,不仅仅医疗系统,你看看各个领域和地方无不是“文山会海”,形式主义泛滥。反而一些人不干实事,空喊高调子,还能吃得很开,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怪现状了!
当然,必要的会自然要开,但开会能不能少一些,短一点;文件和报告能否精简一些,不要废话连篇,这做不到吗?
遵义会议决议只有四条,共计90多个字。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1935年我党独立自主地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如此重要的会议,竟是如此之简单,决定仅仅只有90多个字,没有一句废话!
一直以来,我总在琢磨一个问题,按理说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强多了,我们连讲话、开会这点小事都不如以前做的好,难道我们太蠢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