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2023年元旦前后,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一批高校陆续公布了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清华大学公布的《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介绍,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其中本科生3197人、硕士生2657人、博士生2149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超八成毕业生赴重点单位就业创业,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整体合理,就业质量较高。
中国政法大学也在近期公布了《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校2022届毕业生共4491人,其中本科生2088人、研究生2403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毕业去向落实人数422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94.01%(其中,本科生89.66%,研究生97.79%)。本科毕业生签约(含签就业协议和签劳动合同)就业163人,占毕业去向落实总数的8.70%。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7.61%,保持高位稳定;毕业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就业率为71.08%,再创新高。
南京大学近日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4.71%,出国出境率11.90%,国内升学率52.72%。毕业生中在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北京市就业的最多。
北京电影学院在2022年12月15日公布《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8月31日,北京电影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89.08%。受疫情、毕业生就业观望等因素影响,就业落实率较去年减少5%,毕业生面临持续严峻复杂的就业局面。
内蒙古大学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该校2022年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74.20%。其中研究生升学1054人(含出国留学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1.15%;企业就业70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0.68%。
长春大学近期公布的《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该校2022届研究生就业意向落实率为81.20%;本科生就业意向落实率为81.70%;专科生就业意向落实率为98.10%,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还有一些省份近期也公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例如,2022年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广西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38.3万人,比去年增加8.21万人。该报告显示,2022年临床医学毕业生非常抢手,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100%;广西超过六成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留在区内工作;另有5.82万毕业生选择提升学历,继续在国内深造,占就业总人数的18.88%。
湖南媒体《三湘都市报》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共有毕业生47.99万人,人数增量、增幅均创新高,已落实毕业去向42.24万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04%,与上年基本持平。
据媒体报道,从2021届毕业生起,教育部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其计算包含了毕业生的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和升学率。这样的改动,更为准确地反映毕业生的“去向”。
对于高校陆续公布的数据,有网友表示,动辄百分之八九十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更像是工作汇报,和民众的理解与现实感受差距甚大。也有网友称赞个别高校在公布数据时客观详细,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本科毕业签约就业人数仅163人,这种“自曝家丑”的行为才是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