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讲,2020年4月到7月,是纽约全面放开的时候,而且当时的疫情也很严重。
在那四个月的时间内,我的这位朋友心里也很恐惧,一家人一直都全部宅在家里,靠叫外卖为生。到了5月份的时候,才开始出门逛超市。其实他们也不想出门,但是因为外卖太贵,实在是负担不起了。
但是到了大街上,车辆很稀少,一般人还是不敢外出。当时的纽约中央车站空无一人,繁华的景象不复存在。
美国当时的做法,就是把公共场所关闭,出门的时候无人管。当时的超市正常开业,但是地上都画着线,旁边立着牌子,提醒你保持社交距离,保安站在门口,你必须沿着规定的路线进出,目的就是避免让顾客交集,发生交叉感染的现象。
但是当时也有很多人不戴口罩,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口罩很紧俏,另一方面,可能有些人认为戴口罩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当时有好多华人,出门的时候都是全副武装,买菜的时候套两个袋子,一回到家里,把另外一个塑料袋消毒抛弃掉,可以避免把病毒带到家里。而当时的纽约公交车,为了确保司机的安全,前面是焊死的。但是乘客在投币的过程中,还要与司机发生接触,于是最后就实行免费乘车了。
当时纽约的地铁虽然一直在开通,但是乘坐的人很少,就是担心自己不小心被“中标”。
到了六月份的时候,许多的美国人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开车到海边晒日光浴,也就是我们从网络上经常见到的场景。
到了七月份的时候,纽约全面复工复产,各个饭店恢复堂食,也就是等于全面放开啦。
在全面放开之后,虽然有些担心,但许多饭店人员爆满,许多人把桌子摆到马路旁边,成为当时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纽约的特色。
当纽约人的情况看,只有很少一部分有焦虑情绪,绝大多数人很乐观。被感染了,也就是吃上几包药,多喝点水,扛一扛就过去了。
我的朋友说,现在国内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与病毒共存成为常态,老是封下去,对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对百姓的口袋也没有任何好处。
放开之后,自己就是第一责任人,要由被动变为主动,搞好自身防护,备好药品,也没有必要去恐惧。因为纽约当时的病毒毒性还很强,而现在的病毒已经经过了几次变异,毒性已经大大的减弱了,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