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741|评论: 0

[麻辣新舆情] “解压经济”走红 真减压还是消费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媒体报道,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通过不同方式为解压买单。各路商家纷纷盯上这块“蛋糕”,新业态解压服务也不断涌现。

  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解压玩具”,可以发现解压玩具相关商品多达2万件,其中销量最高的是捏捏乐,销量可达1万件。除了解压玩具,在各大视频平台上,像切木头、削肥皂、修马蹄等解压小视频,也收获了大量观众。同时,根据美团平台发布“2022十大解压新业态”,射箭、Livehouse、撸宠等,成为了当下最热的解压新业态,而解压行业的消费对象,大部分为年轻群体。

  有观点认为,解压行业的兴起,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求。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解压报告》也显示,90后群体的平均压力值达到了巅峰,是不同年龄段中压力最大的群体。随着各种压力的不断涌来,年轻人需要压力出口释放压力,解压需求催生着解压行业新业态的兴起和发展。

  也有网友担心,解压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压力宣泄的出口,但若不加以节制、沉迷其间,只会在“精神按摩”中流失更多精力、徒增更大烦恼。伴随解压的项目越来越多,连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依靠“解压神器”纾解压力,无法从根本上“药到病除”,反而容易陷入“解压套路”,掉进消费主义的深坑无法自拔,让努力赚来的辛苦钱到头来赔在了解压上。

  媒体评论指出,解压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初步阶段,尚未成熟,而未来这一行业的发展,将关系到社会的心理健康。就行业而言,聚焦于当前年轻人的解压需求,提供合理有效的解压方式,是这一行业立足与发展的长久之道。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履行一定职责,对行业的发展进行监管和规范。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169条关于冥想的投诉。其主要内容是费用与界面显示的价格不符、按要求打卡不返现的投诉。在解压行业不断商业化的背后,也会逐渐暴露出问题。健康发展的解压行业,才能持续满足消费者们的情绪消费,切实建立起释放压力的港湾。
订阅麻辣新舆情 查看更多信息
每日二维码.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