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前线局势,鉴于东线没太大动静,乌军还在逐步收复俄军放弃的奥斯基尔河周边的阵地,我们就不单独拎出来说了,直接讲南线主题。在乌军两天超过40km的迅猛推进后,俄军在第聂伯河北岸因古列兹河附近的阵地已经全线崩溃。在渡河区,达维季布里德已经被乌军拿下,要知道这里卡了乌军南线集群好几个月,现在两天就已经易手。在阿尔汉格利西克东面,乌军已经猛攻至米洛韦,距离俄军生命节点新卡霍夫卡已不足40km!而且在这一片混乱的局势中,俄军很难在米洛韦组织什么有效的防御,明天早上起来,说不定战线又会往俄军纵深推。在赫尔松东北部,斯尼弗瑞夫卡正处于争夺状态(虽然有消息源声称已经被乌军攻克,不过我觉得还是要再等一等消息),如果拿下此处,俄军在赫尔松北部的防线支点就崩塌了。
下一步乌军的动向势必会和俄军争夺T-22-07公路的控制权,配合东面的部队冲向贝里斯拉夫,用重炮封锁甚至是直接拿下新卡霍夫卡。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人在渲染什么“乌军强行进攻,损失惨重”之类的消息,我只想说,基辅大溃败的时候他们是这么说的,哈尔科夫大溃败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说的,毫无新意,毫无长进。反倒是南线的俄军一直在四处叫苦,赫尔松附近的俄军军官已经直言无法守住新卡霍夫卡:
“我们正处于危急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指挥官直接飞到前线去了。所有的命令、作战协调现在都由前线指挥官来下达,为了保卫新卡霍夫卡和贝里斯拉夫,需要资源和人员。有必要从南岸调来预备队,可我们没有接到这样的命令。只要城市没有受到威胁,我们可以长期坚守赫尔松,但不能无限期坚守。即使他们拿下贝里斯拉夫,他们也无法通过,那里有强大的防御,但他们可以封锁新卡霍夫卡附近的大坝,这将使整个集团军的后勤变得复杂。我们的将军们会做出更快的反应,会有更多的结果,我们在这里有足够的部队。”
我对这种奇妙乐观的评价是:“零分”。这表现出俄军现地部队指挥官专业水平的严重不足,甚至对部队后勤需求和相应的难度缺乏最基本的认知——现在有近3万人堵在第聂伯河北岸,如果唯一能够运送补给的新卡霍夫卡被乌军封锁,那么请问这些营级战术群会在几天之内打光弹药?千万别忘了,俄军是一支极其依赖炮兵的军队,而大炮就意味着噩梦般的后勤需求。我知道会有人辩称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俄军肯定在赫尔松区域囤积了大量的弹药和其他物资,但就算不提乌军在这期间进行的海量的对后勤以及桥梁的精确打击,如果俄军能保持其火力强度,为什么仅仅一天之内防线就被撕扯得一塌糊涂?难不成乌军仅凭几个月功夫就练成了世界第一陆军,所以压第二一头?——这其中的原因当然是俄军后勤崩溃导致的火力下降,并且在可怕的厌战、畏战情绪驱使下的系统性的崩溃。
赫尔松区域被抛弃的T-62M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在之前几天(3-5号)的战斗中,俄方,尤其是俄军内部传出来的消息几乎都是自相矛盾的,有些地区的宣称和被占领情况会在一天之内变化数次。这表明前线的俄军部队,甚至可能俄军前线指挥部以及俄军总参,对战况的具体情况都有疑问,或者遭受着消息严重滞后的折磨。这同样代表着俄军很难掌握乌军进攻的具体情况,根本无法迅速/有效地在关键地域进行反击。
当你在前线看见博物馆里的BAT-M时你就知道战况肯定不是俄罗斯国防部宣称的那样“略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