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013|评论: 3

[转帖] 2022年物理学诺奖公布,中国科学家潘建伟院士的专访有点不合时宜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2-10-6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泽(John F. Clauser) 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在量子信息科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并开创了量子信息这一学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六大奖项中分量最重的一项,获奖成果往往是真正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突破,比如诺奖得主居里夫妇发现了发射性核素镭,人类开创了核能利用。

  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潘建伟的博士生导师。据媒体报道,潘院士在某专访中表示,他在第一时间向导师打去了祝贺电话,但很遗憾没有接通。潘院士还指出,在诺奖提到塞林格教授的七篇论文中有四篇与自己有关。

  我完全相信潘院士作为塞林格教授团队一员的贡献,但此时此刻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特别还表示中国的量子研究在世界第一、第二的水平,学生超越老师等,我认为就有些不合时宜。

  首先,潘院士在塞林格教授指导下完成实验和论文,自然有院士的贡献。但我认为塞林格的贡献是主要的,他不仅提出了研究的方向甚至思路和方法,而且还提供了实验的场所、器材等。潘教授或许当年顶多只是一个执行者。瑞典皇家科学院一贯比较青睐原创的理论提出者,这符合科学的本质,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有建设性价值。

  其次,潘院士认为中科院团队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研究领先世界且大大超越他的导师塞林格,暗指自己有诺奖的资格,也很有不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潘超越塞很正常。但是,我们中国人信奉低调做事,毕竟潘院士团队还没有形成世界性成果,其现有成果只是应用前人的理论,我们更需要原创性的基础研究。

  所以,我建议潘院士尽量赞美导师,切不可借机为自己贴金,显得我们中国人格局不够,也避免日后打脸。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尚未输入标题或内容?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10-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傅得奖,徒弟露脸。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