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事空乘行业不久,她身上就开始出慢性寻麻疹,一大片,很痒。好在能忍得住,而且不会在裸露的地方。
近年来,陆续有空乘离开民航圈。有的创业开洗鞋店,有的成为自由职业者,偶尔直播、拍拍广告或短视频。他们离开的原因,不外乎长期飞行影响身体健康;客运量降低,收入减少;以及空乘人员职业天花板不高。
民航局信息中心公布的《2020年中国民航乘务员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民航共有102314名乘务员持证上岗。但到了2021年12月31日,这个数字变成了97307名。
受访者Lris过去常飞国际,月薪超过17000元,这两年来,有时一个月3000多元,“多的时候五六千。”而她租的房子在首都机场附近,月租就要3700元。她感到生活的担子重重压在自己身上。
这个职业到底有多伤身体?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空乘郭大顺举了个例子,飞美国时,不会直接跨太平洋,而要经过极地,极地对身体有影响。公司内部论资排辈,“需要讨好领导,比如今天飞完一个大夜,第二天还得自费打车去公司帮领导干活。”他不想再为这些人际关系烦恼。
@Dani珍珠看来,空乘转行的普遍难度在于,接触的东西有限,甚至有人不会用电脑,“因为我们的工作完全不会接触这些东西。”也有有利的方面,在飞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他们非常知道如何与人沟通,“这是绝对的优势。”
【1】从空姐变成洗鞋店老板,“空乘职业素养帮我更好沟通”
Lris从业4年
我高中是学舞蹈的,专业要求相对比较高,不那么好就业。考大学时对空乘也不是很了解,就以为比较好就业,我这人又爱玩,空乘可以到处飞,觉得还挺适合我的,报志愿就填了这个专业。
进公司后挺喜欢这份工作的,我是一到晚上就特精神的那种人,通宵飞或者凌晨飞对我来说都还好,比较能适应航空公司的节奏,而且这份工作也会让自己产生价值感。
飞的第一年,我感知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有时候我们会帮忙运送器官、需要外地就医的乘客;遇到一个妈妈带两个孩子出行或者其他情况,我们也会提供帮助。服务完这些人,心里觉得很满足。工作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比如背着铺盖卷的打工人,头等舱的大人物,这个过程让自己成长不少。
去年辞职是因为北京生活成本高,飞国外不方便之后,工作枯燥了很多,我个人又比较喜欢新鲜事物。我父母也觉得我年纪越来越大,飞来飞去不太稳定。
这两年薪资待遇低了两到三倍。这个行业底薪不是很高,随着工龄增长,五险一金越扣越多,到手的底薪会越来越少,离职时我的底薪只有1900多。之前常飞国际,那会儿一个月可能一万七八,这两年有时候一个月就三四千块钱,多的时候五六千。
我租的房子在首都机场附近,五环边上,一个月3700块,因为是半年付,一次要付2万多,一年的房租就要4万。这个房租相对于我的工资而言太高了,相当于给房东打工。我家里人给了我很大支持,要不然我挣两三千的时候,房租都交不起。
也纠结过到底要不要辞职,我从有辞职的念头到正式提交离职申请,中间有一年的时间。我喜欢这个工作,喜欢北京的生活方式,在北京也有很多朋友。我闺蜜和我是大学同学,一起考进了公司,又分到一个部门。这些外在因素都让我舍不得。
现在的工作是做鞋护行业,简单来说是洗鞋,2019年堂哥在我们呼和浩特创立了舒克尔品牌,头一年开了三家店,我辅佐开设其中一家分店。
很多人可能觉得洗鞋是老大爷老大妈做的又脏又累的活,我们公司的格调相对年轻一点,从北京请了动漫设计师设计我们品牌的元素,店里全部是墙绘,LOGO也偏年轻,吸引来的也是一些年轻客户。
Lris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刚到公司时,我也是从基层干起。最开始在呼和浩特的旗舰店,除了维修之外,从打包塑封、质检再到客服前台,什么都做过。现在和客户谈合作比较多,也是因为做空乘的时候接触的人比较多,而且我离职时已经飞到头等舱了,各种素质的人都接触过,比较了解人心。
洗鞋的工作跟空乘一样,都是服务行业,做空乘必备的职业素养会帮助我更好地与客户沟通,有人投诉时,我也知道怎样处理会让对方更舒服。
鞋现在对人们越来越重要,有人在鞋子上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之前很多广东、湖南、四川的人给我们寄鞋,让我们给他洗、修。当时有一个男孩子加我们客服微信,说要给我们寄一双鞋,让我们给他好好洗一下,再给他塑封,他要留作纪念,因为这双鞋是他女朋友送给他的第一双鞋,他们现在要结婚了,要把那双鞋保存起来。
辞职倒是不后悔,但想回北京,也不是说一定要干空乘这份工作。飞行是我年少时的理想,现在这份工作更多是事业,本质上有一定区别。就像大家说的,理想又不能当饭吃,感受过了就已经很好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感受不到自己的理想。
【2】“不想再为客舱里那些破事儿与人际关系烦恼”
郭大顺从业1年半
空乘是我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一个很老套的剧本,我高中读的体育专业,当时我的长相可能比较符合航空公司要求,就和朋友一起去面试,朋友没过我过了。
空乘面试不像其他行业找工作,投简历后就可以直接去应聘。首先要在网上预约,面试时排着跟选妃一样长的队。海选通过后,进行英语笔试和口语测试,男生有体能测试。如果没问题,会对你进行一个复试,一般都是电脑机考,考完后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能不能进。这个过程很煎熬,体力和心理上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2016年还没毕业时,我就已经拿到一个算是比较稳的名额,直到2017年5月份才进行体检,正式进公司是2017年8月份,前后脚得有快一年的时间。
这一行按飞行小时算工资,如果不是昼夜颠倒,那就证明我们飞的是国内航班。简单来说,就是不挣钱。北京飞美国、加拿大这种,虽然手续麻烦,但比较挣钱。我们部门专飞美国,但也会把一些小的国际航线分过来,领导就会安排我们这种年轻耐造的上。
我们当时算公司挣得多的,飞美国次数多,一个月能2万多,但这个工资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空乘这行十几年前一个月就能挣1万多,现在还是挣1万多,这两年那些前同事甚至一个月就几千块钱,连之前收入水平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个行业也比较伤身体。我们飞美国,不会直接跨太平洋,要经过极地。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职业病,帮旅客搬行李,我学体育的腰站久了都疼;到高海拔地区,手就会肿胀;我们家族心脏有一点不好,我当时还飞出了高血压。
过年也很难回家,公司根据飞行的年限报批年假,飞来飞去也剩不了几天,不可能过年那几天回得去。平常生个小病请假很麻烦,已经生病了还不能直接在网上发邮件,一定要去公司开一个假条,如果太严重后期也要补交假条。
除了前面说的这些,我们经常要考试。有时候早上八九点起飞,正好赶上出港提问,如果考不过,航班还没飞先给扣钱,再被领导骂一遍,下飞机写检查。心理压力挺大的,怎么能够开心得对旅客笑出来。国内都觉得我们是飞机上的服务员,其实我们在安全方面的职责更重一些,不过也确实害怕一些白金卡、VIP的投诉。
我们这行论资排辈,见着比你大、比你进早进公司的,都得叫姐叫哥。下飞机之后,如果想要晋升空间大一些,还得去部门讨好领导。比如今天飞完一个大夜,第二天还得自费打车去公司帮领导干活。
我当时为什么死活想辞职,就是不想10年以后30多岁了,还为了客舱里那些破事儿与人际关系烦恼,加上我也想靠自己的创造力挣钱。但还是会有点纠结,这个工作看上去光鲜亮丽,即使一个月啥也不干,公司还是会发基本工资。而且考进来准备了那么长时间,肯定觉得应该干得长一点。到现在会发现我当时走是对的,这两年民航业更难了。
从航司离职后属于自由职业者。来上海拍广告、短视频和微电影,为了稳定一点,还合作一些品牌,在他们的旗舰店帮忙直播带货。我现在的收入一部分来自于带货,一部分来自拍摄,还有一小部分是自媒体收入。
去年收入比在航空公司多,今年不太稳定,之前跟我合作的拍视频的品牌倒闭了,每个月的这点固定收入来源就没了。带货的一个合作也到期了,这几个月难搞,不过最困难的时候已经熬过来了,现在顶多就是过得紧巴一点。
我半个月前谈妥了一个工作,在上海一个月给我税后19000~20000块钱,每天工作一下午。我都已经想进去了,最后没去成。有过这样的一个机会,再去找一个工资更低的,心里会有落差。我觉得也是缘分,老天想让我再折腾一下。等哪天卷不动了,想攒钱了,我就会在上海找个稳定工作了。
这两年辞职的空乘朋友很多,很多去做空乘培训老师、幼儿园老师,还有的男生到4s店当导购,一些混得好的也能做到公司高管。
这一行转行,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自信。在航空公司待着,会觉得自己的公司非常好,但觉得出去之后自己狗屁不是。很多人没有自信出去,即使辞职,也会觉得自己干不了用脑的工作,感觉被PUA了。
女生还有一个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会被认为是花瓶。有一个姐姐飞行的时候人特别好,经常开车载我回家,她离职后在一个公司做文员,她的同事会骂她是狐狸精,说她勾引老板。
要改变空乘人员频繁离职的现状,还是需要管理部门的改进。说得悲观一点,我觉得是看不到希望的。现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涨工资,以后还会一直有新人进去,空乘只会越来越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