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41|评论: 4

[转帖] 战线不会说谎!6个月5场惨烈战役:乌军已经将俄军击退770公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2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场战争当中,虽然战争形式的解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战线不会骗人。在战争爆发初期,即今年3月的时候,俄乌冲突的战线还在基辅城外。而现在,战线已经进入到卢甘斯克州境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基辅到卢甘斯克有770公里,而这6个月也是俄军战线逐渐后退770公里的过程。在6个多月里,俄军经历了基辅后撤,切尔尼戈夫后撤,苏梅后撤,哈尔科夫北部地区后撤和哈尔科夫东部地区后撤等五场战役。

  经过几个月战斗,现在的俄乌战场这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一些改变,乌克兰已经有一点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俄军则有点打不动了。


  俄军绝大部分的装备损失和人员损失,也主要发生在这五场后撤战役当中。可以看到的是,过去北约对俄罗斯的忌惮主要来自于,其相对其他欧洲国家庞大的部队规模,以及数据上十分漂亮的导弹部队。

  但是俄罗斯经过两次军改以后,已经丧失了庞大的传统重型机械化部队优势。1992年时,俄罗斯约有270-300万军事人员。经过俄罗斯两次军改以后,开始搞军队小型化,部队骨干合同兵化,准许义务兵不参加出境作战。这也导致俄军已经由适应大规模战争的军队,转向适应小规模干涉战争。



  现在的俄军根本没有一个打大型总体战相配套的兵制和后勤体系,这才出现了在基辅城外,乌军1个旅就挡住了俄军60多公里长的装甲纵队1个星期的情况出现。也才出现了俄军在各个战区兵力都不够,几十万义务兵不能调动,就只能依靠高薪临时招募志愿者和特赦劳改犯补充兵源。

  不过实事求是说,俄军也发挥出了超强的实力,消灭了乌军很大部分部队,摧毁乌军数百个重要目标,还摧毁了乌军大量技术兵器。但同时,俄军也暴露出极大的情报劣势。

  在很多时候,俄军都是端着一堆精确制导武器,忽然发现居然没有目标可扔,最后带着赌博性质打一些民用目标。浪费宝贵的精确制导去打乌军的机场跑道,结果人家花了几个小时,又填好坑了继续飞。



  俄军在家门口作战,各种侦察机,无人机,卫星,电子战系统和雷达系统都可以使用。但是,乌军海马斯消灭的俄军弹药库更多。甚至在这一次,哈尔科夫反击战,乌军8个旅调动到俄军眼前,还进入阵地,随后突然发动进攻,而俄军对此却一无所知。

  要知道,哈尔科夫与俄罗斯是接壤的。在乌克兰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8个旅3万乌军就在俄军眼皮底下完成调动,行军,准备和部署,俄军侦察和监控部队竟然是一无所知,一直到乌军开火了才知道,敌人冲进来了。

  基辅后撤,切尔尼戈夫后撤,苏梅后撤,哈尔科夫北部地区后撤和哈尔科夫东部地区后撤的核心原因,都是一样的。



  俄军的战场感知能力太弱了,在基辅后撤,切尔尼戈夫后撤,苏梅后撤,乌军出动了数百个特种小分队进行广泛的伏击战,甚至乌军炮兵就是利用公路监控系统发现和瞄准俄军后勤车队。

  但是,俄军在这方面的表现就比较低效,在基辅乌军守军才3个旅,但是俄军从头到尾也没有找到基辅乌军的核心位置,甚至没有找到他们的军营在哪里。俄军5个集团军在城外,就是拿这3个旅没有办法。

  空有一身武功,却找不到敌人在哪里,这才无法进行有效发挥。而后面还有一支乌克兰特战分队不断袭击后勤车队。这才导致,俄军一系列的后撤战役。



  一场以强打弱的战争,还是强者发动的闪击战,才进行几个月,强者就被逼退770公里。这样的情况,在战争史上也是非常罕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9-22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22-9-2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俄要用“两只手下场与美乌摔跤”了

  转帖:         ——二战后首次动员!普京这个大动作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自二战后,首次发出动员令!

     当地时间9月21日,俄总统普京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动员30万人,强调在乌“特别军事行动”目标未变,并对西方发出强烈警告。

      普京再祭出大动作,持续近7个月的俄乌冲突,会继续升级吗?


     普京讲话传递强烈信号

     这次讲话,普京表态高调、信号强烈:

     第一,俄方会将在乌军事行动坚持到底。

     第二,警告西方,俄将用“一切手段”自卫。

     第三,支持乌四地举行“入俄”公投。



     普京指出,俄罗斯正“阻止”那些“寻求统治世界、威胁分割和奴役俄罗斯”的人,而“西方已跨越所有界限”,“开始核恐吓,威胁对俄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他发出严厉警告称,如领土完整受到威胁,俄将“动用一切可用手段”自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叶天乐对中新网记者指出,普京此时宣布动员,主要是由于乌军最近的反攻得势,尤其是在哈尔科夫地区,对俄军造成了战略压力。

     俄方也看出来,如不进行动员、公投的话,战场上可能很难保持优势。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分析,西方试图将俄罗斯拖入消耗战、持久战,但普京肯定不会按西方逻辑走。俄方此次通过动员挖掘人力和军事资源,期望调整战场节奏、打破战场僵局,意味着与西方博弈升级。

     动员令意味着什么?

    在普京之后讲话的绍伊古,介绍了动员的具体安排。
    动员面向人群不包括大学生,不涉及现役军人。在武装力量服过役、具有一定军事经验的俄公民,会被征召入伍。

     绍伊古评估,俄可动员资源接近2500万人,此次将征召30万预备役军人。被动员入伍者将接受培训、再培训、统一安排后,执行任务。

     就在9月20日,俄国家杜马通过了国家刑法典修正案,首次将“动员”、“戒严”、“战时”等概念引入立法。张弘称,动员由过去的自愿变为强制、半强制性质,入伍者可享20万卢布国家补贴,相当于“合同兵”待遇。

     这说明普京对俄乌冲突投入的军力翻番,张弘指出。之前俄方投入25万到30万兵力,直接入乌的俄军在15万人左右。相信这次宣布动员的30万人中,绝大部分会投入对乌行动。绍伊古也明确表示,动员与俄防守乌东1000公里接触线有关。

     张弘表示,俄罗斯两手准备,一方面将30万人部署到位,需要一个过程,至少到2023年2月;一方面俄军控制的乌克兰四州将举行“是否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公投,或最早11月就能把“入俄”程序走完。

     单手博弈到双手下场

     叶天乐认为,冲突还在继续,乌军有一定反攻能力,西方已开始讨论向乌提供远距离、精确制敌的武器,这些先进武器对战局影响不小。这次普京支持公投、宣布动员令,标志着已接受冲突将“长期化”。

     尤其是乌四地的公投一旦举行,双方谈判基础就会改变。如乌方再在当地动武,俄方会视为直接攻击俄本国,将四州作为“领土”来保卫。乌方此前要求俄从乌东撤军,而公投后与俄对峙的边界,实际上将比冲突刚爆发时后退。

      乌军目标是把俄军全部逐出边界,至少要完全控制四州的行政边界。叶天乐预计,双方的拉锯战,比如力度上升的小规模局部战争,至少会持续到2022年冬季。

      而军事行动升级,就意味着要投入更多兵力、军备,俄军工企业可能会加紧生产。经济、社会政策部门等,会将自身资源向支持作战倾斜,实际上这对俄国内来说,是一个较大转变。

     张弘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可以预见俄与乌、西方的斗争将更激烈,普京的动员是在为冲突升级、冲突长期化作准备。

     他形容,俄之前想“用一只手”与乌博弈。普京近日表态,要尽快结束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公投如通过,俄控制地区并入俄版图,“特别军事行动”阶段可能就结束了。

       行动会不会有下一阶段?这取决于公投后乌克兰、美国和北约的反应。如乌继续攻击,西方介入,俄要用“两只手下场与乌克兰摔跤”,或许就不叫“特别军事行动”了,而是升级成“俄乌战争”。

       张弘指出,美西方停下的可能性不大,公投后形势还不升级,就等于向俄认输了。俄之所以进行动员,就是认为西方不会就此罢手。

      不过,即使下阶段冲突更剧烈,美国、北约也不会直接下场。如乌军攻击公投四地,而西方介入,或引发俄方全面反击。这就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但核战争的高风险,谁也承担不起,因此西方会继续以提供军援、情报等方式支持乌克兰。

      这场冲突出路何在?

      张弘观察到,俄乌冲突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激烈程度在升级,风险继续外溢,不确定性越来越多。冲突长期化,可能改变世界秩序,在各国关系当中,对安全、意识形态的注重,可能超越经济因素。

    张弘强调,应当看到,谈判和外交手段仍是解决俄乌冲突最现实、最理性的选择。冲突爆发以来,中国秉承中立立场,积极倡导劝和促谈,希望世界听到和平、理性的声音。

    他认为,中方倡导的方向将会被历史证明,是最优、最理性的选择。国与国之间的尊重和包容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基础,否则对话与合作很难展开。

     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

中新网首席国际记者:孟湘君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2-9-2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失利都发明一个新词,人道主义撤退,重新集结,成功转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