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乌军反攻夺取哈尔科夫后,网上舆论对俄军一片悲观看衰声,而战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不是一次小胜,一城一地得失能决定的。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
一,兵力和武器。二,维持战争的财政,石油粮食等资源及能获得的外援。三,人心。四,地理。
1,对比双方人力兵力。
俄人口1.46亿人,现役101万人,预备役246万人。俄军目前在乌克兰只有10万人,加上东乌民兵和瓦格纳等也就17万,说明俄军兵力不足,这点兵力能守住东乌两州都很勉强更不要说能战胜乌克兰。俄必须增兵至50万才可能拿下乌克兰。
战前,乌4200万人,开战后进入欧洲700万人,进入俄的乌俄族1000多万,还余2000多万人口,再排除女人老人儿童,有行动能力的男人500万左右。问题在这些无战争经验的平民要成熟起来需要时间。近来,乌已四次全国动员,能行动的男人都动员了,甚至已动员女人了。这说明一事实:乌兵力不足。如兵力足不会动员平民参战,更不会动员女人。
都到动员女人的地步说明乌兵力严重不足。也说明战前乌26万正规军已消耗尽。而经数次动员,乌军现在也没百万,只有50多万,且多是无战争经验的新兵,只会开步枪的新兵是打不过职业正规军的,乌这次反攻也可看出乌军现有实力。在哈尔科夫方向,乌军只有5个旅3万多人加万余外国雇佣军。赫尔松方向乌军也不过3万多人,两加不过6万多人,乌还留了些预备队,这点兵力根本看不出有50万甚百万大军。可见,俄兵力不足,乌同样面临兵力不足的问题。
2,双方武器对比;
俄军在武器上对乌有优势但经美欧军援后乌军武器差距有缓解但仍有差距。
经半年激战乌军库存武器弹药已耗尽,现在完全靠美欧援助。
但美欧的援助不是无限的,美面临通胀危机,欧面临缺油少气,粮食不能自给及物价飞涨通胀飚升甚酿成全面经济危机等问题,长期援乌心有余力不足,必不能久,美国也无力负债援乌,如强行割肉输血援乌甚可能造成自身的危机,进而加快中国实力全面超过美国。俄乌战的关键在中国的态度。如果中国最后下场援俄,以中俄的资源实力美乌必败。
俄武器基本自给还得到中朝伊的援助,而乌克兰虽短期能得到美欧军援到完全靠外援总是不妥的。在武器供应上俄还是居优势的。
3,维持战争的财政,石油粮食等资源。
俄国油汽自给,粮食自给,武器自给,财政金6400亿美元,现油汽粮价的大涨使俄国获得大利。现在欧洲10国天付俄国油汽款10亿美元,正好填上对乌军费,等于俄对乌军费事实上是欧洲支付的,俄财政赢余又大增,而乌财政已枯竭,靠美欧月援数十亿美元过活,粮食油料无不靠美欧的援助支持。但战争需求是吞金兽,已财政负债的美欧如何负担这巨量的武器弹药,粮食油料及财政需要是个巨大问题。从财政和石油粮食等资源上俄远强过乌。俄远比乌强大,支持长期战争的能力也远强过乌。战场在乌,破坏也在乌,乌无支持长期战争的武器弹药,油料粮食等资源,而这些俄国可源源不断。
4,人心上,俄已通过收复故土及清除新纳粹为乌东俄族人报仇等宣传来凝聚俄国内人心,现在认同对乌战的俄人占绝对多数。东乌人口多为俄族,对俄并不排斥更不会抵抗,对坚决反俄的西乌人,乌新纳粹,俄军正可通过作战消灭之。
半年来,俄国内经济没有混乱,人民生活供应没有短缺,金融保持稳定,甚至财政还因油汽价的高涨大获暴利,政府支持率没有降低。
从乌的抵抗看,确实有很多乌人坚决抗俄,双方都有死战的民意基础,就看谁更坚强。
5,地理上,乌克兰和阿富汗无可比性。阿是山区易守难攻,而乌是平原,游击战无法展开。
俄乌的优劣势。
战争胜负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是否能歼灭对方主力,是否能实现战略目标。
乌哈尔科夫得手的原因;
俄军兵力不足无力控制哈尔科夫。
俄军17万面对乌军50万。俄军目前在乌克兰只有10万人,加上东乌民兵和瓦格纳等也就17万。而乌克兰经数次全国动员,不但动员所有能行动的男性平民,连女人也动员了。初估乌军现在50多万人。
哈尔科夫方向俄军只有不到万人还都是东乌民兵,特警等三线部队,俄军主力根本没在哈尔科夫。哈尔科夫俄军是2个国民警卫队,2000人。2个卢甘斯克团,2000人,缺乏坦克和反坦克,重炮等重武器。在巴拉克列亚只有4千人。俄军主力都在后方休整。而乌军突击哈尔科夫的是5个旅3万多人,还有万余雇佣军参战,以3万的重兵集团突击对面4千俄三线部队,俄军当然无法抵挡。但俄军损失不大,有报只死58人,损失装甲车辆百台。
但有一点不明:俄军为何没有侦察到乌军大部队的调动?俄有154颗卫星,有侦察机,有电子监听部队,有格鲁乌,有无人机,按说乌军的行动应在俄军掌握中。但为何俄军没有发现乌军的集结和行动?既使卫星和侦察机被干扰,俄军也还有无人机和格鲁乌啊?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有人失职大意了?这是最大迷雾。
但俄军主力根本没受损失,战争也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在是否能消灭对方主力,下一步的主力决战才是真正大战,说乌已大胜还太早。
实际上,从兵力,武器,财政,粮食,油料等战争资源上乌克兰都已捉襟见肘,完全靠美欧的援助,而美欧地主家余粮也不多,能否长期援乌是个问题。
俄还掌握着冬天牌和能源牌。
很多人不晓的是,不止欧洲靠俄的油汽,乌克兰也靠俄的油汽过冬。
俄面对兵力不足,经济消耗大的问题,但乌面对的问题更大更严重。
乌兵力不足,武器,财政,粮食,油料等战争资源都靠美欧援助还面临严冬和断电断水断取暖做饭能源的考验。
经半年激战,乌的基础设施已基本被摧毁,近来,乌的电站,油库,粮库,水厂都遭轰炸。
近来反攻获得的土地人口将成为灾难。冬天来了,乌本土和哈尔科夫“解放区”的2000万居民生活如何解决?
乌已面临断电,断水,缺油缺粮的严重考验,还面临取暖做饭问题。
乌靠俄油汽过冬,一但冬天来临乌克兰2000万人如何取暖做饭?
欧洲自顾不暇,美国远在天边,既使援乌油汽先不说隔半个地球成本极高是天文数字,无输油管道,海又被封锁,只能先运到欧洲波兰再转运入乌,但量肯定不多,杯水车薪根本不够且如天文数字的巨大成本,这是连美国都承受不起的巨大消耗,如此,乌过冬能源问题无解,而一但乌克兰人断电断水,无法取暖和做饭,还怎么抵抗?
可见,冬天是俄国的朋友,一但到了严冬,乌断电断水,缺油缺粮,乌克兰人别说作战抵抗,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还怎么抵抗?乌克兰面临全面崩溃的问题。
可见,乌面临严酷考验。
俄军主力尚在,武器财政,粮食,油料都比乌占优势,乌面临断电断水,缺油缺粮,无法取暖做饭等严重考验,所谓乌将大胜论不过是美乌粉的意淫,这大话还是等乌挺过严冬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