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一门心思搞经济
俄乌战事已持续三月有余,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多次试图将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拉入“反俄统一战线”。
越南作为国际舆论场中的“投资热土”,一直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棋盘”上的关键“棋子”。如何在大国纷争中自保,越南秉持其独特的生存之道。此前在联合国大会关于乌克兰局势紧急会议上,越南先后两次投了弃权票。
“大国地缘政治是一场更广泛的博弈,中小国仍对大国和其他国家有着利益交织。”越南前外交部长范光荣形容,“小国仍有空间提升其在该地区和全球的国家地位。”
当下的越南,只想一门心思搞经济。这从总理范明政5月紧凑的时间表就能一目了然。
5月1日,范明政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时三句话不离经济,强调“加强疫情后经济复苏合作”以及“推进两个经济体和生产供应链的互联互通”。
2022年5月1日,越南总理范明政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谈。
5月11日至17日,他马不停蹄开启旨在“招商引资”的访美之旅,一边向英特尔、苹果、波音等商业巨头取经,一边在华盛顿强调“越南不选边站,而是在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选择正义、公平、公理”。
5月23日,他在美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启动仪式上再次表态:“越南致力于追求并正在尽一切努力实现独立、自力更生的经济,并与广泛和实质性的国际一体化相结合。”
越南总理范明政以视频方式出席“印太经济框架”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期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上,当美国许诺将拨款1.5亿美元协助东南亚加强海防工作时,范明政拿出越南“国父”胡志明的话来回应:“没有比独立和自由更珍贵的东西。”
虽然遭遇疫情和战事的影响,越南一心搞经济的样子,依然收效良好:韩国三星电机将向越南北部的泰恩省追加投资9.2亿美元投资,今年还预计在首都河内投资2.2亿美元建设研究开发中心;全球最大玩具公司丹麦乐高集团高达1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确定落地平阳省;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今年年初公布的调查,超过55%的日企希望在未来1至2年扩大在越南的生产经营活动。
越南计划和投资部5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高达7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越南统计总局代表直言:“在俄乌冲突和全球FDI流入均有下降的情况下,这一数字反映出越南经济复苏增长的强大势头。”
在许辉看来,外资企业将供应链转移至越南,最初受地缘政治影响较少,主要是由成本驱动的。“对于跨国企业来说,从欧美日转移到亚洲四小龙,再转移到中国大陆,接着到东南亚。在追随廉价劳动力过程中向低收入国家转移,中国也只是其中一个中转站。”
“每个行业(在越南)都有着自己的生态圈。在我们电器行业,韩国企业掌握着话语权。他们可以直接与越南政府高层对话。我们因此调整了经营路线,主攻越南本地市场。”李成说,在越南庞大的外资市场竞争中,中国家电企业正努力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
李成提及的“掌握话语权”的韩国企业中,最主要的当数三星电子。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星将目光投向越南,投入6.7亿美元开设了第一家工厂。三年后,时任会长李健熙访问越南,带着接班人李在镕来到当地,商讨未来布局。随后有了第二家工厂,该方案由李在镕主导,因此被称为“李在镕项目”。2019年,李在镕和时任越南总理阮春福举行会谈,规划三星未来的投资计划。
2019年,李在镕和时任越南总理阮春福举行会谈。
从2008年到2018年,三星共耗资173亿美元在越南建设了8家工厂和1个研发中心,成为越南最大的投资商。目前,越南是三星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三星超过50%的手机以及三分之一的电子产品都在越南生产。
目前,越南已是三星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不过近几年间,为了减少集中生产的风险和人工费的上涨,三星也逐步将越南的业务分配到其他地区。
今年2月,三星将三星智能手机合作伙伴公司在越南太原省的两条零部件生产线转移至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的工厂。未来,龟尾工厂将生产包括GalaxyZFlip系列(折叠式手机)、GalaxyS系列等旗舰机型。越南工厂则主要负责生产中低档的GalaxyA系列。此外,三星还将重组其全球智能手机生产体系,这一次生产线的目的地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诸多行业仍依赖中国原材料
如今越南收获的一切,与36年前的改革息息相关。1986年,越南提出“革新开放”政策。该口号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仅有一字之差,实施的措施也可谓“摸着中国过河”。
1987年,越南《外国在越南投资法》亮相,为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吸引境外资本”。2006年在日内瓦经过4天胶着谈判,越南拿下加入世贸组织的资格。同一年,越南宣布出台新《投资法》,取消之前对外商的诸多限制。2017年,越南废除实行了40年的户籍制度,农村与城市居民享有在教育、医疗和养老领域的平等权利。
2020年签订《越南-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后,越南几乎全盘接受欧盟提出的“国际规则”。特别在劳工权益方面,越南接受国际劳工组织的核心原则,允许成立独立工会。2021年,越南再次改进新《投资法》,进一步提升外商的准入透明度。
在越南的中资券商、越南建设证券股份公司执行董事王卫亚看来,越南的“革新开放”启动得很早,但因为种种原因,很多政策直到近两届政府才得以真正施行。他向“全球报姐”直言:“最明显特征是其空前的开放力度,为了吸引外资而出台的扶持政策非常多。”
这其中,学习中国经验最彻底、最成功的行业,当数低技术、低附加值以及低劳动力成本的纺织业。在外界看来,越南纺织业正在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在外界看来,越南纺织业正在替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对于正焦急等待港口清关的张明来说,上述评价为时尚早。他解释道:“纺织行业能不能正常运转是需要各个行业配套支持的。例如,越南化学工业基础薄弱,纺织工厂所需的纺织助剂化学品仍要依赖中国的进口。”
越南纺织服装协会(VITAS)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文锦亦认为,越南虽然跃居世界前三大纺织服装出口国,但行业发展结构不均衡,服装企业占据多数,生产原料的企业很少。“这使得纺织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却十分不稳定。”
许辉认为,当下越南诸多行业大量依赖中国原材料,“(中越产业)其实呈现出一种互补和共生的关系”。2022年第一季度,越南从中国进口额达到276亿美元,中国为越南提供大量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助推其制造业发展。
近年来,各国企业和分析师常常讨论“将工厂从中国迁至越南”“让供应链更为多元化”等话题。疫情之下,面对越南出口激增的数据,这一话题又被重新点燃。
经济学人智库全球贸易主管马志昂(NickMarro)形容:“供应链多元化的问题相当复杂,大家总是在谈论它,董事会也喜欢聊这一话题,但最后大家往往发现它很难实现。”
“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在物流体系、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认为,越南制造业目前仍以简单的组装加工为主,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还远不足,若别国卡住进口渠道,越南将无法解决供应问题。
与中国相似的还有持续走高的房价。在越南,我们或许能再度见证“地王奇迹”。
2021年年底,胡志明市守添富人街四块地皮的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出7倍。2022年第一季度,河内待售住宅用地价格平均上涨20%-25%,胡志明市住宅用地上涨10%-25%。而在2022年1至5月高达77.1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有25.6%流向房地产。
2022年1至5月77.1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中,有25.6%流向房地产。
刚刚出售了英国千亿资产的香港大亨李嘉诚也嗅到商机,将投资目光转向越南。日前,李嘉诚旗下地产旗舰长实集团与日本欧力士集团,通过越南当地合作伙伴万盛发集团,会见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长潘文迈,共同商讨在当地的投资事宜。
“房地产市场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火热。”王卫亚提醒道,越南的地产市场是分化的,工业地产一直比较火,住宅地产是近两年才火起来的,甚至连农村的宅基地都被炒了起来。不过,外国人能购买的公寓楼并没有明显上涨。“这与很多因素相关。越南政府专门制定政策禁止外国人炒房,国家主席阮春福近期也发表言论,呼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对炒房行为的预警。”
加速布局本土化供应链
5月18日,世界银行在越南举行“让越南春天色彩斑斓;进行体制改革促进有效实施”报告公布仪式,分析越南今后几十年的优先发展事项,并提出数项体制改革措施,以帮助政府有效实施优先发展事项。
世界银行驻越南首席代表卡罗琳·特克(CarolynTurk)表示,在“体制现代化是越南未来成功发展的关键”的导向下,世界银行建议越南继续按照1980年代革新时期实施的规模和速度进行改革,并像过去20年一样实施贸易开放。卡罗琳希望世界银行推荐的改革模式能帮助越南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更快迈向2045年成为国际社会以及政府和人民所期待的高收入国家。
占据天时地利的越南,似乎赢得各种红利“大礼包”:拥有年轻的人口红利,在大国博弈中获利,以及收获深化改革带来的市场活力。“接下来的10年,越南经济将稳步发展,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将得到长足改善。越南将朝着2030年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工业的中高收入国家而迈进。”许辉如此判断。
但经历过疫情的越南,深知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能覆盖的环节有限。不断涌入的外资也让其清楚知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的重要性。为此,越南只能“对症下药”,迈开步子深化改革。
去年2月,越南雄心勃勃地颁布《至2030年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勾勒出一张未来工业化国家的战略蓝图。该计划的目标是掌握多项高新技术,以形成生产高科技产品的生态系统,并在2030年前将这些技术投入生产,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价值。
越南航天中心的工程师正在设计卫星。
而在加速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张明所在的纺织业最先感受到了危机。他直言:“我们最担心的是,未来越南的政策是否还会向低劳动力成本的纺织业倾斜?”
“公司刚刚投资的新项目差点被当地政府‘卡脖子’。”张明说,其所在企业原本打算追加2亿美元投资在当地新注册几家工厂。然而,在向西宁省政府提交申请的过程中,张明明显感受到项目审批比以前更严了。“当地政府提出了技术是否环保、用工是否合理等质疑。可以说,针对纺织业的审批制度正在收紧。”
早在2019年,就有外资服装企业的纺织染料项目被越南环境总局挡下,理由是其无法满足废弃物排放的要求。张明说:“根据越南目前的发展定位,未来的政策将倾向于支持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高科技产业,恐怕很难投入大量精力去发展纺织业的配套产业了。”
今年2月,三星电子与越南工贸部签署协议,帮助越南企业进行智能工厂改造,以加速供应链本土化。3月,范明政致电阿迪达斯总裁,要求对方为越南企业更深入参与这家世界领先运动器材制造商的全球供应链创造条件。5月,范明政与苹果CEO库克会晤时,再度要求将更多越南公司纳入到苹果的供应链中。
“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红利历经30年时间才得以转型。然而,如今留给越南的劳动力红利窗口期不多了。”许辉认为,“正因此,越南才不再把成本当做唯一考量,而是加速在国内布局本土化的供应链。”
越南三星电子工厂的某个生产线。
在王卫亚看来,如今的越南不再是简单引进制造业,而在逐步进行制造业的升级。“升级后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制造业中心,这将对越南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张东慧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关珺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