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562|评论: 34

[原创] 古代的三从四德会吃人吗?

[复制链接]

古代的三从四德会吃人吗?
———————————————
传统文化有六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的《礼经》就是《仪礼》。而《周礼》这本书只是介绍周代官方礼仪,但历朝历代官方礼仪不一样,所以,不算经典。
(1).“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也就是“三义“,“从“就是跟随:就是女子没有嫁出去前,名义上是跟随父亲;嫁出去后,名义上跟随丈夫;丈夫死了,名义上跟随子女。
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看到“民事法“里面的:丈夫死了,妻子改嫁,孩子该随哪个的问题。就这么个意思。
会吃人吗?我们看看户口薄就明白了。父亲就是户主,子女是户主下的家庭成员,这不就是“未嫁从父“嘛。

(2)四德。《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在介绍周朝时候,礼仪女官,负责教导周王室等女性在一些场合的礼仪。古今中外,不是都有吗?礼仪教学指导师的职位。“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她们的教学内容。所谓“四德“是礼仪指导师四门教学课程名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6-25 10: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三从四德会吃人吗?
———————————————
传统文化有六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礼经》就是《仪礼》。而《周礼》这本书只是介绍周代官方礼仪,但历代官方礼仪不一样,不算经典。
(1).“三从“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也就是“三义“,“从“是跟随:就是女子没有嫁出去前,名义上跟随父亲;嫁出去后,名义上跟随丈夫;丈夫死了,名义上跟随成人子女。
这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看到“民事法“里面:丈夫死,妻子改嫁,孩子该随哪方的问题。一妇人老伴死,需人照顾,她有两儿已成家,名义上这妇人跟她儿子过,由其照顾。这么个意思。
会吃人吗?看看户口薄就明白。父亲是户主,子女是户主下家庭成员,这就是“未嫁从父“。

(2)四德。《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在介绍周朝时候,礼仪女官,负责教导周王室等女性在一些场合的礼仪。古今中外,不是都有吗?礼仪教学指导师的职位。“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她们的教学内容。所谓“四德“是礼仪指导师四门教学课程名称。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23:0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従,随行也。——《说文》
从的甲骨文,就是后面一个人跟随着前面一个人。本意就是跟随而已。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实际就是未嫁跟随父亲生活,既然嫁人了就跟随丈夫生活,丈夫死了就跟随成家的子女生活。
“从“,本身是跟从,随从,但如果加入其它形容词汇,含义就变了。比如“服从,听从“,不仅要跟随,后面人还要听前面人的话,百依百顺。
“夫死从子“,如果“从“是服从,岂不是一个妇人的丈夫死了,她要对她子女百依百顺,这道理说不过去,现实中也不可能有这样事情。所以,“从“仅仅是随从的意思而已,不能理解成“服+从“。
一对夫妻离婚,有一个小孩,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小孩是从母,还是从父,也就是随母,还是随父。当然有小孩离婚,是不鼓励的,也不主张。
20220628224328front2_0_7816573_FseSE_RJIT7zYVZqNMGS8pz9NQBp.jpg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23: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还有“从舅、从姑、从叔、从兄、从嫂、从弟、从妹、从甥”等,不胜枚举。直接型冠“从”称谓中.“从父、从母、从子、从女”不属于同堂称谓.所以不能用“堂”直接替换,而其他的称谓都可以。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23:1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冠“从”称谓,方言中也并未完全消亡,如山东单县称同曾祖而不同祖的兄弟为“从堂兄弟”。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23: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尔雅》中已出现了大批冠“从”称谓,例如:“父之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为从祖父”、“母之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为从舅”、“母之姊妹为从母”、“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等,其他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看到,如《仪礼·丧服·大功章》“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注:世父、叔父之子也;《左传·庄八年》有“连称有从妹在公宫”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0: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四德,就是古代贤惠女子的标准。
————
以下摘录古文——
四德的介绍
—————
【原文】
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齐音斋),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0: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1)妇德。注意与人交往行为不能有不当地方,特别是与人交往过程要有羞耻感。
(2)妇言。与人说话不能恶言恶语,会说话,不能乱说话。
(3)妇容。平时注意干净卫生。
(4)妇工。平时要会待人待客。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0: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7: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德,是古代一个女性,她的母亲或者女性长辈,或者女师教导一个女人如何做人的道理。
也就是家教。也就是效法“地德“而来。男子效法“天德“。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7: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女性,她的女性长辈或者母亲对她的家教。或者古代女师的教导。
——
妇行第四。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
—————
解释:她母亲教导她,不忙或者不活动的时候,呈现淑静,行为得体,交往有度,与人交往有羞耻感。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
解释:她母亲教导她,不要说恶言恶语,会说话,不随意乱说话,轻浮的话,让人厌恶。

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
—————
解释:她母亲教导她,平时要注意干净卫生,不能邋里邋遢。


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齐音斋),以奉宾客,是谓妇功。
—————
解释:她母亲教导她,工作的时候,要认真,不要戏笑把工作不当真。会待人待客。


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7: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德是古代女性的家教,她母亲教导她如何做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7: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德,属于女学,属于家教,很少见书面。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9: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说:“陰陽殊性,男女异行。陽以刚为德,陰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音汪,矮小,或今之脑瘫或小儿麻痹之类);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译文:
男子属陽,女人属陰,
陰陽之性不同,男女之行亦有差异。
陽刚陰柔乃天道,男强(身体强健,雄性激素多)女弱(身体柔弱,雌性激素多)乃人性(身体先天性)。
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

所以有俗语说:
生下像狼一样刚强的男孩,还唯恐他懦弱;
生下像鼠一样柔弱的女孩,还唯恐她像老虎。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9: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学,君子;天刚,自强不息。
女学,淑女。地柔,厚道载物。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9:4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09: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说:“陰陽殊性,男女异行。陽以刚为德,陰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故鄙谚有云:“生男如狼,犹恐其尪(音汪,矮小,或今之脑痰或小儿麻壁之类);生女如鼠,犹恐其虎”。““
译文:
男子属陽,女人属陰,
陰陽之性不同,男女之行亦有差异。
陽刚陰柔乃天道,男强(身体强健,雄激素多)女弱(身体柔弱,雌激素多)乃人性(身体先天性)。
男子以刚强为贵,女子以柔弱为美。
所以有俗语说:
生下像狼一样刚强的男孩,还唯恐他懦弱;
生下像鼠一样柔弱的女孩,还唯恐她像老虎。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0: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0: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0: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