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鸟”是公认的历法文物,又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主题,早已嵌入古蜀 优秀历史文化的骨子里;这是成都最有价值的本土文化。可惜长期被轻薄、又误以商代至 西周的中原阴阳历替代古蜀十月太阳历,还将该太阳历以五行分五季、错冠为“四季”。 中国在东周前期仍无四季,只有春、秋这两个季节;到东周后期,才始有四季,持续至今。 2、革故鼎新《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需排除“四鸟绕日≈太阳神鸟”旧概念的误导 “太阳神鸟”的雏形,来自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有十只神性“太阳鸟(一只已‘鸟转 龙、且人手有三星徽记’)”,流传在上古“日鸟(日乌)一体”的古蜀、古羌、古夷(彝) 民俗中。①补正《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新解“太阳神鸟≈日鸟(日乌)一体”知识的桥梁。 ②国家文物局对“太阳神鸟”,曾别称“四鸟绕日”;错将原“太阳神鸟”只概括同 一个神灵对象的共同体,分解为“太阳”和“神鸟”两个对象,制造了认知的矛盾。 ③“太阳神鸟”名词,是一特定称呼的整体,不能分为“太阳”和“神鸟”或“太阳 神”与“鸟”这两种。金沙遗址属三星堆第四期文化,既有同属半巫半神境界中的“太鸟”, 又具有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为一体化的神性“太阳鸟、太阳神鸟或‘日乌(鸟)’” 的特点;这与三星堆第三期文化青铜神树寓意“崇乌(鸟)= 崇日 = 太阳神鸟”的理念, 一脉相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