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448|评论: 34

[生活资讯] (原创)记住乡愁----驿外古道边.问道庄子山.美丽鹅公桥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1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日月星辰万物工.巴山蜀水纵蚕丛.

蛰潜万古为家雁.飙冲一朝化磅鹏.

庄老南来宜问道.关张西进可称雄.

何郎遗迹今安在?古驿鹅溪柏映中.

image.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驿外古道边
640
我的家乡. 在四川省南部县小元乡鹅公桥.这里山青水秀,鸡鸣沐歌.人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仍然是一个保持传统农村生活的小山村. 但是,在看似缓慢流淌的历史岁月长河中. 这里却是古代赫赫有名的古蜀驿道中非常重要的那一条----蜀道驿路南线.驿道云山里.斜阳树影疏. 诗人猛士杂龙虎,秦舞蜀歌乱鸭.这条古老的驿道.曾经是山路崎岖. 蜿蜒曲折. 过客匆匆.尘土飞扬. 马铃声声穿过白云悠悠. 隐约显现于古柏森森.  湮灭于岁月烟尘之中。

鹅公桥处在古蜀驿道最主要和最易行的南线上.成都到阆中的古官道必经此过. 阆中历代先后为郡、州、府、道治所,成为川北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 特别是清顺治年间,四川省会设阆中二十年,四川总督、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 成都到阆中的古官道此时就显得犹为重要.

鹅公桥附近至今仍保留的大路湾和大路崖等类似地名. 仍在无声地述说当年官道繁荣的痕迹! 鹅公桥距古蜀驿道上的柳边驿(南部县柳驿乡)和富村驿(盐亭县富驿镇)都约为30里. 距道化铺(南部县花罐道化寺)和金鞍铺(盐亭县金安乡)都约为5里.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官方文书传递,由专设驿站办理. 驿站间设急递铺,其间距初为10里. 明代南部设有柳边马驿. 有马、驴23匹,头夫40名,铺陈13副,库子1名,馆夫23名。清代增设富村驿,富村驿有旗军112名,马、骡26匹,铺陈10副。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盐亭县志》载:“铺卒递送朝廷及郡邑文书时,腰束草带,悬铃持枪,挟雨衣。文书用油绢卷缚,护以夹板,以防雨雪破损。夜行则举火炬,以惊虎狼,及所到之铺,铺司须先等候其至,接到文书,立即飞奔送到下一铺,一昼夜须行400里驿程”。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古以来谓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雍大记》记述五丁峡(或称金牛峡、宽川峡)云:"连云叠嶂,壁立数百仞,幽邃逼窄,仅容一人一骑;乱石嵯峨,涧水湍激,为蜀道之最险。"自秦以来.金牛道乃秦蜀主要通道.一道而连关中、汉中、成都平原“三大天府”

金牛道,又称石牛道、五丁道、剑阁道、蜀栈、南栈,北起汉中南郑,向西经勉县金牛驿后,南折入五丁峡、五丁关至宁强县,再转西南,经牢固关、黄坝驿进入四川棋盘关,依次过神宣驿、龙门阁、明月峡、五里峡,沿嘉陵江绝壁之上的飞阁栈道经朝天峡、飞仙关、千佛崖入广元,再南渡嘉陵江至昭化,经葭萌关、牛头山,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险”剑门关,转至梓潼大庙,经涪城,先后过鹿头关、白马关、旌阳驿、金雁驿、两女驿、天回驿,到达成都金牛坝,全程1200余里,大致与今天的国道108线重合。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蜀王本纪》等文献记载,战国后期,秦国欲吞灭巴蜀,苦于不识入蜀路径,于是心生一计,言其有天降石牛一头,晚上拉屎拉出的是金子,愿意送给蜀人,不过要自己搬运。蜀王大喜,便令五丁开路,运石牛入蜀,劳民伤财之余,沦为天下笑柄。五丁,或言为五个大力士,或言为五组分工合作的劳工。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一句,对此有生动描写。但是,愚蠢贪婪的蜀王,没有等到屙屎的金牛,却遭遇了勇猛凶残的秦军。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张仪奉命率大军沿金牛道长驱直入,先后灭蜀、苴(古蜀属国)、巴等国。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金牛道地势路险坡陡. 实在太为险趋. 蜀道驿路(广元至成都)分为北、中、南三条,因北线中线大部多为栈道,不如南线方便,所以南线成为主要线路.

南线便是从金牛道转进阆中. 虽然此段略显迂曲,但从阆中往成都道路相对平坦,一般商旅多取阆汉驿道往来。《宋会要 方域》卷一二之三:“(天圣六年)上封者言,西川往来商旅,有公平者,则由剑门经过;无者并自阆州往来。”由此可见,唐宋时期,从金牛道转阆汉道或由阆汉道转金牛道,已是相当重要的主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阆汉驿道也就成了商旅和公务行经川陕南道的首选道路。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依依.行道迟迟.往来遵轨辙.出入在通衢.鹅公桥在古蜀驿道上一日日地迎来送往.守候千年!

蜀道驿路南线走向图: 朝天马驿(广元朝天镇)——锦屏马驿(阆中保宁镇)——淳风铺(阆中天宫院)——柳边马驿(南部柳驿乡)——道化铺(南部花罐道化寺)——金鞍铺(盐亭金安乡)——寨垭铺(盐亭雄关)——富村马驿((盐亭富驿镇)——秋林马驿(三台秋林镇)——皇华马驿(三台潼川镇)——古店马驿(中江古店乡)——广汉马驿(广汉雒城镇)——新都马驿(成都新都镇)——锦官马驿(成都)。柳边马驿至富村马驿60里。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追风赶月皆是王命.朝云暮雨马腿人心.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叹滚滚英雄. 屡换西川局.千百年来. 天地为逆旅.人或为浮尘. 在这条古道之上,官宦上下往来、文人穿梭如流,商贾不绝于尘、战马嘶鸣于野.

有多少年迈的双亲苦盼游子早生华发?有多少梦里春闺犹思白骨沙场?有多少孩子依望村口泪眼婆娑!

才子从这里走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孤客从这里走过.柳边官驿堠十里,竹里人家屋数间.

故人从这里走过.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伤兵从这里走过.在深山的驿道边听蟋蟀唱歌.

脚夫们从这里走过.在坚硬的石板路上卖力吆喝!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放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扰扰,驿路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恨怎的,劝汝解下几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姑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色活色生香的人影从这里走过. 春夏寒暑. 日月如梭. 在厚重的时光中演绎出一幕幕悲欢离合.风雨雷电.荆棘坎途.陌路相逢.岁月如歌!

嫘祖(为黄帝正妃)从这里走过.将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 泽被中华,惠及全球.

歧伯从这里走过.(中国传说时期最富有声望的医学家),《帝王世纪》:"(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中医岐黄之术",岐伯当属首要地位。

关羽从这里走过.留下关帝崖的传说;张飞从这里走过. 留下张飞柏桓侯庙的遗迹;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分魏蜀吴.忠义留人间.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从这里走过. 留下题驿壁诗篇:轮囷古柳驿门前,籴米归迟突未烟。随计入都今四纪,驴寒仆瘦只依然。在偏安的南宋,陆游面对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在风尘扑扑的驿道上. 心情难免灰暗而忧伤!

李淳风(唐代天文学家)从这里走过.去富驿花林会真观观看天象,并题诗:“月照郊原绿满川,会真风景不虚传。宜将抱杖观虎斗,仰视银河天外天。”(《观斗山题诗》)。

刘天明从这里走过.明正德年间进士,时任四川副使的山东历城人刘天明途径此地,挥笔写下了“摇落山中驿,颓篱出野花。飞飞翻麦燕,缓缓集林鸦。斥卤分青井,荒莎傍白沙。贫民犹夜警,未忍听昏笳。”

王士桢从这里走过.清顺治年进士,后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桢康熙十一年出使四川途径此地也写道“阴虫何太苦,户外即苍山。多折浸孤枕,秋何落百蛮。灯昏山鬼逼,雨止蛰龙还。一夜弥江水,愁入泪暗斑。”

何鉴从这里走过.曾任四川布政使,后官至兵部尚书的何鉴途径此地时也写道“不是天台旧富村,刘郎何处问仙源。禾麻几段高低陇,鸡犬一声远近闻。满耳松风间白昼,可人山色自黄昏。良宵无限吟诗兴,独依栏杆傍小轩。”

......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驿道苦车马.应歌行路难. 自国民党蒋家王朝于1949年兵败,携残兵败将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于12月7日迁往台北. 退守台湾。当国民党最后一批败兵从此路过之后. 行经鹅公桥的这条古驿道已宣告失去了它正式的官方价值.再到后来唐巴公路正式开通.将路线更改至附近的伏虎至富驿.这条起于成都市青白江区唐家寺,止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的省道101线.(现已升级为国道245线).鹅公桥的这条古驿道便逐渐地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在当地的文史馆地方志及一些老辈人的口语相传中寻到一些蛛丝马迹!而当地不远的大镇伏虎----千里唐巴明珠也才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时光如同流水.岁月滚滚向前.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更加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扶持.国家在这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不仅将这条古驿道修成了能过车的水泥路. 还在当地免费打井修池.疏通河道.栽树育林.公路到户.5G宽带.燃气到家. 水管入屋. 养殖种植.产业培育.最低保障.卫生保健.体育设施.村民活动中心等.越来越多的鹅公桥年轻人. 也从这条古驿道上走出到了大城市.增长知识.获得财富.又捐款捐物.修桥补路.将家乡的面貌改变得越来越好!让这条古老的驿道再获新颜.再创辉煌!

从前鹅公桥山村里放养的土鸡土鸭土鹅土猪. 野生的鱼虾水果蘑菇木耳蜂蜜等各种土特产. 由于交道不便, 养在深山未人识. 如今周边城市人们休闲度假来到这里钓鱼拔菜. 做面买米. 上树摘果. 原野赏花. 享受到有机无污染的正宗农家特产. 其乐融融. 相得益彰!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问道庄子山
640
鹅公桥的桥东头是庄子山. 庄子山岩边有条石前伸像鹅嘴巴,有张嘴吃掉大路湾的态势。因此,在建桥的同时就把鹅嘴前面的何家祠堂修高挡住鹅嘴。桥取名“鹅公桥”,既承认鹅的存在,以示尊重,但又挡住它的视线不让其作祟。如今,祠堂不复存在,已被村委会替代(之前是村小),后檐紧贴山岩,岩边鹅嘴条石犹存。

在庄子山上.建有何家祠堂.供奉的是当地来此开宗辟业的祖先.名为万通万映两位道士兄弟. 斗转星移, 物是人非. 几千年的四川战乱频生. 人口暴减. 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关于庄子山的来历已不可考. 既名庄子山. 山下且有庄子湾. 可见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之联系. 在这里有关道家的传说却实不少.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何祖屋发源地庄子山下的七家湾. 至今还有一口古井. 井口覆盖的大青石井圈. 几人难以撼动. 但这个井圈却是由俩兄弟从远在光中的光母山用一根烟锅棒给挑回来的. 传说他俩都是得过天书. 有道之士.身材挺拔.相貌俊朗.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 能文能武. 出口成章. 犹喜吕祖之诗.常为道家之呤. 且能摘叶飞花. 呼风唤雨. 撒豆成兵. 浑身本领. 后来路过盐亭县城凤凰山时. 天妒英才. 山崩地裂.乘风而去.

青牛过关今几年,此道分明在目前。
昨夜琴心三叠后,一堂风冷月娟娟。
一日清闲一日仙,六神和合自然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可惜他们的作品没有能留世后人. 老辈传言. 以前曾有他们手书小楷古书. 撰写工整. 宛若刻印. 后来都在文革中不知所踪.

在七家湾最里面的半山处. 从前还有纪念他们的小庙. 毁坏于文革破四旧运动. 后来经过何氏族人共同出钱出力. 在庄子山上重建了何家祠堂.供奉道家的三清祖师及万通万映老祖.有联云:

春雨虽多不润无根之草;
道法虽宽只渡有缘之人!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在这条古驿道大路崖边,也修建了一座观音庙和一座土地庙. 每到逢年过节. 远在国内海外的后人纷纷赶回. 进香点蜡. 上坟添土. 鞭炮声里. 携老扶幼. 拜年祝贺.寻祖问根. 除了表达后人尊重传统祭拜祖先外. 在这荒山野岭间. 也给路过行人一个打尖歇脚. 遮风挡雨的去处. 


庄子山顶架设了广播. 平时除了播放与人向善的道家经文佛语梵歌外.还担负着播放各种国家政策法规. 农业知识. 森林防火. 杂事通知等广播. 在这里, 释儒道俗相安无事. 工农学商和谐共处. 道法自然. 广大无边. 无所不容.和谐相安!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山上晨练的长者.何氏后人.已乃耄耋之年.犹是精神不减. 深得先祖遗风; 看穿人世风雨. 仙风道骨. 负阴抱阳. 天地随心. 神仙偶游,皆漏玄机.尘寰岁月.已臻化境. 正所谓:


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

滋荣实藉三春秀,变化虚随一夜风。

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

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庄子山对面. 有棉花岭.四台台.神没崖.新房山等大片的半山平台. 与盐亭县的金安洪都观遥遥相对.传说这里一大片土地即是古代的洪都县城. 成片的房屋已早毁于天火. 县城不复存在.山中的地里至今还能挖出古代的唐砖汉瓦. 县城的古塔在洪都观附近. 塔高数丈. 雄奇巍峨.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古塔下面是宽阔不见底的柳树河. 道家风水中的宝塔是威镇河神的标配. 可见当年县城选址风水也是不错. 宝塔毁于文革破四旧运动.

县城为什么修在半山之上. 这也是遵循道法自然之意. 古代四川战乱频繁之地. 城镇及大户人家为了躲避烽火. 保证安全. 多将城镇住所筑山岭之上. 附近的光中. 神坝. 赛金等集镇. 至今还在高处建城. 现在大家认为缺水难题. 在古代其实并不存在. 以前四川柏林茂盛. 到处郁郁葱葱.处处山明水秀. 棉花岭这一片. 几十年前还可以做为水田. 终年四季. 流水不断. 神没崖下面建有属于南充市南部县和绵阳市盐亭县两地共用的猪槽湾水库即为明证. 此水库本来起初选址七家湾. 由于七家湾人多地少. 大家不肯失去土地.故综合意见. 由两地合建共用.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道家祖师老子在《道德经》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不管春去秋来,潮涨潮落,自然规律的车轮永远在有条不紊的向前滚动,万物轮回,世代更替,生命不断循环.一叶落而万物生!子在川上曰:逝都如斯夫! 过去的永远不再来. 尊重自然. 追求美好. 在这片山上.如今又种上了各种经济作物. 建起了养牛场. 养猪场。产品远销到全国各地. 不管时代变迁. 土地生生不息. 勤劳的人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创造幸福的未来!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祖师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韩非子·喻老》南方有鸟,不飞不鸣.飞必冲天.鸣必惊人.

正如沉寂千年的鹅公桥. 在沉睡蜇服之时. 化为鸡与鹅. 化为山与石. 在岁月中沉静地等待; 当时机成熟时. 一飞冲天. 声震寰宇. 化为蛟与龙. 化为鲲与鹏. 海阔天空. 击水万里. 在改革开放在时代浪潮中. 一批批敢闯敢拼的鹅公桥人. 远赴五湖四海. 大江南北. 顺应历史. 勇立潮头. 奋勇拼搏. 循乎自然. 或经商. 或创业. 或从军. 或务工. 或求学.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 后又回报家乡. 修起了高楼别墅. 建起了产业助农. 让古老小山村发出炙热的活力将鹅公桥建设得更加漂亮和美好!

imag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来这里小河边野钓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