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531|评论: 27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7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地区重点发展,防止人口流失县城盲目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守住历史文化根脉,防止大拆大建、贪大求洋,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围绕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


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推进县城建设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其中,1472个县的县城常住人口为1.6亿人左右,394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为0.9亿人左右,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第二,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有利于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强化县城与邻近城市的衔接配合。


第三,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现阶段县城投资消费与城市差距很大,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二分之一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仅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三分之二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开拓新的投资消费空间。


第四,县城建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有利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扩大县城就业岗位。健全市政公用设施,有利于夯实县城运行基础支撑。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增进县城民生福祉。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有利于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


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发展路径


问: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

二是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

三是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四是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五是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


抓牢重点任务稳步推进


问:县城建设将重点推进哪些工作?


答:培育发展县城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优化县城市政设施体系。重点完善市政交通设施,提高县城与周边大中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健全防洪排涝设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老化管网改造,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数字化改造。


强化县城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优化文化体育设施,完善社会福利设施等。


提升县城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打造蓝绿生态空间,推进生产生活低碳化,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行机制。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


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


问:如何推进县城建设?

答:着眼破解县城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完善人口、资金、土地等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一是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


全面落实企业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的责任,合理引导灵活就业农民工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省以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


二是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对公益性项目加强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符合条件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予以支持;对准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鼓励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


三是建立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县城建设要合理把握时序、节奏、步骤,示范地区先行是有效方式。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会同各地区各部门,在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的一些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建设示范工作。下一步在示范工作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稳步有序推动其他县城建设,形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有效路径。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

081115ipymdr94cddcd49k.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2-5-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09:13
早就应该以县城为中心发展,不应该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扩展,人口过于集中,谁还发展农业。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09:15
既然开房农业户口城镇化,那么也应该允许城镇居民农村化的互换!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09:43
应该来去自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0:15
2004年就合家进入县城,农忙回家种收粮食,买房居住,这样的常住人口,等到孙子辈读书,只能回当地读书,每天6点孙子就得起床,为确保睡觉时间,每晚9点必须睡觉,那里还有煅练身体空间,每天来回四趟,燃油费几十块,成了专制司机,希望国家政策早日定下。市外户口有暂住证,营业执照,本区内社保两年都可以就读,说什么常住户口不能跨区域就读,想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又办不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0:35
房地产业第二春来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0:53
我感觉现在已经是透支了,往后推的三十年的钱,现在都挣了,下一代人将成为最难发展趋势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0:56
不看广告看疗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1:01
我们老家路都没有修好呢,想回家修点房子做都没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1:04
我只想说,现在大城市读书都要看户籍,摇号,不能就近入学,想多了吧大家!打脸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1:39
人人平等,任重道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1:40
我们家乡的路都没修好,还是个烂尾工程,还谈什么发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1:47
说白了,就想农民进城买房,买那些过剩的空置房。又让农民当冤大头,掏空老百姓的钱包。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3:53
这应该是早迟的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3:58
看不懂又想做什么!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3:58
早迟的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5:39
让你买房当接盘侠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5:56
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人们不能都往大、中城市聚集,从而掏空农村和县城、乡镇的人力资源……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2-5-7 15:57
少喊口号,少打广告,重在落实。二胎笑话,三胎神活,谁在笑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