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459|评论: 5

警惕伸向海外留学生的黑手,家长注意提醒!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5-5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惕伸向海外留学生的黑手,家长注意提醒!

反诈猎人2022-05-05 16:27
以下文章来源于熊猫反诈 ,作者熊猫反诈
警情通报


近期,全省范围内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诈骗案件连续发生。据省反诈中心统计,2022年4月9日至4月25日,全省就发生此类诈骗案件4起,案均损失85.75万元,单案损失超过100万元的就有两起。4月25日,成都一受害人被骗199.8万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1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全球范围肆虐蔓延,为控制疫情扩散和输入风险,各国相继采取了一定的出入境管控措施。犯罪分子瞅准留学生社会阅历较浅,易上当受骗,与国内亲人获取消息不及时、存在时差联系不便的特点,升级了“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的诈骗手法。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骗局套路解析
01
首先,犯罪分子冒充我国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或国内通信运营商客服人员给受害人打电话,以受害人名下银行卡或电话卡涉嫌诈骗洗钱、受害人涉嫌XX案件或涉嫌散布疫情造谣信息...等等为由,要求受害人回国接受调查,不然就会影响其本人或家人,使受害人处于紧张状态。
02
其次,以案件正在调查中需要保密为由,不准受害人告诉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并对受害人进行恐吓,称如果其告知父母,那他们也将受到牵连需要承担责任。由于受害人担忧自己的学业且害怕自己和家人受到牵连,急于自证清白,不知不觉就掉入骗子的圈套。
03
然后由犯罪分子同伙冒充国内公安机关的警官、检察院的检察官,通过电话、境外聊天软件以“出具经济实力证明”“资金优先清查”“办理取保候审”“资金回流”“缴纳保证金”等话术诱骗受害人,让其为了“自证清白”而将资金转入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内。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22-5-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警方提醒
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进行诈骗是一种屡见不鲜的诈骗套路。诈骗分子结合当前时事,根据特定群体设计出不同的诈骗剧本,先是通过涉嫌犯罪的名义进行恐吓,之后以帮助证明无罪的借口诱骗受害操作转账。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以下几点:

1、“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办案。
2、警方不会通过网络给当事人点对点发布通缉令、拘留证、逮捕证等法律文书。

3、执法机关不会在电话中索要当事人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4、公检法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让公民转账汇款。
5、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改号软件修改来电号码,如有疑问,可以直接拨打当地使领馆或打回国内确认。
6、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全方位诈骗预警。

2022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2-5-11 10: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5-1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骗下外国人也是可以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