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见顺庆教育之一斑(一)
材料一:2008年腊月24,虽年关将至,然时任南充市顺庆区教育局局长的崔武清同志却是带着愤怒的心情独自一人微服其所辖的顺庆区同仁二小的。因为他属下——同仁二小校长居然把同仁二小的“光辉”事迹搬上了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四川外宣网,引起省委市委注意,社会轰动。大意是说:回龙二小现在只有两个学生,但是他们任然坚持派老师坚守在那里云云。(详见http://ncrb.newssc.org/html/2008-11/12/content_325782.htm
http://scwx.newssc.org/system/2008/12/24/011399389.shtml)崔局长刚一下车,留守在这所学校的两位退休老教师就向他说开了。“崔局长,我们两个老头是看着这所学校建起来,虽然现在这里眼看着没有学生了,但是我们对这所学校是有感情的,舍不得走,自愿留下来在这里守学校,一分报酬也不要。三个月前,学校的抽水机坏了,我们每天只好到沟沟底下去背水吃。给校长反映了无数次,到现在都没给我们弄好。可怜我们俩这把老骨头哦,每天一上一下就要四五十分钟。请您给他说声嘛!?看到要过年了,喊他快点给我们弄起看要得不?!”
崔局长脸色铁青,但他还是诚恳的发自肺腑的对两位老教师说:“两位老同志,对不起呀,是我的工作没做好啊!让你们俩受苦了。放心吧,我让它明天一定给你们解决好!”
接下来崔局长又问了些学校现在的一些情况。
两位老教师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道:“本来这学校以前还不错的,学生最多的时候有近千。但自从他(新任校长)接手管理后,越来越不像,天天带头打牌掷色,学生一年比一年少。你一说他,他就讲‘这是什么国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我们的农村百姓更加期望得到好的教育,说明我们的老百姓富裕了。’”能把你气死。抓教学,管理不使劲,搞其他的到劲用不完。去年,学校只有十几个人了,居然还到你们教育局去弄了好几万块钱来推了一个大操场,说是给学生运动提供场地;十几个人,怎么运动得完?又弄了几十万去修村小校点,说高头给钱,不修白不修,本来村小就一个鬼影子都没得,不晓得修起给哪个看哦!?今年学校就剩两个娃儿了,老百姓看操场还宽,就拿去拴牛了;村小校点新修的房子,有的被老百姓拿来堆柴草了,有的被租出去养鸡养兔了。我们这学校可真成了名副其实的“牛圈”“鸡场”了。我们老年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点点滴滴看在眼里,痛在心上。这就是我们农村的教育呀!有时候你们还是该多下来看下!免得它们在下面乱搞!把下面搞得一团乱。尽是些欺上瞒下!”
“老人家,谢谢您们给我讲这么多!谢谢您们!”说完,崔局长从包里掏出400块钱,递给两位老人一人200。“新年就要到了,我提前给你们拜个年,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意。祝您们二位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两位老人推辞着终于收下。崔局长的车开出老远,他们还依依不舍的站立在校门外的泥巴路上,他们颤巍巍的彼此搀扶着,望着漫天烟尘感慨万千。
山回路转不见君,路上空留车行处!
其实崔局长并未走远,他的车停在了回龙场非常有名的一处地方——回风山。传说,风在这里会回头,凡是有解不开心结的人,到这山上站一站,吹吹风。心便会豁然开朗,“结”亦迎风而解。老百姓讲,当年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就曾在此山凭栏而望解心结。果然,吹吹风,崔局长的心情好了些许。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原同仁二小,现同仁一小兼同仁二小校长雷佳富的电话。听着电话对面是唯唯诺诺的声音。崔局长的火一下子又冒了出来。
“雷佳富校长同志,你给我听好了。我给你说两件事,做不好,你自己卷铺盖回家吧!一、回龙二小两位老教师吃水问题,我限你在明天下午三点之前给我解决好;二、回龙二小下学期必须给我拆掉,两个学生读书问题必须给我解决好,路远你每天自己掏钱给我派车接送。还弄去上报?你以为是你的荣誉么?把那么庞大的一所学校交给你,你给我弄成这样子?还好意思上报邀功。你让我们顺庆教育脸面何在!?真是丢尽了我们顺庆教育的脸!”
说完崔局长“啪”的一声挂掉了电话。
“顺庆区第一所灭亡的学校诞生了。在我手里?!”崔局长苦笑着自言自语道。
材料二:2005年,同仁一小时有学生900余名。2009年学生不足200。
“怎样上报学生人数?上面要人数了。”学校会计韩XX边搔头皮边问原同仁小二,现同仁一小、二小校长雷佳富。
“报500多嘛!新华书店那边也定同样多的书。”雷答。
“为什么?多了的怎么办?”
“多了的扔了都划算,教育局计财股拨办公经费听说也是要在新华书店去调人数的。以后农村住校生补助里面还可以把这300多人造上去,我们两个还是要整几个过年钱哦。”
“老师晓得了怎么办?”会计问。
“那些穷鬼?敢搞啥子?!你不说,我不说,哪个晓得!?我昨晚算了下,这么弄一人有3W多!”
二人禁不住相视一笑。
“干脆我们把有些账一起算了吧!?老韩?!”
“要得!你记下嘛!”韩答。
“第一笔:学校郑、易、万三位老师不在校已经四年了,我们一直没上报,但是他们工资本本是交在我这里,今年绩效也照发了的。一共有5W;上次把教师们从宿舍撵出去,然后推平了做操场,长50米,宽10米,厚5厘米,共25方混泥土。找上面给了149800块,卖旧宿舍砖瓦15000,刨去成本63800,剩下101000,我舅子承包的,他只要11000块辛苦费。实际剩下9W;加人数那头搞的6W;学生宿舍那里修堡坎15米,上面给了5W多,赚了有3W;上次地震我们以翻房子为由要了2W多,实际用了6K不到,请了三个工人,每人做6个工,开的30一个工,给老师们看的账上工钱开的7K多,那里有1W多;另外安排我舅子在学校搞了些维修,有4W多。总数是9W+6W+4W+3W+1W=23W,一人11.5W”
“今年还不错嘛!?”雷笑道,“那这样,你给我个具体的账目,最近几天把钱打过来,我在城市印象买了套房子,花了30几W,最近准备装修。”
“好的,老大!”
“耶~!”二人禁不住来了个周星驰式的击掌庆贺!
二人的好事本还可以一轮一轮周而复始的继续进行下去。但是突然而至的绩效工资改革打断了他们的美好钱途,在上级统管清理学校账务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诸多问题;在上级对校长进行民主考评无记名投票的时候,佳富仅得了自己投给自己的一票。于是2009年上任的张应富局长同志在11月免去佳富同志校长及党支部书记职务,将其调至午凤三小任普通教师。至今该校未给其派课,佳富天天打牌掷色,郁闷中悠悠哉却也不亦乐乎!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材料三:南充市顺庆区黄金乡小学,现有教学楼3幢,数千个平方,然而却仅有学生38人。其实在上第二幢教学楼的时候学校就仅有学生不足200人了,不知原校长青中平有何能耐,竟然能获得批准,贷到资金,再起新楼。这下可苦了学校老师,月月工资兑不了现,上面拨的工资不是被贷款单位以收利息扣留,就是被校长截留自用。当班主任老师的倒还好,那时可以收学费,也就不上缴了,当自己的工资。那些没当班主任的,实在是造孽呀!当时每月工资500多块钱,还得养家糊口,没办法,纷纷自谋生路。有的承包鱼塘,有的倒卖汽油,有的开车拉客,有的算命卖唱……剩下那些老弱病残之辈,也纷纷上阵把这些人落下的课承包下来,每月私下收取当是教师一些代课费……中平校长除在政策上也加以肯定之外,还连花数千版面费于南充日报,现代教育等报刊杂志上连发数篇论文《学校管理之“收”与“放”》《学校管理之我见》。于是乎一时间老师们百招齐现,乱拳齐发,大家挽袖赤膊,奋勇争先,其乐融融,满面兴奋之光。黄金乡教坛在死亡边缘地带终于被中平校长悬崖勒马,中平校长出奇招、怪招、出前人不敢出之招,让其展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之前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校前头万木春啊!
学生们看老师们兴奋了,然而兴奋点却不在他们身上。于是纷纷逃离。一时间,校垮如山倒。转瞬之间,200人变成60人。以至于出现了初三班主任老师和校领导15人带着7名学生参加中考之怪现象,中平扼腕叹曰:“再也没脸呆这里了!”,一时间也传为笑柄,贻笑大方!
崔武清局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怒不可揭,拍案而起:“青中平校长同志,这辈子你就永远给我呆在那里吧,就是烂,你也得给我烂在黄金山上,为黄金教育添一把肥料,你就当赎罪吧!”听了崔局这话,从此中平校长便如履薄冰,心似南极岛冰封,逢人就讲“奶奶的,运气背呀!冷!”。
然而,世事多变迁。2009,崔武清局长高升了,中平校长抓住机会,四方出击,八面玲珑,孔方兄开道,打通关节,新任张应富局长同志遂将其调至人民南路小学任副校长,蛰伏以待东山再起之日。
另:38人之黄金小学在中平调离之后张应富局长竟然还任命了一赵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