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仅8个多月就入主青瓦台,这位“政治素人”为何能够最终胜出?曾经打着“反文在寅”牌,声称执政后要调查清算文在寅政权积弊的他上台后,文在寅能否逃脱“青瓦台魔咒”?中韩今年恰逢建交30周年,两国关系是否会因这位青瓦台新主人的到来,而发生重大变化?
“检察官”尹锡悦
尹锡悦1960年12月生于首尔,家境优越。他幼年梦想成为经济学家,但因父亲建议选一门具体的学问,于是考入韩国名校首尔大学法学院。1983年,尹锡悦从首尔大学法学系毕业,随后继续攻读该校法学研究生,并于1988年毕业。大学毕业后,尹锡悦参加了9届司法考试,但落榜8次。
1994年,尹锡悦开启了检察官之路。除去短暂的律师经历,尹锡悦一直都在韩国检察系统工作。“检察官”也成为他身上重要的一个标签。
2012年,尹锡悦担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特别侦查第一部长,并于次年接任韩国国家情报院舆论操控案特别侦查组长,逐步迈入首尔的核心圈。不过朴槿惠政府任内的2013年,尹锡悦查办情报机构刷贴干政案时插手调查,扬言“我不忠于个人”。随后也备受排挤,被贬到高等检察厅,但也因“不畏权势”获得一些民众支持。2016年,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曝光,尹锡悦被任命为该案特别调查组组长。2017年,尹锡悦受到伯乐文在寅赏识,被提拔出任检方核心要职——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他曾亲手把两任前总统朴槿惠和李明博送进监狱。2019年,尹锡悦又被破格提拔为检察总长。但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并没有继续书写,尹锡悦与文在寅政府之后在检察制度改革问题上产生分歧,尹锡悦在2020年11月被停职,并在去年加入保守阵营,还打起了“反文在寅牌”。
为什么他能胜出?
在被称为“史上最激烈的韩国大选”中,这位20多年来一直在检察系统工作的“政治素人”,为何能最终胜出?多位专家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都提到,韩国民众希望“政权交替”这一因素。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周边战略研究室主任王俊生对环球网记者表示,国际上和韩国国内偏保守的氛围,对尹锡悦来说比较有利。国际上,由于新冠疫情、经济下滑、俄乌冲突等因素,各国都更注重安全和同盟关系。在疫情下,韩国国内的就业形势也不太乐观,再加上朝鲜试射导弹等因素,氛围也偏保守。其次,尹锡悦是检察官出身,“没有什么经验,说话比较直接,容易抓住中下层选民的心态。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年轻人的政党色彩相对不太浓厚,他们会通过两位候选人的表态进行投票。”
同济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榕俊对环球网记者表示,近年来韩国中间选民规模不断扩大,而这其中大约三分之一为20-30岁的年轻人。因为文在寅政府时期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低就业率和不公正人事等问题,这些年轻人感受到被剥夺感,因此他们对“政权交替”的愿望也随之增加。
韩国庆南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相万告诉环球网记者,韩国民众不满文在寅政府的房地产和一些优柔寡断的政策,希望通过“政权交替”来带来变化。但他提到,不能忽视李在明获得的1600多万票,加上目前国会也由执政党主导。李相万预计,尹锡悦之后的国政运营会比较艰难。
2月28日,在江原道东海市政府办公楼前,尹锡悦进行拉票活动 图自韩联社
文在寅能否逃脱“青瓦台魔咒”?
虽然不清楚文在寅得知尹锡悦胜选时的心情,但两人上午已经通了电话,文在寅也对其表达了祝贺。但就在前不久,文在寅还气得要尹锡悦道歉。因为后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执政,将调查清算文在寅政权积弊。这位被称为“卢武铉影子”,曾经为密友主持治丧工作的现总统,能否逃脱“青瓦台魔咒”?
丁榕俊表示,自韩国1987年引入总统直选制以来,历届韩国总统在执政最后一年几乎都会深陷“跛脚鸭困境”。但文在寅目前的施政支持率仍然较高,而且执政党在国会拥有的议员席位数占据压倒性优势。因此,尹锡悦的积弊清算因国民共识不足,被法制化的可能性很低,从而最终只能进行“政治报复”,但这有政治风险。所以比起尹锡悦个人念头,时间与条件,尤其此举是否有利于今年6月的地方选举,可能更是决定文在寅能否逃脱“青瓦台魔咒”的关键所在。
“中韩关系不太可能出现‘破局’情况”
虽然在激烈的大选中获胜,但摆在尹锡悦面前的是韩国国内和国际上的种种变数。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韩国,在新冠疫情以及多种因素的冲击下,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撕裂:持续刷新纪录的新冠感染病例、飞涨的房价、经济增长的停滞,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等等。国际上,韩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受到新的时政因素冲击。
尹锡悦此前还曾发表过一些对华强硬言论,尤其是声称要追加部署“萨德”。今年又恰逢中韩建交30周年,他执政后,中韩关系是否会发生重大变化?王俊生认为,尹锡悦上台后,中韩关系的基本面仍没有发生改变。“继续扩大和深化中韩经贸合作,仍然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另外,两国在半岛局势领域也存在不少共识,比如中韩都希望半岛局势稳定、都希望对话解决问题,两国也需要在此问题上继续进行合作。“所以中韩关系不太可能出现‘破局’情况”,王俊生说,因为双边关系说到底还是国家利益使然。至于尹锡悦在选举期间发表的对华不友好言论,王俊生说,“相信这些话都是选举语言,但同时我们也要对此抱有一定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