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种大型猫科动物,武松打虎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老虎有几十个别名:山尊、大虫、李耳、山君、扁担花、文虎、波罗、花团、炳彪、斑子、寅客、黄斑、黄猛、兽君、毛虫祖、白额侯、斑寅将军等。
可能老虎比较厉害,所以古代称勇士为虎贲,把厉害的军队称作“虎贲军”。汉武帝时期,取军中遗孤与各将官子孙统为一军,号为虎贲军,立虎贲校尉为司令官。虎贲军不受任何人节制,仅全权受命于皇帝一人。
在抗战中,中国的“虎贲军”此起彼伏。比如,作为战略部队,汤恩伯的“汤军团”在台儿庄大战中神出鬼没让日军胆颤心惊。比如,王耀武的74军作为“救火队”让日寇闻名变色,该军的第57师在常德与日军3个师团血战16昼夜,全师8000仅存83人。比如,在南京保卫战中,桂永清的教导总队整整6个团虎贲之师几乎打完。在淞沪会战中,宋子文把税警总团送上了战场,浴血奋战,三万精锐只剩下五千伤兵……
中国人喜欢、崇拜老虎,不仅仅把那些卫国保家的精锐之师誉为“虎贲军”,平时也常常把虎挂在嘴边。比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卧虎藏龙、生龙活虎、虎虎生威、如虎添翼、虎背熊腰……这么多的好词都与虎有关。有人说老虎太凶,既然老虎凶,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给孩子取名“虎子”、“虎蛋”,而且还把孩子称作“虎头虎脑”,多么可爱!
虎是兽中之王,哪儿没有“王”?人间也有“王”,凭什么百兽无王?老虎的家园是大山,有些人总去老虎的家园侵扰、滋事,老虎当然会厉害和反击。人间有“法规”,山中也有“山规”。山下老是有人违反法规却没有事。可是,谁敢把“山规”当儿戏?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水浒传》讲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至酒家饮十八碗,醉后欲行赶路。酒家称冈上有虎伤人,劝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冈上果遇一条吊睛白额大虫。武松将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这完全胡扯!
老虎待在自己的家园,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关武松的卵事?放在今天,武松打虎100%是寻衅滋事罪,而且是酒后。当然,也是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定被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哪是什么狗屁英雄?
老虎一直是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老虎一身都是宝。而且,虎是“山规”的捍卫者,还是“保国卫家”抵抗“外侵”的“虎贲军”,吴钩实在想不明白,我们为何把贪腐的高官称作“老虎”,而把反腐比喻为“打虎”?
贪官有罪,老虎何辜?“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几千年前,先贤们已经在《诗经》中为贪官取好了名字,为什么非要扯上老虎?这莫非是变相为贪官正名吗?
今有大虫除疫魔,却无虎贲降国妖!
(本人公众号:何不带吴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