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人社之窗报道,从今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6亿人,占总人口18.7%;另外6月人社部公布,“十四五”期间即将新增退休人员达到4000万,同时适龄劳动人口将减少3500万人。从数据来看,老龄人口持续增加,适龄劳动人口持续减少,可以说延迟退休迫在眉睫。
临近9月,将近20个省份开展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征求意见工作,部分省份已完成征求意见,包括江西省、安徽省等。下一步就收集到意见及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使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更加合理和可行性。
完成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征求意见,说明计划不如变化快,也就是说延迟退休进程加快了。预计5年内,即“十四五”规划末,国家会适时出台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建议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探讨完善,再利用一定过渡期,渐进式执行延迟退休,原则上还是小步慢跑,渐进式过渡到新的法定退休年龄。
预计我国最终的延迟退休年龄为男满65周岁、女干部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也就是说不同身份人员的退休年龄各自延迟5年。
哪些人最先受影响呢?假设按现在延迟退休进程来看,极大可能在“十四五”规划末出台延迟退休法案,也就是在2027年可能性较大。换句话说,65后男性、70后女干部、75后女职工最先受到延迟退休年龄影响,意味着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多干些时间,领取养老金时间变短了。但是不用过去担心,延迟退休原则上“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原则上延迟退休年龄不会一步到位,预计利用一定过渡期,弹性过渡到延迟5年退休。
总之,延迟退休已经无法改变了,现在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好好保重身体,争取熬到新的法定退休年龄。但是话又说回来了,面对延迟退休,不用太悲观。总体上,会统筹兼顾弱势群体利益,既不会“一刀切”又不会“齐步走”。
报道引发网民议论纷纷,涉及“35岁以后找不到工作,何其的讽刺”“没得搞头了”“希望明年开始公务员事业单位延后五年退休”“朝不保夕的企业员工算不算应该考虑照顾的人群?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条款,以个人的意愿为主,符合一定缴费条件就可以选择退休。”“生产第一线工人呢”“没看明白,2027年开始,不应该是67后的男士,72后的女干部,77后的女工人吗”“六十五岁的老人在企业工厂还能干什么?六十就不少了”“以工龄为计算 最合理”“不切实际”等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