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化凤山上
为了俯瞰西充全城,就只能爬得高些,直往化凤山居高临下,我一下子看清了西充这座小城的全貌。当然,即使小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扩大了无数倍的区域,我记忆中的西充小城还只是旧日瓦格屋檐下的小街。
事实上,在化凤山上,西充小城并没有什么风景可欣赏,可是,待你看见了这座小城,旧日的老街就自然而然浮现在眼前,因为童年的记忆总是很深刻的,岁月如何变迁都是无法改变过往的容颜。西充的小城是穷乡僻壤的,于是,也就总能想到“苕国”两字,想到红苕砣砣酸菜浠饭的日子,每当我站在化凤山上看到西充小城,内心里总会感慨万分。
我站在化凤山上不想走开。西充小城虽小,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城已有2000多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人杰地灵,先贤辈出,许多风云人物就是从这座小城走出去,都在华夏历史的进程中,或在紧要关头发挥过重大作用,或用自身的影响和智慧改变了一段历史。他们是西充人的骄傲,也是这座小城的荣光。我站在化凤山上,似乎看到当年纪信冒险救主;战火焇烟徐占彪的无畏;谯周的国学;圭峰禅师何炯博大的佛法;就是那位布衣先生张澜,也是走出这座小城的老街,走上了救国救亡的抗日战线,最终站在天安门雄伟的城楼上,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这座西充小城也一样改变了历史地位。此时,涌现在我眼前的不仅是高楼和宽阔的街道,而是新时代西充的发展。我想象着西充新农村的建设和那些脫贫奔小康生活的人们新的精神面貌,等候着振兴乡村幸福的日子。人来人往,车辆在这座小城穿梭,城区面积还在扩展板图,热热闹闹的,有些大都市的风范了。西充人与西充小城联系在一起,命运与共,生活和工作在这片乐土。
只是现在这里是楼房林立的小城,也不是农家小院,没有空闲的泥土,也没有城里人所说的庄稼。但是,我已经悄然站在了绿色的化凤山上。为了看到整个西充小城的全貌,在以后的记忆中不留下遗憾,我要在化凤山上转换角度。一如摄像机的摄影,总是要寻找好的角度。现在,我尽可能把西充小城的面貌考贝在内心深处了,有着新旧的对比,才能知道这座小城神奇的变化速度,让人不免感到惊叹。几处低矮陈旧的木格房屋,令人想到其中沉积了许多过往的故事。我站在化凤山上,看到小城还有楼房建筑的场地,有几处框架已完工了,高耸在其它楼宇之间,构成一组独特的画面。我觉得,这里的每一组画面,纵然只是个体,也是西充小城不可或缺的板面图像。
站在化凤山上,我总是想到很多。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充小城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历史的奇迹。西充小城是幸运的。西充人是幸运的。我在想,时代改变了西充小城,西充小城就应该赋予西充人全新的生活和蕴含。没有西充小城,没有西充小城的化凤山,又能站在什么高度看西充人的生活?当然,化凤山的高度,还不足以衡量西充全城;要想看得更远,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看清西充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