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76|评论: 7

[原创] 要孩子别沉溺游戏?先把你自己的麻将瘾戒掉再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官媒炮轰网络游戏刀砍王者荣耀,腾讯股价如坐过山车云里来雾里去不知所终。引来一众家长们纷纷高举双手双脚大声叫好:早该如此啦,我家小孩跟手机跟游戏比跟他爹妈我还亲,耽误学习不说还损伤视力……唧唧歪歪神神叨叨没完没了。

但是,你想过你家孩子为啥跟手机跟游戏比跟你还亲吗?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先迂回一下,从人的精神需求说起,因为“跟谁亲”本身就是一个精神需求。

饱暖思淫欲,这个“淫”,可不是专指“性欲淫乱”,而是泛指“贪婪、放纵”,用大白话说,就是吃饱了不饿肚子了就要想干点闲事儿来消磨时光,我们为这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娱乐,甚至还在前面加了一个定语:健康娱乐。

这倒无可厚非,或者说叫无可奈何。因为人天生就有贪婪的习性,佛说人有“贪嗔痴”三毒,你看“贪”字排在最前头,一点不贪就差不多可以成佛了。这人的贪性和贪爱,就跟水里面的一个罐子,罐子上面有一个孔,于是贪性贪爱就像水一样往罐子里涌。要戒掉贪性贪爱,就得先把那个漏眼孔给堵住,然后再把罐子里的水往外排。贪嗔痴都排干了,罐子空了,你就成佛了。

但是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慧根的普通人啊,起码可以说这辈子戒掉贪嗔痴立身成佛是没有希望了,因为我们堵不住那个漏眼,所以那个罐子总也空不了。所以我们能做的,就只能是选择什么样的水往罐子里面涌。

于是,我们中有人选择郊游爬山,有人选择二胡笛子萨克斯,有人选择K歌眺舞,有人选择钓鱼遛狗,有人选择呼朋唤友饮茶喝酒,但更多的人或者更多的时候选择了——麻将,特别是四川人。有人开玩笑说,你在飞机上如果听到了麻将声,不用睁眼看你就知道到成都了。可见四川人对麻将的厚爱。

说完大人再说孩子,那孩子也有精神需求也有贪爱啊,他们那个小罐子也不能空着是吧。那他们最大的贪爱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网络游戏。甚至上大学了还戏言:你选择到哪个大学读书,其实不过是选择在哪个城市哪个学校打王者荣耀而已。可见网游真是入骨三分啊。
但有一个问题就奇怪了。网络游戏本身发源于西方诸国和日本,但是他们那里的小孩子虽然也玩儿网游,但为啥就不沉溺呢?

与那里的孩子不沉溺于网游相对应的,还有一个不同,就是那里的大人也不沉溺于打麻将。有人就会说了,切,人家那里自古就没有麻将就不玩儿麻将。好,那里没有麻将总该有一样与麻将一般的“全民运动”相匹配,对吧?不过,这个还真没有。拿西方某些地方来说,普通的家长下班后,最多最正常的安排是陪孩子!陪孩子干嘛?就陪孩子玩儿,陪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荡秋千,陪孩子游水,陪孩子打球。周末休息日,除了上教堂做礼拜,最多的还是陪孩子。

婚后的他们下班后几乎不会安排应酬,没有吃吃喝喝,下班就是陪家人陪孩子,所以你到那些地方一看,夜生活几乎没有,一到晚上大街上冷冷清清,除了几个浪荡子瘾君子摇摇晃晃之外,几乎空无一人。乍眼一看好萧条啊,其实不然。

这里面的区别在哪里?就是:他们那里家长陪孩子的时间贼多,贼多贼多!一直到孩子高中一直到孩子成年之前都要陪。孩子参加学校的课余足球比赛你要陪,就算你不能上场也要乖乖地呆在场边;孩子参加文艺比赛演讲比赛你要去观看要去加油,你要是不去,保准三天没好脸色瞧!

那里的学校也组织很多的课外兴趣活动,上述的体育比赛文艺比赛演讲比赛就是其中之一,还包括科创等等。有这么多的兴趣活动,加之爸爸妈妈花那么多的时间陪伴在身边,孩子的那个小罐子也差不多灌满了,剩下的一点空间可以用来自己看看电视、和伙伴儿聊聊天、或者打一会儿游戏——就是一会儿,因为就只剩一会儿时间了嘛。

我们可以发现这里面有三个因素:时间、兴趣、亲情。孩子的时间被分配给了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孩子培养出了诸多正当的兴趣,比如体育、文艺、科创等等;再有就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亲情。那里的孩子拥有了父母如此之多的陪伴,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和父爱,精神生活已经够充足了,游戏自然而然就成了候补的兴趣、可有可无。不沉溺于网游是不是顺理成章?
反过来看看我们。

有没有发觉,孩子从小其实一直很黏父母,为啥长大一点就不黏了呢?因为你不理他了,认为孩子有几岁了、上学了,就该自己玩儿了,不需要花时间再去陪孩子了,我可以放心去打麻将了。甚至有的孩子才两三岁才刚刚学会走路,妈妈就整天坐在麻将馆,丢下孩子一个人在地上爬。自然而然,你不亲近他,他也不亲近你,然后,就跟手机就跟网游亲热上了。再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痴迷麻将孩子为啥不能沉溺游戏?

怪谁呢?

农村留守孩子没得说,怨不得父母,但是回头想一下,就算他们的父母不外出打工就会花很多闲余时间来陪孩子了吗?未必,可能还是麻将比较亲热。

其实,在我们诸多不那么“健康”的兴趣和贪爱之中,麻将只是其中之一而已。那么问题来了,人非圣贤,怎么才能克服如此之多的诱惑和贪爱?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正当的信仰。甭管学识多高性格多好,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终究不能致远致久。世界有些地方的人每周都去教堂做礼拜去听布道,有没有用可以自己细品。

但有人一听信仰这种精神的东西就烦就反感,说那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是真的吗?

今天我们不说宗教那些高深晦涩的道理,只是不妨反问一下,我们打麻将的“瘾”在哪儿在哪个器官里?看得见摸得着吗?如果看得见摸得着知道麻将瘾在哪个器官里,手术台上咔嚓一刀不就结了吗?可是你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是它确确实实地存在,你就是很难戒掉它。

关于类似的问题,还有一个段子,这个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已故国学大师和佛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曾经讲过一个戒邪淫的故事。说一个出家人为了彻底根除邪淫,毅然决然手起刀落咔嚓一下就把自己那话儿给剪掉了,然后周围所有的人都佩服不已,无论男女都以为他断了淫根。所以就算他有时一见到修行的女居士女同修就一把抱上去,也没人在意,因为他那根已经断了哇。其实呢,肉根断了意根没断,那人一到晚上就一个人意淫,罪孽尤深。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记载。大太监李莲英那根从小就断了,可是心里的淫欲断了没?没有!宫里面的宫女他照样想方设法地亵渎。

所以,精神上的瘾还得靠精神里的药来医,不要只执着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正当的“瘾”只能靠正当的兴趣正当的信仰来抑制。

当我们戒掉了麻将瘾以及其他不那么健康的兴趣之后,把打麻将什么的时间用来多陪陪孩子,从孩子小时候一直陪伴到他长大,那时再回头看看今天这个时代孩子的网游瘾,就豁然开朗了。

当然,孩子正当兴趣的培养还有赖于学校教育机制的巨大影响。但我们做家长的,不妨就做好自己能做的那一部分先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8-6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观点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8-6 17:03
麻将害人。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8-6 17:27
老的玩物丧志,小的就自甘堕落。兴趣确实和信仰有关。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更侧重于物质的给予和传承,我们常常听见有父母对子女说“我在你身上用了多少多少钱”,或者说“我的财产以后都是你的”,云云。但对于孩子精神的呵护和陪伴则很欠缺,甚至没有这种意识。
                    
                    
            
        

 楼主| 发表于 2021-8-6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6日22时【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对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北京市海淀区厂洼西路8号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告称,该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的微信产品“青少年模式”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涉及公共利益。现发出公告,请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在本公告发出三十日内将有关情况书面反馈本院。 (新华财经)


image.png

发表于 2021-8-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到位

 楼主| 发表于 2021-8-9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