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南京疾控确认引发本轮疫情的毒株为去年在印度首次发现的德尔塔变种,截至目前,南京本轮疫情本土累计病例153例,无症状2例,已造成包含南京在内共5省9市170人感染。
风险人群和普通人群的分流管理,是疫情防控措施部署的重中之重,经过一年半的持续抗疫,各地已经沉淀积累了一套管理机制。而此次疫情中,南京在健康码“黄码”人员管理上却暴露出诸多逻辑问题,从“黄码”人士无人管,到“黄码”孕妇产检难,网民负面情绪日益积累,同时,许多人对“一面提倡居家隔离,一面要求上班”的管理感到极为不满,部分地区还被曝出核酸检测工作混乱无序,造成短时间内大规模人员聚集,增加疫情扩散风险。民众的吐槽、质疑、不满甚嚣尘上,截至8月3日,南京疫情已包揽240条微博热搜,其中7条关于南京黄码。
7月26日,南京卫健委回应孕妇无法产检的问题,表示设立了11家非绿码孕产妇定点医院。
7月28日,南京市人社局回应:职工因“黄码”居家隔离,不得事后按已休年休假处理。部分“黄码”问题的回应有效解决了网友的担心疑惑,但有不少网民表示“不闹大点没人管”,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汇聚舆论力量的重要性。
不明晰的“黄码”管理,给身陷疫情中心的南京市民加重了困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扬州8月2日全城停工等待核酸结果;张家界作为著名旅游景区,人员流动性大,不易管理,但在疫情爆发后,果断采取措施为疫情防控加码,先后关闭密闭场所与所有景区景点,并对因疫情受影响的旅行团队进行退团退费,对当地导游进行专场核酸检测,对滞留在张家界游客设置应急核酸通道和食宿安排。
舆论中有不少网友质疑南京疫情的热度过低,相比同期上海成都两地疫情,没有得到广泛关注。从事件声量趋势看出,在河南灾情与东京奥运等同期重大事件的影响下,本次事件在初期确实并未得到大范围关注;而随着灾情逐步缓解、人们对于每日照常进行的奥运赛事新鲜感逐步退潮,舆论焦点逐步转向人们意料之外并未得到缓解反而迅速发酵的南京疫情,在7月25日人民日报对“南京首轮全员检测发现57例阳性”报道后,热度首次超过前两者。
江苏媒体报道《省长“再赴”南京督战》,通过网友对媒体使用“江苏省长赴南京现场督战”标题发表的评论来看,虽有讽刺性调侃言辞,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以表达对此轮疫情是否会持续蔓延带来的焦虑情绪。
“江苏省长赴南京现场督战”舆情逐渐平复之际,7月29日“南京市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还直接把湖南张家界免费“赠送”给湖北省,用红头文件“划拨”给湖北省。
南京“疫情”背后的衍生的“舆情”现象,让各地政府在防疫同时都要做好基础工作,避免疫情之下又出“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