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371|评论: 62

[摄影.旅游] 再登巴朗山 沿途美景记实 ----- 一日自驾游感悟【已上麻辣首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9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登巴朗山    沿途美景记实
                                       ----- 一日自驾游感悟

        多年前就计划再去巴朗山,因为诸多因素而流产,说到巴朗山离都江堰的距离就只有110公里左右,是离我们距离最近的一座高山,海拨5040米左右(垭口海拔4480米),因为对我个人来说,巴朗山是我人生中登过的最高的第一座大山,每一次去都会对巴朗山神圣的仰望,因为印在我大脑中的巴朗山四季不同的美景、一天过四季的感受、平原至高原的落差、森林至草甸的不同、体验缺氧时的心跳,回忆21年前第一次驾驶摩托冲顶的难忘历程,以及后来数次征服她,所以我才会讲我对巴朗山行有着太深刻太美好的卷恋。今天我利用周末时间来整理一下一周前去巴朗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进行体检的分享!

       巴朗山又称"斑斓山",位于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风景区之间。 巴朗山藏语叫巴郎拉,海拔5040米,抬头望去,只见峰岚峭壁磷峋,岩裸露,险象环生,沿途高山草甸,犹如一幅幅巨大的地毯覆盖山间,成群的牛羊怡然自得,蓝天白云间,茫茫的云海浮动山腰,将雄浑的山脉分成上下两部份,上面是野花缤纷的高山草甸,下面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巴朗山的上下山路和垭口地区,海拨约为4000米左右,山高坡陡,但其景色极为美丽,白云如海,雪山连绵,草甸起伏,"无限风光在险峰"翻越巴朗山,峰回路转,朝晕夕阴,烟霞漫漫。难怪古人过巴朗山时写道"立马秋风绝顶山,千崖万壑拥斑斓。披开云雾依辰极,身在青霄紫气间。

       2008年512地震后,由于映秀通往小金的唯一道路损毁严重,一直打算该条线路正常通车后,再去体验新建成的八朗山隧道,这一晃时间就13年过去了,切身感悟着“光阴似箭,岁月如梭”!7月3日临时突想趁现在暴水季节来临前,再去登巴朗山,与天空对话,观雄鹰展翅、看牛羊散步的美丽画卷。没有与老婆商量,当即就电话给我老搭挡商量,说明来意去巴朗山,他之前也有这个想法,心动不如行动,一日游的装备少了很多,没有繁琐的准备。4日早上我和老婆五点半起床,带上所需的装备,六点半与老搭挡吴哥、张老师一起集体,二台车4个人,这次配备了2支对讲机,一路上信息互通可以确实行车安全并节约时间,目的地巴朗山垭口出发。

ff453b970f74c6eec7da847f167eefd.jpg
六点二十五分的朝阳,让人感到无比的舒服!巴朗山,我们来了.......

DSC01889.JPG

       由于我计划提前出门,我们两车出发后一路通畅,很快就从玉堂上了都汶高速。多年没有去了,但脑海里依然有记忆,高速行至映秀站就分岔下高速,这段路程跑高速只需要21公里,开车30分钟,要是跑老213路,那路程33公里,开车55分钟,这就看出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的快捷和方便,更能拉动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的基建发展点赞!

DSC01894.JPG

       沿着小金河重建的公路逆流而上,不变的是途岸的绿水青山和弯沿起伏的道路,偶见农居已通过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利用山青水秀的自然优势,当地村民都搞起了旅游相关的产业,改变了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村庄里家家楼房、户户都搞起旅游、民宿、餐饮等,真为他们脱贫致富感到高兴。

DSC01906.JPG
仿佛看到当年的我的影子

DSC01898.JPG

       经过几处正在新建隧道,这不是修的公路,是都江堰市至四姑娘山的山轨旅游铁路,建设者们正在开足马力向前推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坐上火车直接到小金县日隆镇,当天就可以游四姑娘山景区了。经耿达、卧龙、邓生沿途零星还有水毁路段或塌方路段正在进行加固和维护,但一般家用轿车前往没有一丁点的困难。

DSC01902.JPG

     大约八点过就到邓生,这里是巴朗山脚下准备翻山的起点,在我的记忆中这是当时只有几户人路边居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建设,今天这是已经建成了自驾游的停车服务休息区,各种旅游产品、当时特产、各类烧烤、中餐等一应俱有,成就了当时群众就业增收的一种方式。

DSC01904.JPG
     这才是原生态的绿化

DSC01905.JPG
   远眺群山,你在思考什么?

DSC01907.JPG
     进山的大部队还在后面

DSC01908.JPG
  熊猫王国的家园

DSC01912.JPG

     几年前就听去过巴朗山朋友说巴郎山隧道已经通车,当年的天暂变通途,改变了老年人口中说提到的“人过巴朗山,把命交给天”骇人场景,想想在未开通隧道前,来往小金至邓生的人和车必须都要翻越海拔4480米的巴朗山垭口,对人和车是何等的考验(由其是跑长途运输的大车师傅),道路结冰、起雾、下雪那是家常便饭。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7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3 小米椒 +50 收起 理由
悠然蜀客 + 10
中西医 + 30
fw5086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16.JPG

看到这些摩友飞驰,想到了我21年前第一次骑摩托途长径这里的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38.JPG
        我本以为巴郎山隧道建在山脚下,那知道我们行驶到了“贝母坪”休息时也没有看到隧道,当时的海拔高度已经3000米左右山腰处,高山草甸上星星点点洒落着各色野花,成群的牛羊在蓝天白云下怡然自得吃着草。






DSC01939.JPG
       远处茫茫的云海将雄浑的山脉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是野花缤纷的高山草甸,下面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我十多年没有到过了,这里的山依然是这么的雄伟,盘山路上两侧的植被长势茂盛,没有人为的破坏,造就了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色,让四面八方途经路过的游人下车留影拍照。







DSC01920.JPG
当年几次路过这里,这次也不例外,来个造型,请老婆拍照!






DSC01927.JPG
    贝母坪现在是观云海的好去处!
   人类用心的保护了大自然,大自然也会回赠我们,这就是习大大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看见对面起伏的山峰,远处的高山清晰可见,时而云雾缭绕,山腰风景如此美,山顶可想而知,再加上今天大晴天,令人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登顶了。






DSC01930.JPG
      这张拍的有点感觉

      偶见山谷中还有绝妙的松萝悬挂于原始森林的茂密林间,被称为"一绝"的巴朗山云海有无风涌动之妙,被称为"二奇"的则是厚度可达2000米,千变万化,翻卷腾挪、涌动如巨龙的云层,以及柔中带刚,啸声尖厉,遒劲有力,势不可挡的可以体验驾车过云海的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42.JPG
这段时间 去,可见巴朗山“花海”

DSC01945.JPG
这个地方就是“宝贝母坪”转弯处,广告牌后面就是一棵几百件的云杉。




DSC01946.JPG
树枝上还挂着我们形容的清苔!再看看远处,不是仙境胜过仙境,你觉得呢?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48.JPG
远处的路牌你看到没有?

     开车行驶在熟悉的盘山公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一会儿的功夫,终于看到了远处巴朗山隧道和垭口的指路牌,对讲机传来吴哥激动的声音,太漂亮了,太巴适了!此该我们忘记了所以烦脑,所有不悦,用心去领悟大自然的纯净美。





DSC01949.JPG
     我们直接转弯向巴朗山垭口方向驶去,行驶大约3公里的样子,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时,远处可见停放了数十辆车,我立即第一时间想到了已经到了管制的地方,我们的自驾车不能上去了,只能每人80元坐当地人的面包车往返垭口,当时大家心中失落,幸好这个情况我在年前通过网络就有所知晓,所以对这种限车的局面没有过大的失望。







DSC01951.JPG
    看看高山草甸把大山变绿了





DSC01953.JPG
    如果这里能顺利通行,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冻风化高山,山体陡峭嶙峋,随处可见山石岩屑坠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造就蜿蜒其间的公路是阿坝州东行最险一条路,还能看到“熊猫王国之巅”的标志性留影石,只可惜现在看不到了。
   






DSC01957.JPG
     我下车周边转了转,秩序无序,只见数名当地藏民在道口守路,还听见旁边卖烧烤的当地妇女一个劲的叫卖声,但购买者很少,可能大家驱车上百公里来,不是想吃你当地极不卫生的烧烤吧,地上到时是吃剩的竹签及白色垃圾何为的保护这片净土?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59.JPG
     我们下车拍拍照,看看四周高山环抱,岩石裸露,险象环生,气温11度左右,当时想也算是到此一游了,没有再次领略巴朗山垭口的芳容确实是一大遗憾。


DSC01965.JPG
     大家商量还是体验一下巴朗山新建成的7.8公里长的隧道吧,我也是第一次经过高海拔建成的隧道。







DSC01968.JPG
      巴朗山隧道里面限速40迈,确实十多分钟的时间就出了隧道,眼前就是小金地界、四姑娘山和巴朗山垭口的指示牌,我心里暗喜,直接左转就朝巴朗山垭口方向驶去,对讲机里传来吴哥高兴的声音,一路还是盘山路,但明显没有了邓生那边的盘山道路陡,但远处的山体陡峭嶙峋,没有生机。


DSC01971.JPG
看看这里的海拔,已经到了4000米啊!




DSC01975.JPG
    继续向目标前进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77.JPG 终于看到耗牛了,这可以高原上的宝贝,我们只要公路上看到,车必须停下来让它们!


        一转眼的功夫,前方一处肉眼能看到很多小白点(垭口排成长龙的汽车),我们激动这次来巴朗山终于没有白来,从小金方向可以直接开车到垭口了。





DSC01978.JPG
[size=18.6667px]        沿途的道路由于山顶不能来往通行车辆后,沿途道路缺少维护,护边的破损、道路的坑洼、滑坡处堆集石头等,有些地方会车明显就只能单向通行了,再这样没有维护的下去,







DSC01979.JPG

[size=18.6667px]      大约二年左右后,可能车辆就真的不能上去了,只能步行至垭口,所以现在要去的朋友们可以抓紧时间去了。






DSC01989.JPG
当地的牧民还是会寻商机






DSC01982.JPG
看到没有,这已经是4300多米了,没有了植被!





发表于 2021-7-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安全,旅途愉快。。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颠东 发表于 2021-7-9 21:44
注意安全,旅途愉快。。

谢谢提醒!后面精彩的图文明天继续上传!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7-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无华却是最精彩的纪实!版主可以考虑推荐上首页!
发表于 2021-7-10 06: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案朴实无华,画片清新脱俗,相当接地气,拍摄辛苦,分享快乐!谢谢国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1992.JPG
家人在快到垭口处,回望我们刚刚开车上来的小金方向,依然是那么的熟悉和大美!







DSC01995.JPG
    到垭口了,在离垭口200米左右我们找一个位置把车停稳,自驾车都有序排起车龙可以有500米,时不时远处传来马达的轰呜声,挂着各地牌照的拉力车、复古车、街车、太子车摩托户外爱好者长距离来征服巴朗山。










DSC01997.JPG
旁边的山峰全是松动的风化石,没有一点生机








DSC01998.JPG
多少次看看这个熟悉的路牌啊!









DSC02001.JPG
       这就是垭口封避的地方,汽车是无法通行,左边那个铁塔上面的山峰,一会儿我就要去征服,右边山石的地方,勉强可以推一辆摩托车进出。这台汽车不断在播放“大家要注意不要乱扔垃圾,保护周边的环境”的提示,这个做的好,给个赞!
     此情此景,脑想中想到21年前清涩的我还是追风少年,骑着嘉陵145型第一次与摩托协会的摩友们第一次征服巴朗山的景象,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后来我又与摩友前后来回翻越巴朗山4次之多,这次是我第1次驾车搭上老婆到巴朗山垭口游,所以这次我的感受颇多。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08.JPG
这边是汶川界这边,就是之前说的坐当地人的面包车上来的地方,当时人都在这里做起了小买卖!
  









DSC02009.JPG
这个地方看看,4480米的路旁边,过往的游人们就这样乱扔垃圾,可以是当时人集中在一起想焚烧,这是得不偿失啊,大家都缺少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再这样下去,可以以后真的不准游人上山了..........











DSC02013.JPG

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冻风化高山,山体陡峭嶙峋,随处可见山石岩屑坠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










DSC02015.JPG
经幡在雪风中为大家祈福平安!










DSC02016.JPG
下车后继续朝我们今天的终点“巴朗山”垭口走去,当地的藏民利用这个有利的商机,沿路边做起了烧烤、牛肉干、特色农产品等的小生意,但这里我个人还是要提倡我们大家都在爱护环境啊!垭口周围人来人往留下的“白色垃圾”随处可见,真正在无声的污染我们川西门户的第一高峰,没有人清扫保洁,不断上来的游人还在增加污染,再这样下去,也许会因诸多因素,阿坝州会把这条完美的观光线路彻底关闭,希望以后要去那里的你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回来,为环保作出自己小小的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24.JPG
看,地面上是什么?到处是垃圾,污染这片高原上的一片净土。确实,我们国人的综合素质还要进一步的提前,环保意识还要不断的增加!









DSC02025.JPG
这是我向小金和四姑娘山处眺望远方,要是没有白去遮挡,直接就可以见四姑娘了!

   我们行走在海拔4480米的垭口无人居住区,一边汶川界,一边小金界,对老人和小孩来说,这里氧气稀薄,不能巨力运动,有些体虚者都需要带氧气吸氧。我们4人走到垭口处,看到了横在公路上用大型钢管焊接成型的障碍物阻止机动车的通行,旁边人为挖出的只能勉强下车推过摩托车的缝隙。到处都是拍照留念的人们,四周传来吆喝声,一会儿的功夫,大家都感到呼吸气隙明显紧了巴朗山垭口真的名不虚传哦?看见坐当地人的面包车到垭口的人们脸上,明显感受他们心中的不愉,因为他们每人都付了80元的来往车费才到垭口,与我们从小金方向开车自驾到垭口的游人心情有明显的区别,但只有你驾车行经此地,可以领略高原、赏山脊间公路的峰回路转,感受自驾的有惊无险刺激。还好当时我们临时去体验巴郎山隧道才知道可以从小金处上山,也许印了那句“柳岸花明又一村”,这里我们也要理解坐面包车到垭口的心情!由于只有我暂未缺氧,老婆和吴哥、张老师拍完照后就迅速回车里休息了。





DSC02028.JPG
我站的这个地方,海拔又上升100多米!
    垭口处,我看到有几个游人在试图攀登旁边一处插有经幡和红旗的另一处山峰,距目测起码又要增加100多米的海拔,我也鼓气勇气,沿着绵如驼峰一般的山脊行走,爬坡下坎,起伏不定,有些路段陡直而上,有些地方崎岖难下,由于越往上走山体陡峭嶙峋,边走带爬到终于到了山峰顶端处!只有你到这个顶峰,四周可见寒冻风化高山,切身能体会到古人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随着海拔逐渐升高,视野也变得开阔,周围低矮的山峰就在脚下,乱石凌峰,随处可见山石岩屑坠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石堆,十分壮观,眼前的景色让人震撼,远处山脉起伏,对面群峰屹立此处视野无比开阔,周围景象一览无余。










DSC02033.JPG
登顶啦!
    从这里俯瞰山下垭口方向的人和车都是那么的渺小,面朝小金方向看去盘山公路像巨龙,以及来时的上山公路尽收眼底。直接可以看到很远,转过面再看卧龙方向,这边的山势险峻,只能看到一段盘山路,起伏的山峰,远处的高山清晰可见,时而云雾缭绕,现在我才明白汶川方向为什么要在隧道前封闭通往垭口的道路。









DSC02041.JPG
这是我垒的祈福石!为大家祈祷!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我也真的有点气喘,还感到有点发冷(当时短袖外加一件防晒衣),我当时在垭口爬上旁边的山峰高度起码4600左右了,温度8度左右,而且风很大,要是在9月左右来,这个山峰已经覆盖上了厚厚的雪,游人是无法到达的地方。我还是在山峰上用石片垒起一个石堆,祈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怎么上来了,还得怎么下去,体会上山容易下山难,落差起码60度,下山必须高度注意和小心,到处是我们风化石片随处可见,四周没有植被,这才是高海拔的景象。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51.JPG

那里都能见烧烤,什么都可以烤着吃!这可是在4480米的高海拔吃烧烤,意义非凡!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56.JPG
你仔细看看,我刚刚爬上去的地方,是那个插红旗的地方,你攀登上去过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74.JPG
这是回到停车的地方拍的,这里的海拔可能就少了三百米,山上就了有零星的野花!


       回到车了,先是补充点能量,再吃了点烧烤,让身体恢复体力后,远眺之前我刚刚攀登的插着红旗的山峰时,已经看到她在云雾之巅了,垭口之前都被云雾包裹,分不清那里是垭口,那里是山峰,这就是高原的天,说变天就变天!








DSC02062.JPG
各类争艳的野花在绽放
   










DSC02064.JPG











DSC02066.JPG
这叫什么,反正我叫不出名来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074.JPG
你能说出名字吗?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103.JPG
    上山观景的车还在增加,我们计划原路返回,穿过八朗山隧道,沿途可见高山草甸,犹如一幅幅巨大的地毯覆盖山间,蓝天白云间,茫茫的云海浮动山腰,将雄浑的山脉分成上下两部份,上面是叫不出名字的各类野花缤纷开放,下面是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







DSC02084.JPG

上山观景的车也还在上山








DSC02085.JPG 再见了,巴朗山,以后有机会我还会来的!

2019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7-1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配文字,锦上添花。欣赏美景,不忘关心环保,为最佳旅友、摄友点赞。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