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036|评论: 12

[即时新闻]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推动广安市医改各项工作更加走深走实走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5日,“三医联动”改革座谈会在广安市召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听取广安市医疗卫生领域各条战线相关人员对广安市乃至全省“三医联动”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副省长杨兴平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刻理解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健康四川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的重要手段,扎实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承林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波参加会议并介绍广安市相关情况。

杨兴平指出,“十三五”期间,广安市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统筹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等改革,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医改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同时,在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方面广安还有一些个性和共性问题,大家务必高度重视。针对个性问题,要抓紧研究、整改落实;针对共性问题,要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不断探索实践,大胆突破创新,力争为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蹚出一条新路,提供更多的广安样本、广安经验。

杨兴平强调,经过10余年坚定不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基本医疗制度初步建立,特别是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平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增强,但仍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医改工作整体推进不平衡、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任重道远、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尚未成型、医药卫生综合监管效能不高等问题和短板。要着眼“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梳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坚持以医保为引擎,坚持以医疗机构为载体,坚持多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目标导向,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以“三医联动”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医改各项工作更加走深、走实、走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5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7 16:48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履行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相关职责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相关职责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被约谈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有关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工作评议、考核记录。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7 22:54
还需财政给力,医保局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与市场相匹配……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8 15:05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8 18:29
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国医改发〔2019〕2号)等文件精神,加大力度推广医改经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简称全国医改经验推广基地)所在地方的医改工作应当建立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重要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医改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形成符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对全国医改具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
  第三条  全国医改经验推广基地由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地方改革情况和工作需要提出,按程序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批准。
  第四条  全国医改经验推广基地应梳理改革路径、步骤和方法,凝练改革内在逻辑和政策组合,采取多种方式宣传解读医改政策、传授实践经验,讲清说透改革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和解决方案,推动改革经验在全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第五条  全国医改经验推广基地不得发证、评奖,不得组织或承办营利性会议、培训等活动,不得变相建设楼堂馆所。
  第六条  建立全国医改经验推广基地的评估和退出机制,由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开展评估,对于已完成经验推广任务或出现推广能力不胜任、推广效果不佳、医改工作停滞不前、违反相关规定等情况的,按程序报经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同意后取消其基地资格。
  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8 22:32
2021年6月28日,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杨兴平副省长在广安调研“三医”联动改革座谈会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张艳萍主持会议并讲话。
图片



图片



会议指出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聚焦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科学谋划了四川创新发展“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方向路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从19个方面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是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市卫生健康委领导班子要带头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为全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健康四川建设作出广安贡献。



会议指出


要深入学习贯彻杨兴平副省长来广安调研“三医联动”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持续强化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健康四川、健康广安建设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会议强调


要抓好全市卫生健康领域创新发展,大力引进医疗卫生高技术人才,支持各医疗单位开展临床科研,引进并攻克一批重大疾病早起筛查、干预临床技术。推进重大疾病防控、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等领域技术创新,提高早发现、早干预、规范健康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同校地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我市中医技艺和水平。



会议强调


要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住政策机遇,推进公卫体系改革发展。强化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确保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确保党的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优化区域医疗布局,构建优质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



会议强调


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对院感防控“零容忍”,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各项措施,切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用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统筹抓好第一剂次、第二剂次接种,逐步筑牢免疫屏障。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抓好“六小”行业问题整治,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确保顺利通过国卫城市复审。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9 21:43
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着力加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均衡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把卫生健康事业办成造福民生、凝聚民心,夯实党长期执政群众根基的伟大事业。卫生健康系统将以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医联体建设,提升县医院能力,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加快形成“以医联体为纽带,国家有高峰、区域有高原、地市有高地、县域有中心”的格局。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传染病防控、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坚持中西医并重,完善中西医协作机制,加快落实促进中医药特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同时,为社会办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满足群众非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方面的作用。

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着力控制影响群众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党领导的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强调预防为主,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发病水平。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坚持广泛动员群众,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能力和健康治理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健康教育水平,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成的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固化下来。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病综合防控,做好肥胖、视力不良等儿童重点疾病筛查和干预,做好重点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切实降低重大疾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

坚持整体谋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十四五”时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卫生健康系统将建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医院、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增加居家、社区、机构等医养结合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持续开展“银龄行动”,着力建设老年友好社会。要加强人口监测和研判,优化生育政策,改进生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减轻群众生育养育负担。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29 21:58
需要刮骨疗伤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30 09:50
市级是区域医改的顶层设计师,加油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6-30 20:50
依法建章立制才是硬道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7-6 07:27
满意度不高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7-7 15:00
依然如旧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7-8 16:55
医疗机构转诊制度不完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