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当今996、内卷化的盛行,很多年轻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与其被内卷到绝望,不如直接躺平。
在躺平者看来,天价的房子、不断上涨的物价、内卷的996工作,让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巨大。就算想一夜暴富,但超高的创业失败率,让很多人忙忙碌碌一生结果却一无所有,与其这样,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个平凡人。买不起房就不买,结不起婚就不结,生不起娃就不生,消费不起就不消费。没有了梦想,没有欲望,没有了干劲,没有了七情六欲,对买房买车更加没有了兴趣。
最近,各界都在热烈讨论“年轻人躺平”的话题,清华教授称躺平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南方日报更是发文《“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来批判这种现象。
我们找了躺平者的一些故事,看看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要躺平?从佛系、到内卷、到放弃内卷选择“躺平”,经历了什么?
有钱的躺平
没坐过班,过着自己理想中的躺平生活
我从小被逼着学习,只为了完成父母的学术梦想,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因为不喜欢上班,毕业后在家兼职,工资一小时500,一个月工作几小时(线上语音教学,省了出门和路费)兼职八年,攒下150万,放在银行里吃定期理财利息,一天150块,一个月稳定理财4500收入,够cover基本月生活费(仅吃饭,不咋买东西)加起来天天家里躺着,月稳定收入一万左右。
挤在家里的老破小里,因为物欲很低,不在乎住宿条件,不交房租,有空调,就行。家里人拿我当空气,平时从不讲话。很多时候白天睡觉晚上收拾下屋子,平时也不见人,不出门,无聊了就骑共享单车在家附近溜溜。
未来不会买房,我的梦想就是不买房,蜗居在老破小里幸福指数挺高的,不想出去上班,感觉自己这样躺平挺好的。
半躺平者
35岁单身女硕士躺平12年
我出生在农村,经过自己的努力读到了硕士,2008年大学毕业,经历了金融危机,上班3个月就失业了,后来一狠心,不工作了继续读研。
硕士毕业后做实习律师,一个月工资1500,没社保,我是家人眼中的“废物”,因为高学历却挣不到钱。目前,我一边工作,做着两三千的低级工作,一边备考公务员考试和法考,就这样持续了8年。
我深知,打工不可能带给我财富和自由,内心也很焦虑、迷茫。这两年,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突然想学习,就学习,不想学习,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运动就运动,不想运动就挺尸,家人认为我很废柴。但我认为:自己内心舒适平和为第一要义。不为难自己去够自己够不到的果子。不去做没有意义的炮灰。不再上任何人的当,不再做韭菜。对于物质,不饿肚子就行,有更好,没有就算了。
完全躺平
无房未婚,在深圳出租屋躺平3年
打工十几年没有攒到钱,没房未婚更没钱,机器人一样上班下班的生活已经使我厌倦了,人生看不到希望,年龄增大,无房未婚更没钱,心志消磨殆尽。
如今,在深圳的出租屋躺平快三年了,没有工作,零社交。租住在八平方的房间,吃了很多零食和面条,跟我作伴的就一部手机。大型电视剧看了几部,手游玩了几个,纯粹性消磨,打发无聊的时间。
三年里都是昼夜颠倒,夜晚通宵玩手机,天亮了就睡觉,睡到自然醒,周而复始、日复一日重复着,跟外面的世界没有再联系,有时候出门突然看到人群甚是惊奇。经常一两个月一句话都不说,真怕自己变哑巴。和人说话,头一件事就是清嗓子……听着自己的声音,感觉好新奇。
人在哪里都是孤独的,无法避免,打算一个人吃完积蓄去流浪。
躺平并不是可耻
“年纪轻轻,选择什么安逸”、“白读了那么多年书”、“没有一点奋斗精神”、“废柴”、“没出息”......这些指责是没有道理的,任何人都有放弃上进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选择躺平,选择不被物欲左右、随心的人生;选择奋斗,选择努力享受得到物质的快感。
当社会出现一种现象时,请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迫使了现在的年轻人:以躺平,对抗躺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