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966|评论: 20

[转帖] “范跑跑”回归家庭,空降兵转行当司机…汶川地震那些亲历者怎样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2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2021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3周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场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的自然灾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13年过去,汶川地震带给个体与历史的改变,并未完全远离。

  那些镜头记录下的地震中面临生死抉择的受灾群众和抗灾战士,如今怎么样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小班长林浩


  林浩就读于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被埋得不深的他,花了两个小时自己爬了出来。然后又回身,搬开挪得动的水泥钢筋,救出了两名同学。

  因勇救同学,他于当年6月被授予“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林浩与姚明一起担任了中国代表团的旗手。



  地震后,林浩参演了《我的特一营》等影视剧拍摄。2020年底,林浩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正就读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大学,他还是担任班长。曾因身高不够1.7米,未被中戏、南艺、上戏录取,但他仍期待拍戏。如果不做演员,林浩称他会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

  地震独臂女孩李欣雨



  地震让7岁的李欣雨失去了右手。

  在医院里,她用左手握笔,在母亲给她买的练字本上,一笔一笔地练写字。等她出院后,她已经可以在纸上写出了一手好字。

  地震后,江苏扬州的朱家青一直按月资助李欣雨生活费,一直到现在。2020年,李欣雨复读参加高考,以总分625分的优异成绩被华中师范大学法学专业录取。



  她说,自己想成为一个老师,像曾帮助自己的人的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地震“范跑跑”范美忠



  2008年6月,范美忠上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为自己辩护。

  范美忠很久没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他已成为汶川地震中一个不太正面的符号。地震发生时,正在上课的他抛下了学生们,第一个跑出了教室逃生。虽然他所在光亚学校的学生毫发无伤,他仍被大众冠以颇带侮辱性的外号——“范跑跑”。

  人们最不理解的是,事后范美忠没有任何悔恨自责之心,“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女儿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

  2015年,范美忠放弃了光亚学校的教职,回归家庭。最近关于他的新闻也停留在2018年,描述他从“一个浑身长刺的社会道德秩序的挑战者”,十年后变成“一个被打磨得圆润光滑可以握着锅铲下厨房的家庭煮男”。

  他每天买菜做饭,教育自己的一子一女,趁着生活的间隙,他会守在家中书桌的一隅,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与哲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地震空降兵“15勇士”



  汶川地震中,还有一个特殊的集体为人所知——由15名空降兵组成的先遣小分队。

  地震发生后,处于震中地带的茂县与外界通信和交通一度长时间中断,成为一座“孤岛”,震区的状况外界无法了解。

  5月14日上午,时任空降兵研究所所长的李振波带领先遣小分队,携带通信、引导、侦察等装备,分成两个批次从4999米的高空跳下,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指挥引导的“三无”条件下“盲跳”至茂县地域,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46小时,这15人是最早进入震区的侦查和救援人员。

  如今,“15勇士”中的很多人都已经从部队退役,有人成为了民警,有人成为了基层干部,还有人做起了长途车司机。

  李亚军却因为这次跳伞改变了命运。被媒体报道后,一名到灾区做志愿者的女大学生找到了他的电话,两人常发短信,后来在一起了。

  2020年9月17日,中国空降兵成立70周年纪念日,这15名曾经的空降兵再次聚在了一起,拍下了一张时隔12年的合照。



  汶川地震还有许许多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面孔,被救的“敬礼男孩”郎峥,现在上了中学。



  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8岁男孩乔莲畤,得到了广西一位好心人的资助,后迁往广西柳州,2020年正式入伍参军。



  13年里

  曾经新闻里的主人公虽远离了聚光灯

  他们的生活仍在前进

  时间是最好的治愈者

  13年过去

  不管曾经历多大劫难或人生有多少毁誉

  最后都会被时间拉进生活本身的逻辑

  这一切被生活冲淡

  最终回归平凡

  撰文|柴归

  【来源:潇湘晨报】

发表于 2021-5-12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曾经与猪坚强一起战斗过?

发表于 2021-5-12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不厚道,表面是卫道者,其实未必是真君子,勇赴死难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5-1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而今弄出十三年前的范某某说事,意欲何为?

发表于 2021-5-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记者为了投机取巧编造新闻人物至今死不认错!违背科学常识!

发表于 2021-5-1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博客看到有人对林浩提出不同看法:
  
  要说媒体造假,2008年最大的假新闻当属汶川地震中的那个“小英雄”林浩了。我说他可以上2009年315晚会的头条,可惜这是央视造出来的英雄,他们总不会自己揭自己的疮疤吧!
  地震后四川卫视现场采访在医院的“小英雄”,当时林浩说他救了全班同学,连老师都是他背出来的!当时大家就觉可笑,但当时地震情况很乱,失误难免,谁知小孩子还越说越当真了!黄口小儿的戏言竟通过媒体散布到全国!
  
  林浩最初在媒体上说他背出50个被压的人,后又改口成了十多个,到最后又改口成两个是死在医院的人(死无对证)。呵呵.....九岁的儿童身高不过一米左右竟能背起成年人----老师??开玩笑!
  后来小孩竟然在央视与著名主持人侃侃而谈他的英雄事迹,主持人还兴致勃勃的叫台下的观众上台来来背成年人试试.........荒诞极至!!
  
  我多次去映秀灾区,听那里的灾民们说,林浩根本没有救过人,他那么小的个子,怎么可能背起大人呢?连我们都背不了。只是这两个所谓他背出来的人已无法开口。林浩说他把背出来的两个人交给了校长,可是校长根本也没有看见过,校长成了哑巴吃黄连,在媒体高调的采访下,校长只有沉默,而无法说出真相。
  随着对林浩的宣传升温,林浩频频出镜,走进了奥运开幕式,带领全家几代人移居上海。在上海生活了半年后,全家又回到成都。听他父母的口气,似乎对上海人很不满,虽然林浩在上海期间向媒体表露了很多心愿,比如喜欢上海,愿意做个上海人,希望能让他的父母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以便在上海购房等等,但心愿实现的不多。林浩的父亲林大坤说自己在上海找工作到处碰壁,而事实却是他对于一些热心人士介绍的工作根本就是不屑一顾,逢人就说中央九个常委他见了五个之类的话,言下之意那些1000--1500左右的工资太委屈他了。一家人连同亲戚6六口人,在上海快半年了,生活开销几乎就是靠孩子频繁的上各种媒体来获取的。即便如此,林大坤还要在各种媒体上大唱高调,说什么绝对不能用小英雄的称号去换钱等等。上海高昂的生活费用和上海人特有的精明让“小英雄”的一家感到很不如意,于是在2009年春节前举家回到成都,林家姐弟俩高调转入成都的名校“盐道街小学”,当然学校一切费用全免。
  在盐道街小学入学考试中,林浩基本上是交了白卷,林浩不以为然的说,这是因为上海跟成都的教材不同,表现出了毫无所谓的样子。一个功课极差的孩子有了英雄的光环,就有了终身享用不尽的“幸福”资源,当然满不在乎,反正已经进名校啦!这让人想起若干年前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只是年龄上张某也得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谎言加上媒体的宣传成就了林浩的今天,让一个9岁的孩子成了走上神坛的英雄。因为身后有强大的媒体,地方上知情的记者鲜有敢于出来揭穿这个骗局,因为戳破了它的同时,可能也会毁掉了自己。
  于是这个惊天的骗局一直在延续,善良的国人仍然把他当作英雄,林浩还在不断地向记者们讲述他的新年愿望,林大坤在成都也表示必要的时候林浩也要接一些广告,其实就是他们家人的愿望,就是想在城市里体面的生活下去,能买一个大房子,不用再回灾区。
  谎言说了千遍就会成为真理,我们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著名主持人杨澜说:在这个世上说真话有时就像说笑话。这话一点不假。其实要了解事实很简单,成都到映秀的车程不过只有一个多小时,但是回归一个事实真相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今天的成都晚报记者写了《林浩上下学,民警要接送》的报道,写的是督院街派出所的干警每天接送林浩上下学,保障他和他的家人安全的事情。看来林浩的影响够大,骗子的把戏真能忽悠住人,连警察叔叔都要放下手中的正事,去向他奉献爱心。
  在记者李辉出来揭露文怀沙的时候,成都也有人在四川在线贴出了《“小英雄”林浩并不怕闪光灯,怕的是记者的良知!》的文章。依我看,国学大师文怀**起林浩来说,可谓小巫见大巫,差远了。不管怎么说文怀沙还有点真才实学,林浩呢,只是一个被媒体宠坏了的小骗子而已!
  今天在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拍摄,无意间问到小英雄林浩的情况(前天在彭州买了份《华西都市报》,上面有林浩的事迹,说他的父亲拒绝让林浩拍广告的事情)。然而得到的是另一个版本:
  罗姓学生介绍:“林浩家就在映秀镇公路左山上的渔子溪村,母亲是当地人,父亲是上门女婿。地震时是别人把他救出来的,他根本没有救人,当时校长谭国强一直在现场,他救人校长干什么了?现在他家有点难收口。”有这个情况,我开始对林浩一事感了兴趣,又问了几个人。他们都说林浩根本没救人,是某国字号媒体“吹 ”(当地人这样讲的,应该是炒作)出来的,不过现在好象是发达了,他们家现在又走了,好象是去了深圳(有说去上海的)。还有人说当地人管林浩叫“小骗子 ”。
  我不是媒体的,我也没有太多的能力调查,上面的所见所闻我不能判断真假。不过,一方面,林浩现在已经是妇孺皆知的英雄,我希望他是真的英雄,对亡者是一种告慰,对生者是一种鼓励;另方面,512地震死亡九万多同胞,我不希望有人借此来炒作扬名,那样简直是一种亵渎。
  到目前和林浩没有接触,我本人和他也没有利害关系,今天把这个事情抛出来,谨希望各位网友能以谨慎、负责的态度把这个事情弄清,还事情一个真相。
  
  
  ----------------------------------------------------------
  
  
  以下转自舟山论坛 作者:海洋之猩
  
  一直关心着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林浩事件。当网上说媒体造假,我最初是不相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一年过去了,仍然没有辟谣,断定这是造假无疑了。林浩是个地道的假英雄。2008年最大的假新闻当属汶川地震中的那个“小英雄”林浩了。我非常气愤,被媒体欺骗的感觉真比被马路骗子欺骗要受伤数百倍。今后我到底相信谁呢?
   出生在英雄辈出的时代的我,不时被英雄的事迹激励着自己。雷锋、麦贤德、年四旺、刘英俊、蔡永祥...... 现在回想起来,尽管这些事迹与事实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基本都是事实。现在不一样了,媒体加入了炒作不算,而且还参与造假。
   林浩的“事迹”造假经过大概是这样的:地震后四川卫视现场采访在医院的“小英雄”,当时林浩说他救了全班同学,连老师都是他背出来的!当时大家就觉可笑,但当时地震情况很乱,失误难免,谁知小孩子还越说越当真了!黄口小儿的戏言竟通过媒体散布到全国!林浩最初在媒体上说他背出50个被压的人,后又改口成了十多个,到最后又改口成两个是死在医院的人(死无对证)。呵呵.....九岁的儿童身高不过一米左右竟能背起成年人----老师? 开玩笑!后来灾民们说,林浩根本没有救过人,他那么小的个子,怎么可能背起大人呢?连我们都背不了。只是这两个所谓他背出来的人已无法开口。林浩说他把背出来的两个人交给了校长,可是校长根本也没有看见过,校长成了哑巴吃黄连,在媒体高调的采访下,校长只有沉默,而无法说出真相。随着对林浩的宣传升温,林浩频频出镜,走进了奥运开幕式,带领全家几代人移居上海。
   谎言说了千遍就会成为真理,我们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眼目下社会的道德环境的确很糟糕。谎言加上媒体的宣传成就了林浩的今天,让一个9岁的孩子成了走上神坛的英雄。因为身后有强大的媒体,地方上知情的记者鲜有敢于出来揭穿这个骗局,因为戳破了它的同时,可能也会毁掉了自己。
  媒体的造假让我十分迷茫。媒体做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它本应该是:当大众不知什么是高尚什么是本份的时候,为我们提个醒,为我们提供一些道德楷模,以资学习。而不趁机老区政治资本。在众多的报道中我并没有发现多少道德楷模,我却看见不少的“道德伪英雄”。媒体制造出了一个个的“道德英雄”,企图用道德权威来压服坏人,教化民众。但是事实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区分高义与本份,遵循人伦,潜移默化才是媒体报道新闻的正道。这样才能为社会尽到媒体的本份。
  
  2008年5月12日的那场地震至今想来依然让人心颤,那场地震也勿庸质疑地改变了很多家庭与个人的命运。比如说林浩和他的家人。地震前,他的父母在外打工,他是映秀镇渔子溪乡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地震后,他因为在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而成为了“小英雄”,继而在奥运会开幕式上与姚明肩并肩入场成为了“奥运小英雄”;现在,他已经举家迁至成都,本人也获得了免费就读当地一家重点小学的机会,而最新消息显示,他正在忙着练功夫、出专辑并马不停蹄地参加各种商演,俨然成为了一个“娱乐圈”人物……
   关于林浩在地震中临危不惧勇救两名同学的事迹,之前的报道是这样描写的:“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半的小林浩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
   事实上,也正因为上述英雄事迹,林浩不仅成为了抗震救灾的小英雄,而且获得了代表地震灾区参加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入场仪式的机会。不过,就在林浩的英雄事迹四处传扬的时候,也传出了林浩所谓的英雄事迹系编造的说法。据林浩所在学校的副校长张春东回忆,林浩是他救出的第二个学生,第一个是一只脚被砸断的女孩:“我当时看到林浩躺在预制板边上,一个劲地在呻吟,于是我把他抱到草坪上,还问他,‘你没事吧?’后来天下雨,我还给他盖了一层棉被,让他不要动,等父母来接,结果晚上就不见了。听说是被他在璇口中学的表姐和姐姐接走了。”至于带领同学在废墟下唱歌的,也不是林浩,而是他的同桌周玉烨。据2008年5月22日的《南方都市报》报道,当时周玉烨同学大声对大家说道:“你们不要闹了,我们一起唱一首歌”。于是,在废墟下,就飘出了一阵歌唱声。正是根据这歌声,搜救人员发现了埋在下面的柴正东等人。六七个小时后,柴正东和身边被埋的两个同学被一起救了出来。而张春东回忆,林浩是被埋2个小时之后就救出了的。
   而绝大多数对林浩英雄事迹持怀疑态度的人则认为,一个9岁多的孩子,在自己爬出废墟后又返回背出了两名同学,这本身不仅超出了逻辑,而且也超出了其能力范围,更何况,既然救出的是自己的同班同学,他又为何连被救者究竟是谁至今都说不出来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造假门”一度让外界对林浩及其家人产生了怀疑,但鉴于那种特殊的环境与背景,林浩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还是被固定了下来。但是,接下来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事情,尤其是他最近将很多精力都放在了练习功夫并参加商业演出之上,确实值得玩味。
   北京奥运会结束之后,林浩及其家人应上海一家传媒公司的邀请举家前往上海生活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按照林浩父亲林大坤的描述,当初他们之所以选择去上海,是因为对方承诺了为其全家解决上海户口,但去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于是林家便举家返回到了成都。不过,林家回川后又很快陷入了一起“代言风波”——还是在上海的时候,福建一家童装公司找到林大坤,请林浩代言,答应支付一定的代言费用,作为林浩今后的学习基金,另外还许诺在上海和汶川开设6家专卖店,说一年下来最少盈利20万元。这个童装老板还认了林浩做干儿子,给了林浩2万元见面费,前后加起来总共5万元。看到对方很诚恳,想到夫妻俩找工作也难,林大坤心动了。这是林浩签的第一个商业广告。但,很快,双方便“一拍两散”闹翻了脸。林浩的母亲陈丽说,“后来才知道,这2万元是代言费。店面也要自己租,但是上海房租太贵,一个店面要接近2万元,而且进货折扣要3.5折。”这个价格对于林大坤一家显然太高了,他们无力接受。而服装厂也不满意。这个公司在网上发布声明说,“好不容易物色到你们满意的店面,你们却在我公司全额支付开店投资的情况下,还要求公司连今后经营中的店租也全额支付了。我们想帮助你们开设专卖店的好意,却被你们当作进一步要价的筹码。作为小英雄林浩父母的你们,莫在大家献爱心的时候,伤了大家的心。” 真相如何其实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外界看来,在“小英雄”的美名之下,林浩及其家人的行为已经开始异化。
   而现在,就在外界以为林浩已经回归到平静的学校生活的时候,他却又有了新的动向:他不仅有了专门练习功夫、唱歌等的专业老师,甚至还有了一个名叫田万良的经纪人,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这算是创下了一项纪录了。而这名自称是其远房亲戚的经纪人现在负责起了对林浩的全面包装与策划。最近的安排便包括了去天津参加一个春节晚会演出、去长沙参加一个慈善演出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商业演出等。已经列入了计划的,还包括了林浩主唱的名为《有你在身旁》专辑,而这个专辑的暂定售价为每张人民币100元。很显然,在林浩家人的设计中,读书已经并不是这位11岁不到的小男孩的头等任务,通过包装参加一系列的商业演出才是“现实的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经纪人对于林浩的包装可以说已经差不多用尽了手段,但成都的媒体对此却普遍显得并不热情,甚至有多家媒体明确表态今后不会做林浩的这类新闻。而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作为近期惟一专题报道林浩的新闻单位,也不忘在节目结束的时候加上了这样一段评论:“从地震之后到现在,林浩在渐渐地改变。从当初的抗震小英雄,到现在的小明星,拍广告、出唱片、演电影,他一下成了一个大忙人。可是不能忘记,孩子,永远是这个社会记忆中最柔软的部分,那个曾经不顾自己生死救出两名同学的林浩,他还没有长大,走的都是大人给他安排的路,他在被大人塑造着他的未来。其实只要是真正在对这个孩子好,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不管他最终是成了明星还是渐渐淡掉光环,我们的心里都会欣慰。”
  
  


发表于 2021-5-1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话天塌不下来!

发表于 2021-5-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逸图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6150224-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林浩的“事迹”造假经过大概是这样的:地震后四川卫视现场采访在医院的“小英雄”,当时林浩说他救了全班同学,连老师都是他背出来的!当时大家就觉可笑,但当时地震情况很乱,失误难免,谁知小孩子还越说越当真了!黄口小儿的戏言竟通过媒体散布到全国!林浩最初在媒体上说他背出50个被压的人,后又改口成了十多个,到最后又改口成两个是死在医院的人(死无对证)。呵呵.....九岁的儿童身高不过一米左右竟能背起成年人----老师? 开玩笑!后来灾民们说,林浩根本没有救过人,他那么小的个子,怎么可能背起大人呢?连我们都背不了。只是这两个所谓他背出来的人已无法开口。林浩说他把背出来的两个人交给了校长,可是校长根本也没有看见过,校长成了哑巴吃黄连,在媒体高调的采访下,校长只有沉默,而无法说出真相。随着对林浩的宣传升温,林浩频频出镜,走进了奥运开幕式,带领全家几代人移居上海。
   谎言说了千遍就会成为真理,我们已经习惯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里,眼目下社会的道德环境的确很糟糕。谎言加上媒体的宣传成就了林浩的今天,让一个9岁的孩子成了走上神坛的英雄。因为身后有强大的媒体,地方上知情的记者鲜有敢于出来揭穿这个骗局,因为戳破了它的同时,可能也会毁掉了自己。
  媒体的造假让我十分迷茫。媒体做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它本应该是:当大众不知什么是高尚什么是本份的时候,为我们提个醒,为我们提供一些道德楷模,以资学习。而不趁机老区政治资本。在众多的报道中我并没有发现多少道德楷模,我却看见不少的“道德伪英雄”。媒体制造出了一个个的“道德英雄”,企图用道德权威来压服坏人,教化民众。但是事实证明这条路行不通。区分高义与本份,遵循人伦,潜移默化才是媒体报道新闻的正道。这样才能为社会尽到媒体的本份。

发表于 2021-5-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要为耻,你想做英雄没人拦着你,我也会赞赏你,歌颂你,但是我不想做英雄我只想活命,有错吗?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5-12 12:2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严查,真假不同炉,杜绝用九万多同胞的罹难谋取非法利益,以示对逝去的魂灵一个尊重!

发表于 2021-5-12 12: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材生范跑跑的行为成为国家救援指导原则: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展开救援,否则自己先逃出去,避免灾害损失扩大。
范跑跑,他是一个诚实的人,没想到后果,唯一不幸的就是,他面对了一个妖魔化的舆论,面对一个只能做、不能说的具体情况。
妖魔化的舆论不允许理性的存在,国家用指导意见证明了他的正确,但好像无法洗脱清白,人世间只有这么奇葩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1-5-12 14: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天用道德高标去捆绑别人,而自己只“动口不动手”,这不好!

发表于 2021-5-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实人吃亏一辈子.....撒谎满口跑火车吹牛皮的反而被媒体吹捧成小英雄一帆风顺美丽人生,...........于是社会盛行投机取巧,都说假话.........骗子乐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多嘴 发表于 2021-5-12 07:14
楼主曾经与猪坚强一起战斗过?

莫名其妙

发表于 2021-5-14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小林,不学范老师。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