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34|评论: 12

[转帖] 人口10年来保持低速增长,专家称中国人口负增长或提前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1-5-1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发布会上通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总人口仍然保持惯性增加,但根据数据判断,总人口负增长的时间有可能是比此前预计的要早。但人口规模巨大的情况不会根本改变,中国依然是第一人口大国。”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对第一财经表示。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要素。而预测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来的观点,在劳动力市场、老龄社会应对等诸多领域将引发更多关注。

  内在增长率由正转负?

  2020年7月,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一则研究报告,关于“195个国家和地区从2017年到2100年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和人口全景: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预测分析”。研究预测,全球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95.5亿人,之后将转增为减,相比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和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019版》人口峰值为2100年,人口转增为减的时间提前了50年。

  “之所以预判中国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来,是因为低生育率现象持续稳定,出生人口继续缩减,因为生育者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以及20-34岁生育高发育龄妇女将大幅减少。”原新表示。

  总和生育率(相当于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孩子数量)2.1左右在人口学中叫做更替水平生育率,即一对夫妇平均生育2个子女以实现对自身的替代。如果长期保持更替水平生育率,人口总量就会稳定下来,总人口不增不减,人口结构趋于稳定。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自1992年达到更替水平,从此以后就一直在更替水平以下持续缓慢下降。目前的实际生育率水平大约在1.5。

  “这就意味着,自1992年以来,中国就已经处于低生育率水平时代,人口的内在增长率就已经由正转负,开始孕育人口负增长的能量,至今已经30年了,预计未来十年之内,人口正增长惯性将消耗殆尽,总人口在2025-2030年期间开始进入负增长轨道已毫无悬念。”原新认为。

  与华盛顿大学预测的全球人口转增为减的时间相比,中国可能更早进入负增长阶段。

  “中国人口将从正增长走向人口负增长,结束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的历史。未来50-60年,中国将保持老年人口规模世界第一,步入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方阵之中。劳动年龄人口为表征的劳动力资源提前缩减,社会保障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显,人口负增长与低生育率陷阱相叠加。”原新表示。

  从数据上来看,劳动力人口逐年下降。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劳动力人口数据看,2018年为89729万人,2019年为89640万人,下降了89万人。

  “在老龄社会形态下,税收和社保缴费端、健康保险设计方、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者、延迟退休者、劳动参与者等多元主体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原新称。

  此外,原新预判,未来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依然存在,3000多万男性“盈余”或女性“赤字”变化不大;家庭进一步小型化,家庭户平均人口规模不足3人;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比重升高;婚姻形式多元化趋势增强;未婚离婚人口比例升高等。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应对老龄化措施

  如何利用规律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形势下的老龄社会问题,规避低生育率陷阱问题等成为当务之急。

  原新认为,首先需要认识到老龄社会问题的本质是经济问题,需要构建反映多维利益诉求的平台,甚至于国际平台,通过技术进步和激励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女性平等事业发展和实施延迟退休制度安排,进一步开发性别红利和老年人力资本红利,推动劳动参与率向劳动生产率转型,全面激活人口质量红利;优化移民机制,调整劳动力空间结构,实现人力资源型和人力资本型人口红利的分工配合,从而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与人口老龄化相关联的劳动力储备和经济增长问题。

  其次,需要通过适老化配套积极纾解民生社会保障问题。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起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长期照护保险三大制度支柱,结合财源全面夯实老年期社会保障基础,做好适老化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把适老化从传统的老年宜居建筑和老年宜居住宅建设维度,拓展到老龄社会的社会环境适老化建构维度,包括为老服务产品、老龄产业等硬环境,以及服务、法律、规划、战略等软环境,以硬环境和软环境的适老化为双驱引擎力,充分对接适老化的制度保障,配套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时代老年民生问题的全局方案。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5-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第一能说明什么问题?收入第一和幸福指数第一才值得骄傲。

发表于 2021-5-12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说未来人口老龄化和减少后没有劳动力的,你们看看现在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机械化无人化,很多行业和岗位都失业了,还要那么多人干啥???

发表于 2021-5-1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存在得说明:社保后继不续,老龄消费降低,财政补贴加大,去杠杆难上加难,国家盈利机构压力增加,军费降低,经济闭环可能恶性循环,等等,不过大家最关系得还是男女比例失调,婚假等民生问题,其实日本,韩国,其他国家早就这样了,不一样还好好得。抛砖引玉,说得比较肤浅,不敢再深层次挖掘,蝴蝶效应始终存在,版主若觉不妥可删我回复,祝各安好!

发表于 2021-5-1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男性比女性多,说明什么?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1-5-11 23:17
人口第一能说明什么问题?收入第一和幸福指数第一才值得骄傲。

发表于 2021-5-12 13:0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教育、法律如果让老百姓满意的话也不会出生率下降。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1-5-1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1-5-11 23:17
人口第一能说明什么问题?收入第一和幸福指数第一才值得骄傲。

发表于 2021-5-12 14: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喜欢辣 发表于 2021-5-12 11:43
男性比女性多,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女性要面对世界的竞争了


发表于 2021-5-12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房价降低,人人有房住。医疗费降低,百姓看得起病。小孩教育免费,人人有书读。包你不出10年又要实行计划生育了。

发表于 2021-5-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 发表于 2021-5-12 16:00
  房价降低,人人有房住。医疗费降低,百姓看得起病。小孩教育免费,人人有书读。包你不出10年又要实行计 ...

      以前没有社保,生娃是为了“养儿防老”。现在没有养老的问题,生娃反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就是倒给钱也没多少人愿意多生。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