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673|评论: 0

[八卦吐槽] 古今公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7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古代公文的形式:
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后,定名号“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大秦万世传国玉玺上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彰显皇威。汉朝基本沿袭秦制,圣旨应该没多大的变化。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有云:“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一)、策书:
1. 指古代常用以记录史实的简册。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 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寧殖出君,而卒自忧名在策书。” 宋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君子之讥著之策书而昭明,垂之百世而不泯,诚哉是言也。” 清何琇《樵香小记·百国春秋》:“盖古史官简书、策书之分,策书详其细目,如墨子之所称, 左氏据以作传者是也;简书举其大纲,如《汲冢竹书》之体,孔子所据以作经者也。”
2. 指古代书写帝王任免官员等命令的简策。
《汉书·龚胜传》:“自昭帝时,涿郡韩福以德行徵至京师,赐策书束帛遣归。” 汉蔡邕《独断》卷上:“其(汉天子)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书。”《南史·褚裕之传》:“即事缘情,不容均之凡僚,宜有策书,用申隆寄。” 宋苏洵《任相》:“相不胜任,策书至而布衣出府,免矣。”
(二)、制书:
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汉蔡邕《独断》:“其(皇帝)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戒书。”《后汉书·蔡邕传》:“时频有雷霆疾风,伤树拔木,地震、陨雹、蝗虫之害。又鲜卑犯境,役赋及民。六年七月,制书引咎,誥羣臣各陈政要所当施行。” 宋陆游 《贺黄枢密启》:“恭审显膺制书,进贰枢府。”参阅《唐六典·中书》。
(三)、诏书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制的国家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诏书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亲政、殡天、入继大统等宗室要务,与国家重大灾变、重大革新或隆重庆典时,诏告天下所用之文书,民间俗称为“圣旨”,由于拟旨承宣的机构与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称便不同如诏书、诰命、敕命、敕谕、敕令、谕令、谕旨、圣旨、圣令、皇令、皇榜、金榜、公榜、册、书、符、檄文等。
(四)、戒书:
1、自我警戒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卢辩注:“托於物以自警戒也。”
2、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被敕,文曰“有诏敕某官,”是为戒敕也。世皆名此为策书,则失之远矣。
3、敕:古同“饬”,整顿。1、帝王的诏书、命令如: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2、告诫如:申敕、戒敕。
二、如今公文的形式: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规范了党政机关公文使用纸张、排版和印制装订要求、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等标准,是党政机关公文规范化的重要依据,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制发的公文。其他机关和单位的公文可以参照执行。
公文从纸张幅面、版面、印刷、装订、格式要素、主体、密级、紧急程度、版记、页码等等进行了规范。公文的格式有:公告、文件、命令(令)、信函、纪要、通知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