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情节,但他却用最质朴的忠诚、最无华行动,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平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首首敬业爱民、无私奉献之歌。他就是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棠湖派出所社区民警何荣兵。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4次,多次被评为分局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善抓敢管 守护一方平安
何荣兵所管辖的丰乐社区,常住人口30599人,重点人口244人,19个小区,17处重点行业场所,人员密集区域,治安形势复杂,具有辖区范围大,外来人口多,情况复杂事务较多的特点。为切实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何荣兵积极借鉴他人在群防群治、防范措施、人口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结合辖区实际,梳理工作思路,总结出了一套“三勤工作法”,即眼勤、嘴勤、腿勤,进一步拉近了与社区群众的关系。
香邻春天为辖区的搬迁安置点,小区出租房多、人员复杂,入室盗窃和“三车”被盗案件时有发生。为彻底扭转局面,何荣兵结合社区全方位立体化管控要求,连续7天深入小区开展走访调查,并积极与社区干部沟通协调,多次商定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清单、下发整改通知,努力解决好每一件关系民生的“小事”。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小区“三防措施”不断得到强化,部分老旧的视频监控也换成新的,夜间巡逻力量明显得到增强,小区实现了连续2年入室盗窃的零发案。
心系群众 牢记为民初心
社区警务繁琐而复杂,但何荣兵认为,只要有细心、耐心、和恒心,就一定能将事情办好。面对辖区治安形势复杂的情况,他联合社区干部、小区物业、网格员,并带领空港义警有针对性地开展巡逻防控工作;辖区重点行业场所众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长,他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对相关行业场所逐一进行检查,指导场所单位健全完善的消防安全制度;辖区外来人口多,人员密集区域易产生纠纷矛盾,他深入群众,主动掌握社区群众的动态情况,坚持对邻里、家庭矛盾化解工作,将社区矛盾控制在萌芽之中;辖区群众有办证需求,他主动上门,通过一警通办APP,让自己成为群众身边的“办证中心”。
今年1月,何荣兵对辖区贫困户进行走访和慰问,当他走访到一户90多岁的恒婆婆家中时,看到老人家租住在一破旧的小屋内吃着剩饭和剩菜,何荣兵立即给老人带去米面粮油等慰问品,并隔三差五地查看恒婆婆的日常生活情况,一起聊聊天、做做饭,打扫一下家务,真正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近两年来,他深入社区解决辖区群众实际困难80余次,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上门办证50余人,在辖区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勤跑多说 主动化解纠纷
矛盾纠纷化解和调处是社区工作中的一项公认难题,做得好坏与否体现了一名社区民警的功力。为啃下这块“硬骨头”,何荣兵经始终保持着一份耐心和诚心,不依赖于经验主义,立足实际、明事说理,充分发挥好社区民警的居间调和职能。今年2月,网格员向何荣兵反映,辖区内海棠湾小区的住户老张与邻居小王因饲养犬只问题多次引发纠纷,小王认为自己有相关证件属于合法饲养,且不影响任何人,而老张认为小王的犬只晚上经常乱叫唤,又不栓狗绳,给其他业主造成极大威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何荣兵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并组织司法所、社区、物业、志愿者展开联合调解,由司法所及社区的工作人员对犬只管理的政策、职责和义务等进行专业耐心解释,并由警方借力第三人居中调解,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化解了矛盾。老张和小王都表示:“没想到这么小的事情,何警官这么用心,太感谢他了。”近3年来,在何荣兵的努力下,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75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收到锦旗、感谢信等12件。
基层的工作,闪烁着为民服务的光辉,何荣兵是万千公安民警中的平凡一员,他用一颗朴实之心在岗位上默默耕耘,为辖区居民的安定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通讯员:吴美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