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772|评论: 13

[呼声回应] 成华区晋康诊所违法虚假宣传坑骗患者,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和卫生健康局在干啥?[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0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北四段2号4栋1层8号成华区晋康诊所对外宣称的广告铺天盖地,
165354b1nxznpvxssxef8v.jpg 坑骗2微信图片_20210220165304.jpg




==========================
编辑备注:成华区卫计局https://img.mala.cn/common/c8/common_2_verify_icon.gif于2月24日回复,内容见3楼。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2-2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编于2月22日上午已将此事转交成华区市场监管局
发表于 2021-2-24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
您好!
来信收悉,感谢您对成华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您反映的问题答复如下:
经查,该诊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地址:成华区二环路北四段2号4栋1层8号;诊疗科目:内科、中医科;主要负责人:蔡昌晋。蔡昌晋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中医专业,执业地点为成华晋康诊所。区卫健局曾多次对成华晋康诊所进行现场检查,并邀请中医专家分别对成华晋康诊所依法执业、院感消毒、药品管理、临床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满意(2)
不满意(2)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2-20 16:55
2月18日,四川成都市成华区市场监督局下发一份行政处罚书,确认位于成都的一家名为“成华晋康诊所”,宣传该诊所负责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昌晋”的牌匾和证书为虚假宣传,对其罚款8000元。

这样一份行政处罚,是陈杰努力两个多月走访推动的成果。自2017年他成立“成都保护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门对抗保健品“坑老骗局”以来,这是其中一役。但陈杰认为,自己也没有赢。

自晋康诊所被相关部门予以行政处罚后,陈杰的父亲固执地认为,是儿子的捣乱,耽误“神医”为母亲治疗脑梗的进度。他的父亲把家里的门锁换了,拒绝陈杰再回家。陈杰对此说,他早有心理准备。

父母进入“山寨组织”
10年被骗超百万

陈杰46岁,他的父母都已年超70岁。陈杰介绍,父亲年轻时当过兵,母亲胡效敏曾为一名教师。虽然知识水平都不算低,但过去10年,两位老人在眼花缭乱的保健品骗局面前,都已双双“沦陷”。

陈杰说,起初他与大部分人一样,对父母的退休生活并没有太在意,只知道父亲很早加入了一个俱乐部,每周有多次聚会,母亲则喜欢旅行。

图片
陈杰收集的父亲购买的部分保健品。

2017年,陈杰的母亲患上脑梗,半边身体瘫痪,陈杰探望父母的次数变得频繁。他发现,父亲常从俱乐部买来各种昂贵的保健品,经查询,这些保健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不是过期就是伪冒,部分甚至连批准文号都没有。陈杰询问父亲保健品来路,却被搪塞称,“组织规定需要对外保密”。

在一次详聊中,母亲坦言,过去6年,她一共花了80万元投资了6个“项目”,多为了“帮助国家解决困难”和“给儿子孙子留点儿遗产”。

陈杰翻看了家里的抽屉塞满的母亲几年来攒下的各类借条、协议和投资证书,发现其中最大一笔是2011年,母亲参加了一个旅游项目投资公司的旅行团,被带到海南、长白山玩了两次。在景区,陈杰的母亲被公司的导游带着投资了老年公寓,一出手便是48万元。在这之后的数年,陈杰的母亲又陆续向5家公司投入32万元。如今,这些钱都已经杳无音信。

陈杰开始着手调查,他从父母购买的保健品或者各种凭证的“蛛丝马迹”中整理发现,过去10年,父母共被骗40多次,款项竟已超过100万元。

图片
46岁的陈杰成立起公司,“死磕”保健品骗局。

“我妈曾瞒着我多处走访想把钱要回来,但生病后她再也走不动了,她哭着对我说,如果有个人专门来帮她这样的老人就好了。”陈杰表示,因父母屡遭骗局,也因为母亲的心愿,他决心走上“死磕”保健品骗局的道路。

2017年6月,陈杰辞掉了原来的卖红酒的工作,在成都注册了一家“成都保护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员工仅有2人,就是陈杰与母亲胡效敏。陈杰说,“保护伞”的命名是母亲的提议,意为广大受骗老人撑起维权的保护伞。

目前面向老人的诈骗
主要为保健品诈骗和医疗诈骗

在一个名为“保护伞乌托邦守望者”的微信群聊中,目前有将近100名网友聚集在此,每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分享着自己或家人的受骗经历,希望寻求维权帮助,陈杰逐一“支招”解答,这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陈杰更重要的工作,其实是对骗子公司系统性的研究。目前,他自己编写了对“骗子公司”的定义,并根据已接触到案例归类,对老人诈骗的组织类型进行划分,并逐一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它把老人诈骗类型分为了保健品诈骗、医疗诈骗、旅游诈骗、项目诈骗、理财诈骗等13种。

图片
放在水果档的防骗宣传单。

陈杰说,目前面向老人的诈骗主要为保健品诈骗和医疗诈骗。

保健品诈骗团伙常常利用会议、讲座、虚假专家大肆宣传、免费送礼品等方式销售假冒伪劣保健品,对此陈杰的投诉建议是电话12331,食药监局,工商局;
医疗诈骗则主要是诈骗分子假冒和知名医院合作,无医疗相关资质却开展门诊疗活动,陈杰的投诉建议是卫计委、工商局或属地派出所。

从2017年6月起,陈杰便开通了“保护伞乌托邦”的微信公号和微博,为受害者和家属提供免费咨询。至今,他已经接收超过3000人的咨询,其中有2000多宗有效的求助,陈杰说,在咨询的网友中,有30%对保健品骗局一无所知,需要帮忙辨识,有30%则知道受骗,咨询如何维权。剩余的40%,则是已经在维权路上走得筋疲力尽,来这里寻找安慰,他们会成为聊天群的常驻成员。

陈杰回忆,曾有位求助者购买了大量名为“九华盛世康元离子”的产品,标称可治疗糖尿病白癜风等疾病,前来咨询。他跑到成都青羊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该产品只是普通食品,又跑到青羊区消费者协会,请求该会出具一份“切勿轻信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提醒人们避免上当。

陈杰说,必须承认的是,3年来,真正能帮助老人破除骗局的成功率还是很低,在其跟进的案例中,能最终让老人清醒停止受骗的仅有20%,而真正能够追回受骗款项的,一宗也没有。

暗访取证举报虚假宣传
被父亲大骂是“叛徒”

让陈杰忧愁的是,家中还有一个执迷不悟的老父亲。

自从母亲患上脑梗,陈杰和父亲在关于母亲该如何治疗上的“拉锯战”则更加激烈。陈杰认为,应该送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化的治疗,父亲则坚持听信其所在俱乐部的推介,到处“遍访神医”,购买“神药”。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该俱乐部并不是合法组织,其背后的运营实质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9月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

陈杰说,从母亲开始患病至今,父亲已购买上百种保健品,把家里都塞满了。2016年,父亲从俱乐部买回了数十盒虫草精,还称可投资获利。陈杰发现包装上的工商注册地址都是假的,无奈下只有假意表现对虫草投资感兴趣,让父亲带其参与位于一写字楼内的隐秘活动,在暗访取证后向工商部门进行举报,然而,这引来了父亲强烈的不满,还被骂是“叛徒”。

陈杰说,随着母亲病情越发严重,父亲就带着母亲接受各种“神奇治疗”,包括权健火疗、针灸、刺血疗法等全部都试过,最远一次,父亲还把母亲带到了北京一诊所接受“干细胞治疗”,每一次“神医”们都承诺,疗程完成后就可以让母亲“站起来”。

2018年末,父亲又从俱乐部获知“成华晋康诊所”并带妻子前往治疗。“那一次父亲还特意满着我,我是在母亲身上发现了很多针眼才知道的。”陈杰说,他随后了解到该诊所使用的治疗方法是放血、扎针、和输液,对方还建议母亲停服降压药,保证治疗的效果。这让陈杰无法忍受。

随后,陈杰对这家诊所进行暗访,又向多个部门拨打咨询电话,在确认诊所负责人蔡昌晋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最终相关部门通过调查取证,对该诊所下发了行政处罚书。
图片
四川成都成华区市场监管局下发对“成华晋康诊所”的行政处罚书。

但这一举动让陈杰和父亲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父亲这次直接换掉了家中的门锁,不允许陈杰回家。陈杰说,目前已经有约1个月的时间未能看望母亲,而家中的动态,都是靠弟弟暗中传达。

如今,陈杰希望尽快建立起应对保健品骗局的一套完善机制,接下来他希望开培训课,教老年人和子女识破“坑老”骗局。让他感到幸运的是,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群中不少成员成了志愿者,义务帮忙他进行网络宣传,他居住楼下的水果店和彩票店,都欢迎他张贴防骗的宣传单。

“在来咨询寻求安慰的人中,我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放弃,这句话其实也是自勉啊。”陈杰最后说道。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2-20 19:17
百度蔡昌晋这么多虚假违法广告,市场监管局和卫生监管局为何没有监管?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2-20 21:45
公然违法行骗,胆子太大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2-21 12:50
彻查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2-21 20:08
最牛的违法虚假广告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2-23 15:47
持续关注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3-9 15:46
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出来回复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3-9 15:47
虚假医疗广告属市场监管局监管啊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3-9 15:48
成华区卫计局是该诊所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的保护伞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3-12 15:22
成华区市场监管局出来回复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3-12 16:17
你有没有在电视频道中见过一群“神医”:

他们通常头发花白,打着专家、传承人、教授等头衔,滔滔不绝地讲着各种疑难杂症,在一句洗脑的台词“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之后,开始推荐自家“百年祖传秘方”所制药品。



最近,一个名为《神医宇宙,我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3月9日,视频中的“神医”张文荣坐诊的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发布声明,称张文荣所有的宣传广告信息与医院无关,并免去了张文荣荣誉院长的职务。

恰逢全国两会,一些代表委员对此高度关注,有人建议加大对相关广告的审核,也有人建议对于伪“神医”的重点受害人群加强健康教育。

“神医们”集体“违背祖宗”

近日,在虚假广告里宣称从曾祖父开始就几代行医,啥病都能治的“神医”张文荣下台了。其坐诊的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9日发布声明与其撇清关系,并免去了张文荣荣誉院长的职务。
图片
据潇湘晨报,张文荣此前为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的坐诊医生,而在电视上,张文荣又在不同电视台的广告中扮演能专治心脏病、脑血栓、腰间盘突出、一体多病等多种疾病的“神医”。

图片

而就在几日前,在一则网友剪辑的视频中,与张文荣一起火遍全网的还有40多名“神医”。他们大多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虽然所属医学阵营、独家秘方各不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却神同步:“违背祖训”贡献出“特效药”。因此被网友们戏称为“神医宇宙”。

图片

3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监督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针对网络上反映的“神医宇宙”的情况,他们已经关注到了,目前正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调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通过调查落实手中的证据,依法行政。

早在2017年,位居“四大神医”之首的刘洪滨就被曝光过。她在三年时间里以不同身份活跃在多个电视广告中,自称大到心脑血管疾病,小到失眠祛斑,没有她治不好的。

图片

虚假广告中的7大陷阱

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词,把保健品当药品大肆宣传治病疗效,甚至导致病情延误的案例比比皆是。其中老年人更是重灾区。

这些虚假广告是怎么让人一步步放下心中的戒备,心甘情愿为其掏腰包的?

专家总结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虚假广告常用的伎俩,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

01
过分强调疗效
图片

“3个月治愈”“一次性根治”“长期控制病情”等是典型用语。

随着医学的进步,一些疾病的确可以做到药到病除。但由于医学还具有很多局限性,许多疾病尚未找到根治方法,只能控制发展和恶化,过于强调“治愈”“根治”的,一般都是骗子。

02
用伪学术包装产品
图片

关键词是“国家专利”“国际医学成果”等。

很多广告明确指出“治愈率99%”,实则并无临床证据支持。医学信息是不对称的,公众很难辨识不实表述,患者长期受到疾病困扰,面对这些说法更愿选择相信。

图片

03
完全忽略不良反应
图片

许多虚假广告中宣称“数万名患者临床服用效果较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但“是药三分毒”,任何药都不可能做到无任何毒副作用。

04
过分夸大适宜人群
图片

比如,有些抗骨质疏松药仅作用于特定人群,但虚假广告往往打着“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幌子,扩大销路。

05
滥用科技前沿,鼓吹神医神药
图片
有些广告充斥着玄之又玄的词语,比如“纳米”“端粒酶”“远红外”等。很多词语只是药理学或生理学概念,并未实际用于临床。更有甚者,自创一些伪科学词汇,让普通人感觉特别“高大上”,进而上当。

中医药领域是虚假广告重灾区,“神丹”“神贴”“祖传秘方”等说法,常被用来鼓吹“神医神药”。

06
利用近似药名
图片

有些药品以其他知名常用药的商品名为基础,加上一个词或一个字,比如“新”“超”等,借用人家的名气。很多人根本分不清,购买使用后可能影响治疗。

07
假专家“站台”
图片

有些广告中的专家很不可信,身份往往造假,除了前面提到的“神医”,还有很多打着“协和”“北医”“解放军总医院”等旗号,骗取信任。一些人缺乏分辨能力,认为有名字、有单位就是专家,结果轻信其推荐的药品。

图片

需要提醒的是,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可以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目前,保健食品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主要有27类,超出这些功能之外的,都属于虚假宣传。

1.增强免疫力
10. 改善睡眠
19. 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
2. 辅助降血脂
11. 促进泌乳
20. 祛痤疮
3. 辅助降血糖
12. 缓解体力疲劳
21. 祛黄褐斑
4. 抗氧化
13. 提高缺氧耐受力
22. 改善皮肤水分
5. 辅助改善记忆
14. 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
23. 改善皮肤油分
6. 缓解视疲劳
15. 减肥
24. 调节肠道菌群
7. 促进排铅
16. 改善生长发育
25. 促进消化
8. 清咽
17. 增加骨密度
26. 通便
9. 辅助降血压
18. 改善营养性贫血
27. 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

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报纸上,销售人员或所谓“病友”的口述中,宣称有抗癌、治疗慢性病、清除血液垃圾、增高等功效的保健食品,毫无疑问是骗人的。

保健品是健字号和食字号的产品,不能宣传疗效和适应症,否则就是虚假宣传。

某某院士强烈推荐,一定是虚假广告,因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明令禁止院士代言产品。

早在2018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宣传海报,提示消费者:凡声称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保健品,一律不要购买。

健康长寿是每个人的心愿,生命君在此提醒大家,不要病急乱投医,更不能去投“神医”。在擦亮双眼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相信现代科学,才不会轻信“神医神药”。




猜你还想看


刚刚,总理记者会现场传来这些重磅消息!

与你有关,西洋参等7个中药标准征求意见!

护肤品宣称用了“量子技术”?假的!别买!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