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大千世界里的真实人性
文/席蓝
清河说,如果他是个女人,长得还够漂亮,一定要做妓女这个职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本赚取足够的钱,过上富贵如云的生活。当时的清河还不名一文,日子拮据。当他咬牙切齿地说出这些话,我认为他说的是真的。这就是真实的人性。
——题记
假如你是个女人,你会选择宋思明还是小贝?大多数女人几乎不加思索地会选择宋思明。这个倍受争议的“出轨男”,一个贪官,为何能博得这么多人的喜欢呢?缘于他的魅力,他的真实。
42岁,市秘书长,低调,沉稳,办事干练,运筹帷幄,商界里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的眼里不过是一枚任意摆布的棋子。这样一个人前人后风光无限的男人,却为了海藻挥金如土,极尽奢侈,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出车祸时临死的一句话却是“海藻,我爱你。”按我们的思路,多行不义必自毙,不曾想,这个政治和道德领域的坏男人却多多少少博得了我们的同情泪。
他确实够坏,贪污的钱枪毙几次也不冤;他确实够狠,坦然地当着老婆的面说,如今都流行带小的,他们都带,如果我不带,就是不溶入这个圈子,溶不进这个圈子就没有办法办事。他收受别人送的钱财,别人送的房子宝马,似乎是应该的事。面对花花世界情色的诱惑,他并不为之动容,直到遇到海藻。在海藻面前,他表现出来的柔情、细腻、慷慨,足以让每一个女人妒嫉。这就是宋思明,喜欢钱财,向往爱情。他毫不讳避自己的喜欢,并竭尽全力地去追求,去得到。这个坏男人,最终被演绎成一名“英雄”。
有人说过,一个男人立足于社会,人们看的只是你的金钱有多少,社会地位有多高,手中权利有多大?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有形的。而情感世界的需要则是隐密的,你有没有爱情,有没有心仪的女人,这个不能提到桌面上的东西,谁会关心?宋思明并没有这样做,物质的他追求了,精神层面的他也追求了。他按照自己设定的活法,活得有声有色。从这一点来看,他是成功的。
就算宋思明是一个坏人物,那么我们来说说道德伦理范畴好人物姐姐海萍吧。确实,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她最艰难的时段时,却是这个没有红本本的妹夫宋思明出面帮她摆平了一切事。先是借两万元买钱,继而是还六万元的贷款。要知道,首付总共是16万元,宋思明相当于出了八万。如果不是宋支持,她依然在十平米的房子里天天对老公河东狮吼,过着一家人无法团聚的日子。她的外教工作,也是宋思明找的;她老公入狱,涉嫌泄露商业秘密,损失是2400万,他家砸锅卖铁另外把人给卖了,也赎不出老公。然而,已经与海藻分手的宋思明在一个意外的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不惜动用一切关系摆平了这件事,海萍老公不仅没判罪,而且还升职。因此我认为,如果蜗居算是一个悲剧,海萍夫妻简直就是踩在宋思明及海藻肩头走出来的新一代自食其力典范,他们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海藻当上了第三者,这明明不对,可这当姐姐的,不但没有教育,反而帮着妹妹打埋伏。什么原因让她这样做呢?宋思明给他们解决了众多天大的他们不能解决的难题。这就是人性的真实,你能说海萍的选择是错的吗?她没有错。
再说说主人公海藻,说真的我不喜欢她。42岁的男人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没有多少生活阅历、与自己没有共同爱好,也没有见过过多世面的海藻呢?到现在我都不能理解。可人家就是喜欢上了,海藻最初也想与宋划清界限,可是姐姐的六万高利贷哪能还呢?她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再次去求助宋。姐姐为蜗居变成悍妇着实让妹妹心疼不已。年轻貌美的妹妹有必要还要走姐姐的老路吗?于是,妹妹选择了一条不劳而获的道路,有了宋思明,她还需要考虑什么呢?大把花钱的日子不是所有女人能拥有的。
其实生活在这尘世,每一个人都按照自己内心的需求,或者说内心的欲望,去选择。这世上的选择,哪能有对错之分?哪能有好坏之说?我们不能单一地说宋思明坏,他也有能力有温情的一面,我们也不能单一地说海萍好,她也促进了妹妹一步一步沦为二奶。所以《三字经》说得好啊,人之初,性本善。之初本是善的,后来的后来,生活的打磨,现实的无奈,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做出趋利于自己的选择。宋思明为什么要苦心经营自己的关系网?就是为了更好地获得利益。海藻为什么要当二奶,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海萍为什么不规劝妹妹,就是因为人家帮了自己的大忙。因此,我认为,人类无所谓对错好坏,只有人性的真实。
蜗居以近年来的房子、房价、房奴为噱头,穿插于官场、婚外情这些年来倍受关注的话题,不光写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渴求,更多的透过物质极力渲染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自然能吸引一大批人的眼睛。听说写小说的六六是个女人,长得巨胖,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她的喜欢。她用笔作剑,直指社会最尖锐的问题,折射出这社会斑澜多姿的层面。这里面,有我喜欢的房子,也有我喜欢的帅哥。不光我喜欢,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
是啊,对物质的欲望和对精神领域的探索,谁能离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