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明明是一句很高大上的诗句,却在清朝引发了一场塌天大祸。雍正八年,徐骏被人告发有谋反之心,证据就是其诗中有对朝廷大不敬之言,也就是我们上面的那句话,于是徐骏就此被处以斩立决。

其实文字本身并无所谓,真正害人性命的却是人心。
由于大明自己的问题,从而让满清入关,从而整个天下被异族人所统治。
要知道当时整个天下汉人足足有几千万,而满族人连人带马加起来也就三十万的样子,以这么少的基数统治整个大江南北,对于满清来说压力很大。
正因为自己的弱小,才会过度的忌讳别人说三道四,同样的道理雍正由于自己立身不正,被人传出各种谣言,所以雍正才会对别人的言语过于敏感。

说实话此时的雍正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兄弟们下黑手了,不要朝堂之上,就连乡野也传遍了雍正的坏话,如果不是雍正的手段足够强,或许大清的天下早就崩盘了吧。
这个时候雍正对于自己的皇室兄弟们已经够狠毒了,朝堂之上的大臣们也颇有微词,毕竟雍正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放过,对于朝中的这些外臣,可能会严格一下。
而此时徐骏的事情爆发了,原本这件事其实只是一个小事,虽说有嘲讽之意,但是满清已经入关多年,这件事相当于翻篇了。

但是现在整个朝堂之上,都在因为雍正对自己的兄弟下黑手这件事议论纷纷,此时就需要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说白了雍正跟自己兄弟们之间的问题是内部问题,而徐骏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是外部问题,为了把大家的目标全部转嫁到外部。
雍正才会勃然大怒,直接按“大不敬律”的罪名对徐骏进行审判,这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清风不识字”惨案。

可以说这件事其实就是一个书生,因为一阵风吹乱了书桌上的书籍,随口来了一句诗而已。
并且还因为这首诗朗朗上口,于是就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传阅,意思就是我又整出了一首佳作,让大家跟着一起来欣常一下。
然后就有人不爽了,我头发都掉光了,也没有想出什么名诗,你随口就能来这么一首,你这就是显摆。
用我们现代人的话:“秀恩爱、死得快”,虽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大体意思是一样的,反正就是不能让你这么装。

然后这首诗就被某些人给区解了,并且直接送到了雍正的手上,正好此时雍正因为兄弟之间的问题,被朝中的大臣们各种诋毁。
于是就把这件事拿出来做了一下文章,这相当于让大家一直对外,等于给了大家一个新的发泄口,让大家瞬间把所有的负能量全部宣泄在这件事上面。
等雍正把这件事搞定之后,雍正兄弟们的热度也慢慢消退了,只是“清风不识字”一案也成了最大的惨案,但是对于雍正来说无所谓了,反正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毕竟当时朝中大多数都是满人,雍正的亲兄弟跟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雍正一直拿着这件事不放,很容易让朝堂不稳,或者说大家担心雍正秋后算账,但是清风一案的出现,直接让大家同仇敌忾,把目光一致对外,最后大家也因为时间的流逝,从而慢慢的淡忘此事,让一切都回到了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