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实行全民大病兜底保障 才能保证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我今以四川省蓬安县河舒镇原尖峰社区二社被征地“灾民”尹利群因病致贫为例,建议必须实行全民大病兜底保障,才能保证不再因病致贫返贫。 四川省蓬安县河舒镇原尖峰社区二社43岁被征地“灾民”尹利群,于去年1月14日查出身患肝癌后,至今先后已做了四次介入手术,已经花了二十多萬了。现在癌细胞已经转移至脑部,如今正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进行放化疗,因费用昂贵,水滴筹平台所筹款项极限,每月四五萬元的靶向药物无法报销,还不包括住院放疗和化疗的费用,对于她们这个本就多灾多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里还有身残失能的82岁婆母,和娘家膝下无子的79岁和69岁的父母需要赡养,以及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三,一个读初一,需要扶养和教育培养,每年根本没有什么积蓄,现在住院面临每天数仟元的高额医药费,让她焦头烂额,最怕看见医院的费用清单,不知道还要放疗化疗多久,这么昂贵的医疗费不知该怎么办,无奈之下不得不紧急向社会爱心人士求救。但是,经过水滴筹平台所筹得的款项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能解决她目前的急需问题。 她和丈夫原本一直在外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她身患糖尿病和膀胱炎的丈夫陆斌,于2018年受伤成残后,如今正在康复期,无法打工挣钱。祸不单行的是,婆母于2019年受伤成残失能,紧接着又是她自己查出肝癌。 她于去年1月14日身患肝癌后,河舒镇党委镇政府镇民政所,在财力不能正常运转的特困情况下,于去年春节前已经给她解决了壹仟多元了,她们全家人都含泪深表感谢! 我自从2011年以来,一直在呼吁大病救助必须解决燃眉之急,才能减少中青年人因贫穷无力治病而早逝,留下妻儿或夫儿老小的社会问题,是充分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是实现党中央“全面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社会目标的组成部分。但是,现实中一些说不起话的弱势家庭,在不幸遭遇各种大病时,根本无法及时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任何温暖,只有极少数到党委政府去苦苦哀求,出院后偶尔能得到几百至千元或更多不等的临时救助,而且还不能及时或者不一定拿得到手,这根本无法解决各种大病突然间急需巨额医药手术费的燃眉之急的实际特殊困难。这是长期多年以来,城乡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有的因费用小病拖大病等死,有的因费用被迫放弃医治,回家等死,留下妻儿或夫儿老小的社会问题,有的病人和病属到处沿街跪地乞讨医药手术费的常见突岀原因,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人患大病,全家陷入困境甚至是难以自拔的绝境之中,因病债拖累一家几年至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影响一代甚至是几代人不能翻身的人间真实悲剧依旧特别突出。 有些大病受到医保支付目录、支付限额、用药目录、用药限量等限制性条款,全额自费药品多很了等等,都是很多大病患者不堪承受的重负。 我所呼吁的大病救助必须解决燃眉之急,意即在医学上凡是能治愈或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各种大病和慢性病,不再因贫穷没有现钱而丧失入院医治或手术的机会,必须解决因大病突然间急需的巨额医药手术费用,才是解决燃眉之急的实际特殊困难,才是彻底改变留下妻儿或夫儿老小的社会问题。否则,仍是出院后偶尔解决几百至千元或更多不等的临时救助,还不能及时和不一定拿得到手,耽误了医治或手术的最佳时间,病人死了就不是解决燃眉之急了。 综上所述:为了彻底改变越来越多的病人和病属到处沿街跪地乞讨医药手术费的常见突岀问题,真正充分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含泪建议党中央必须尽快出台实行全民大病兜底保障,才能保证不再因病致贫返贫的新政策。否则,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因贫穷无力治病而早逝,留下妻儿或夫儿老小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越是难以体现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越是难以实现党中央“全面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社会目标。 建议妥否,仅供参考。
建议人:陆大春 15390292672 2021年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