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63|评论: 1

[第一时间] 张文宏:孩子上不到四大名校不觉得自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就成功了|下午茶

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12-3103:14解放日报官方帐号




“我平时比较少谈教育,

因为一谈教育‘友谊的小船立马就翻掉’,

大家的想法完全不一致。”

但在第十四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

张文宏却罕见地谈起了教育

上不了名校不觉得自卑

这个社会就是成功的


张文宏介绍,美国一个14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几万人感染了新冠,按5%的病死率计算就有数千人不幸丧生,而中国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新冠病死率都接近于0,上海1000多名输入型病例中也没有一个人死亡。“很多国际专家都讨论,是不是中国的医生、专家水平特别高?”

为何中国的疫情防控和救治能达到如此水平?张文宏谈了自己的看法。

“就在我在这里给大家演讲的同时,我们有一个极危重症的病人还在病房。”张文宏演讲中介绍了目前正在治疗的一个病例,让人不禁捏了把汗。这个病人70多岁,有基础疾病,至今还在插管,长期用激素,“原则上这样的病人的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在80%以上。”

可喜的是,这个病例情况已略有好转。“我只讲一件事情,讲了你们就会大吃一惊。”张文宏说,这个病人进入负压病房已连续4周,每天观察病人情况的住院医生,是瑞金医院重症医学主任,也是全国重症医学学会的主任委员。“学术界最顶尖的一个人,居然被我们‘扔进去’当住院医生使用,谁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

张文宏坦言,由于人口数量大,中国的医疗资源其实非常不充分。但在这种情况下,现在我们可以做到,只要有病人就举整个城市之力对每一个病人进行救援,把病人数量控制在很低水平,因而如今在每个病人得到的医疗救治资源是全世界最丰富的,而且“够得着”。在张文宏看来,其中的秘诀就是“生命至上”,看似不计成本,实际上获得抢救病人的最佳效益,使中国成为了目前全球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张文宏认为,多年来,我国医疗界都进行了很好的“生命教育”,人人对生命都心怀敬意和尊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在新冠疫情的救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将来也将不断延续下去。

“如果我们除了上‘四大’,上其他的中学不觉得自卑,仍然觉得充满尊严,我认为这个社会就是成功的。”在听了上海中学与华师大二附中两所名校校长的发言后,张文宏感慨,教育的本质不是追求分数,而要让上海的很多普通劳动工作者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报酬,也可以觉得有尊严。教育的本质应当是尊重生命、让人有尊严,这一点不管是在卫生界还是教育界都应该突出。

那么,校长们都说了些什么?


“不只呵护有天赋的孩子,

要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上海名校校长这样说


在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眼中,竞赛成绩不是名校的唯一指标,“在上海中学,最重要的指标是:任何两个人都是平等的。”“追求卓越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名校做的最多工作就是呵护。”冯志刚表示,要给每个孩子适合的发展空间,并不应只呵护有天赋的孩子,只有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才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好。


“单纯的成绩和排名不是科学的评价,我们不是要在学生的书包里放一个鞭子。”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李志聪表示,应该通过科学评价引领科学育人,引导孩子追求“卓然独立、越而胜己”,“不是跟别人比,而是跟自己比,要做最好的自己,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他看来,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素养手册中记录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感悟,也包括考察学生在原有成绩上的增减幅度,还包括特殊奖励评价,鼓励那些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执着努力的学生。


“理想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门类、多规格、多层次的,而青少年无论是脑力、体力、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必然呈现个体的特征,全面发展包含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如果没有个性肯定难以创新。


“不是看学校开得出多少选修课,而是看学生有多少选修时空;不是看配置了多少专用教室,而是看专用教室每周利用率;不是看校队得了多少奖,而是看音体美老师在校话语权和待遇差距……”在上海协和教育集团总校长卢惠文看来,从这样的指标来衡量,才能看出一所学校是否真正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命从何处来,生命从美的地方来,生命往何处去,生命往美的地方去。如果我们在学校教育当中,在家庭教育当中,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美的体验,我相信他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美好。”上海平和双语学校总校长万玮表示,当下的教育是“有目的的不合目的性”,“比如说今天学习就是要考试,不考就不学,我们上兴趣班,学舞蹈、奥数,是为了考级和比赛。这偏离了我们的教育目标。如何走出这个困境?我觉得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学生来说,美育有可能是一个突破点。”


“在新时代,美育是面向人人的,美育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面向创造力的美育是未来教育的核心。”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分享了新时代美育的四个层级架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和创新教育。


“一提到主旋律、提到英雄,很多观众的内心就会油然而生距离感。”东方卫视主持人、栏目制作人陈辰在论坛分享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心得体会。她表示,媒体在做主旋律宣传教育时,要尽量避免陈旧的话术,说“人话”,寻找和挖掘人性的光芒,教育亦是如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1-1-1 17:35
最艰难的事情就是说人话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