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962|评论: 21

[群众呼声] 关于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的疑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6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段时间,广安区华油苑、城南一号等小区物业更换了门禁系统,改为人脸识别。物业的做法对小区业主的个人权利和隐私构成严重威胁,并涉嫌违反民法规定。一、业主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以前都是刷卡进出,电子卡片虽有住户信息,但卡内仅包括住户姓名、房号等少量信息而已,即使泄露,也不会暴露对业主隐私。但人脸识别系统不一样,它储存了业主的面部特征等生物信息,一旦泄露,用户无法像变更密码那样变更自己的生物信息,损失难以挽回,而且伴随终生。
二、业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受损。物业采用人脸识别这类敏感的门禁系统,并没有征求业主的意见;很多业主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自己的人脸特征等信息就被物业采集。
三、因物业在没有取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安装并投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我们有理由相信,业主的面部信息已经被采集,甚至可能被非法使用或转卖。为保护自己合法权利,希望公安、住建部门立即督促物业拆除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并删除已采集的数据信息。并调查这些数据是否被非法使用和买卖,若已经被非法使用和买卖,恳请严惩。@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市住建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0-12-26 20: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数据时代下,你的个人数据不值钱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0-12-26 20:56
楼主是个老农民,不能与时俱进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2-26 20:5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发表于 2020-12-26 22: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26 22:1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如果违法人员用这些人脸识别信息去搞网贷,或者是去搞什么网上金融支付之类的还真难说。

发表于 2020-12-26 23: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0-12-2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物都有其社会功利性,正如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发表于 2020-12-27 11: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27 12: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12-27 14: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的小区租户基本上都是刷脸进楼,当然事先公告与意见征集是必要的。
kyy

发表于 2020-12-2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据终端在政府管理就好

发表于 2020-12-27 22: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四川省搞的,你也可以选择刷脸也可以选以前的门禁卡啊。
front1_0_FhS51I2TX7yfLvFbwoHv7Qdk4nQa.1609079950.jpg

发表于 2020-12-28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10亿张人脸数据被抓取,我们正面对无处不在的“偷脸”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 ... mp;uc_share_depth=1

发表于 2020-12-2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媒体公开报道过:
      
        可以确定的是,人脸数据的泄露,所带来的潜在的安全风险,远比手机号与账户信息的泄露更为严重。人脸、声音、虹膜等生物信息泄露后,没有办法再更改。
      
       不少媒体都曾曝光,“照片活化”工具可将人脸照片修改为执行“眨眨眼、张张嘴、点点头”等操作的人脸验证视频。匹配了身份信息的照片,经过“照片活化”后,能实名注册市面上大多数软件,加上验证码破解方式,不法分子在办理网贷、精准诈骗等方面几乎毫无障碍。
      
       2019年1月,四川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打掉一个使用软件制作动态人脸图片,破解人脸识别系统,盗窃支付宝资金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公民个人信息数据3000余万条。

       2019年8月,深圳市龙岗警方抓获一个人脸识别认证黑产团队。据报道,一位市民在某机构网站办理业务时,发现自己早已是网站注册用户,而注册这个网站,必须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验证码,并且要进行人脸识别认证才可以注册。警方破获案件后了解到,黑产团伙的做法是,在黑市购买“姓名+身份证号+头像照片”的资料,然后利用软件,对照片进行调色、3D建模、渲染,让照片活化,此时,照片便可以做出张嘴、摇头、眨眼等验证指定动作。团伙把事先做好的视频保存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手机上,验证时,手机会直接弹出“选择媒体”的模块,而不是打开摄像头。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该团伙便能顺利通过认证,注册该网站的会员。

发表于 2020-12-28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聚焦人脸识别门禁:有信息泄露隐忧?有法律依据吗?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 ... mp;uc_share_depth=1

“人脸信息泄露了可以换脸吗”

居民对人脸识别门禁产生质疑的核心问题是:小区物业有权强制采集居民个人信息吗?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熊超律师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采集的主体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存在极大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和隐私安全问题。

“正因为能够采集个人信息的主体尚不明确,所以现在一些商家、小区物业等为了便利化、提升管理效率,都在采集个人信息。”熊超说,“虽然没有明说是‘强制’,但如果不按照要求接受采集,就无法完成支付、无法进门等,这是一种变相的强制。”

熊超告诉记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目前很多运营者在使用‘刷脸’技术时,并未考虑到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过程中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小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如果完全不提前由居民商量讨论,征得居民同意,直接加装,违反了经被收集者同意的原则。”熊超说。

深圳市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管理刘欢称,人脸信息一旦泄露,风险极大。“如果你的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绑定了人脸识别,你能用支付密码来支付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自动支付,那么你的人脸识别信息被别人采集走后,相当于你把银行卡密码告诉了别人。”刘欢说,“更可怕的是,银行卡密码泄露了可以更改,但是,人脸信息泄露了可以换脸吗?”

法律应规制人体生物信息采集

今年6月,因不接受动物园将入园方式改成“刷脸”,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这起“人脸识别第一案”备受关注,折射出公众对个人信息采集滥用产生质疑乃至不满。

今年上半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也遇到“不刷脸不让进小区”的情况,她明确对物业公司和居委会表达了拒绝。9月23日,在一场主题为《小区门禁能否人脸识别?——人体生物信息采集的滥用及其法律规则》的研讨会上,劳东燕作为主讲嘉宾,现身说法讲述了这一经历。

劳东燕认为,在小区安装人脸识别装置并无必要,人脸识别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远远大于它带来的各种便利。另一方面,不经同意收集人脸数据,也违反现行的法律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称,目前我国对人体生物信息采集的规定仍主要零星体现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并没有专门的立法规范。在此背景下,社区或小区是人们生活中最长时间居住、最多私人活动的场所和空间,不宜在门禁系统中强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法律应对可以采集个人信息的主体、法律义务、违法采集作出明确的规定。

有专家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并不一定适合在很多场合采集,建议采取自愿原则,给予居民充分的选择权,刷卡门禁和人脸识别门禁并存。

10月1日,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实施。《规范》要求,在收集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业界认为,这是政府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释放的一个强烈信号。

发表于 2020-12-28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国家单位的人脸识别  坚决不用

发表于 2020-12-29 22:2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门禁卡系统作废 不用又换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羊毛出在羊身上  肥了谁?   大家都懂,就没有利益驱使吗?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