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00|评论: 9

[转帖] 李蓬国 :假的不一定质量不合格,糊涂审案忒不合格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0-12-1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上游新闻报道,2019年11月,四川南部县的甄先生花24192元买了9瓶53度飞天茅台酒。他发现这些酒是假酒,将商家告上法院,要求退还购货款并按购货款10倍赔偿。南部县法院一审判决,涉事商家退还甄先生购货款2.4万余元,驳回甄先生要求10倍赔偿的诉求。法院认为,原告仅举证证明案涉9瓶茅台酒系假冒注册商标产品,产品标签与产品本身不符,无证据证明涉案酒质量不合格或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故不予支持。甄先生上诉后,南充市中院裁定撤销南部县法院一审判决,发回重审。

  “假的不一定质量不合格”无疑是糊涂官判葫芦案的新例。在法院这个庄严神圣的地方,居然作出如此荒唐的判决,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2019年12月5日,甄先生向南部县市场监管局投诉涉事商家玉清商贸部售卖假酒。同日,他联系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某金,经李某金辨认后出具产品辨认(鉴定)表,结论为:通过外观辨认(鉴定),送辨样品与我公司出厂产品外包装特征不符,非我公司生产,属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

  法院也认为,“原告仅举证证明案涉9瓶茅台酒系假冒注册商标产品,产品标签与产品本身不符”,也就是说,这是假冒产品。中国人都知道,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是违法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怎么到了南部县法院这里,“假冒”但质量不“劣”反而有理了呢?

  仅从字面上看,在“假冒伪劣”四个字中,“假冒”和“伪”三个字都是强调假冒,难道该法院的法官大人连这点“阅读理解”的能力都不具备?如果“质量合格”“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就可以假冒别人的商标,那就没有必要搞什么原创和知识产权保护了。

  这就好比一些国产品牌的手机、汽车质量不错,销量也很好,当然也满足“质量合格”“不存在安全风险”的基本要求,难道他们就可以随便冒充苹果、奥迪等国外品牌吗?如果华为手机被他人、他国随意假冒生产、销售,假冒产品“质量合格”“不存在安全风险”,难道华为和消费者也不能索赔?

  近日,罗永浩方承认所售羊毛衫为假货,将三倍赔付消费者。这说明他知道销售假冒产品是要赔偿消费者损失的,无论该假冒产品质量如何。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有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情况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主张“三倍赔偿”;《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中明确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销售“以假充真”产品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可以主张“假一赔三”。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者是可以主张“劣一赔十”的。

  在本案中,即便所销售假酒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经销商也应该按照“假一赔三”的标准赔偿消费者。但南部县法院判决涉事商家退还消费者购货款,驳回消费者要求10倍赔偿的诉求,也没有要求商家3倍赔偿。试问,这岂不是等于变相支持制假售假吗?

  目前,南充市中院已经裁定撤销南部县法院一审判决,发回重审。但愿南部县法院在重新严肃审案的同时,也好好审视有关法官的法治素养,别再误读、误伤法律,别再贻笑大方、侮辱智商了。(文/李蓬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12-17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法官不一定不信口雌黄。

发表于 2020-12-1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官说了算,谁叫别人是法官,懂不懂?带“官”字的。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逸图 发表于 2020-12-17 11:55
  泱泱大国竟然有如此弱智的法官,为什么?因为没有监督他的判决结果,他想怎么判怎么说都行。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20-12-17 15:20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这法官就一脑子浆糊。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12-17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判决至少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以假定当事实。

  这里法官判的就是“假的不一定劣”,这是个假设,做了假设之后又没有去验证到底劣不劣,根据“不一定劣”的假定,就作了“不劣”的判决。

  第二,以偏概全。

  “假冒伪劣”,不是四个字都要占全才有问题,而是只要占一个就有问题(可以叫触发法律条款)。

  该判决以“不劣”的假判定,整体否定“假冒伪劣”。然后把“假”作单独裁定:只退不赔。相当于重写了法律条款!

  这个法官必定不是科班出身(法学专业),大概率是从某个职业“转安排”的,应属于“南京法学派”!---与“不是你撞的...”一脉相承(同个老师教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0-12-1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糊涂僧判糊涂案?还是故意装糊涂?这两年出现的很多判案直接让法学院蒙羞,是怎样的高等学府才能培养出如此白痴的毕业生?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